一堂作文课折射出的“书香”魅力
—— 听贾志敏老师的《创编童话》作文课所想到的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 赵瑛
前不久,我们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有幸邀请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到我校讲学,我所带的五年级三班的同学们,又十分有幸当了一回他的学生。他给孩子们上了一节关于“童话创编”的作文课。
在课堂上,学生们在贾老师独特魅力的感召下,在他巧妙设计的引导下,个个想象奇特、妙语连珠、佳作不断,使得整堂课精彩纷呈。课后,在大家对贾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交口称赞的同时,我的学生也同样获得了校领导以及与会老师的高度评价,连贾老师也说这个班的孩子整体素质高。听到大家的称赞,我感到十分欣慰,同时又在想,是什么提升了孩子们的素质呢?仔细分析“高素质”的背后,我认为更多的折射出的是“书香”的魅力。
书香的魅力来自于孩子们大量的阅读:阅读使人睿智,孩子们的头脑因广泛的阅读,而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因此才有了课堂上的妙语连珠;阅读能激发创造力,孩子们的思维因博览群书而变得开阔,因此才有了课堂上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奇特想象。
书香的魅力来自于孩子们勤奋的写作:“写”是对“读”的提炼、总结和升华。孩子们在写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把留在脑海中优美的词句再现出来,使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从而使自己的语言更加规范化、条理化。因此才有了课堂上那一篇篇构思新颖、语言流畅的美文共享。
正是因为孩子们在书海中徜徉已久,积淀了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有了今天的精彩课堂。下面,我从“读书”和“写作”两方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在阅读中收获人生财富
有位著名文学作家曾经说过:“能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孩子是最大的财富。”为了让孩子们拥有这笔财富,我努力营造了一个书香班级——“让孩子们都爱上读书,营造书香氛围”是我的班级管理理念;“开展读书活动,争创书香班级”是我的班级活动主线;“人人与书为友,书不离手”是我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推荐书目:
环境造就人,要想让书香陪伴孩子成长,书香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因此,开学初便向学生推荐了一些优秀图书:如《绿山墙的安妮》、《爱的教育》、《青铜葵花》、《谁动了我的奶酪》、《泰戈尔诗选》等50多本优秀的书,孩子们根据自己家中的已有的书,有选择地进行了购买,丰富了家庭藏书。
(二)、师生共读:
我要求学生每人每天书包里必带一本书,做到书不离手。每天下午课前20分钟为师生共读时间。只要下午一来校,我就和同学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着优美舒缓的音乐,静静地读书,师生一起享受着读书的乐趣,共同度过了午后那一段休闲时光。除此之外,只要课堂任务完成了,孩子们都会自觉地拿出自己带的书来读,班级里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读书风气。
(三)、读书笔记:
从刚一接这个班开始,我就让每个孩子准备一个“摘抄本”,只要是读书时看到的好词好句,都摘抄下来,没事的时候经常翻阅,知识就会不知不觉在脑海中积淀下来,文学品味也就会日益得到提升。
(四)、读书交流:
你有一种观点,我有一种观点,交换之后,彼此就有了两种观点。因此,我主张孩子之间的读书交流。在阅读课或是在班会上,让孩子谈谈自己读的哪本书,这本书什么地方最吸引我,从中悟出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记住了哪些好词好句等,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收获;每一次交流会结束前,我都声情并茂地给孩子们颂读一篇经典美文,让孩子们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与神奇……孩子们便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在聆听中感悟美的真谛。
二、在博客中提高写作能力
(一)、建立博客
读有所获,读有所感,读写要结合,才能达到更加完美的统一,才能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积淀,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今年寒假,正值河南校信通组织了一个“书香寒假 香满博客”的书香班级大赛,于是,借着书香班级博客大赛的东风,动员班里的孩子们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形成了便于管理和交流的博客圈。在我坚持写博的影响下,在我积极热情的鼓动下,他们也踏上了写博之路——在博客上记录着读书心得,创编着童话故事,书写着心情日记,描绘着美好蓝图……孩子们一个个兴趣昂然,写作热情空前高涨。博客,成了我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联系的重要纽带,成了孩子们练笔的大舞台。
(二)、老师评改
本着对每个同学的关注和辅导,所有学生的博文我都一一浏览、审阅、并留下了真挚的、实效的评论。或是找出他文章的亮点句段,和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或是指出他写作的不足,教给他写作的方法;或是从他文章的思想上进行引导,教给他如何做人。很多同学在看到我的评论后,都仿佛注入了无穷的动力,写博的热情更高了,而且虚心听取我的意见,反复修改,使文章越写越深刻,越改越出彩。
(三)、生生互评
孩子们在一边写博的同时,还不断地浏览班里其他同学的文章,并写下了由衷的欣赏,留下了诚恳的建议。浏览别人文章的同时,对自己的阅读量是一个增长;评价别人文章的同时,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分析能力也是一个提高。而自己的文章得到同学的欣赏时,找到了知音的感觉,增添了写作动力;看到同学的意见时,赶快虚心改正,提高了写作水平。孩子们就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亲子共读
孩子们写博的热情,把家长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很多家庭开始了亲子共读,有的甚至祖孙三代共读一本书。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便拥有了共同的语言密码。于是,饭桌上,“书”成了他们之间谈不完的话题;博客上,他们分别写下了读书后的不同感悟。在“读书、写作”的过程中,亲子关系融洽了,读书氛围浓厚了,写作兴趣高涨了,孩子的文学素养怎能得不到积淀?孩子的自身素质怎能得不到提高?
和特级教师近距离的接触,现场领略了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我一边虚心学习和揣摩着名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一边欣赏着我班孩子们的出色表现。在不断内化的过程中,让我对“书香”的魅力有了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多读书” “勤练笔”在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中功不可没。从而也更加坚定这样一条信念: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和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徜徉在书海中,师生共读,师生共写,在书香的陪伴下,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