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小红花开在家作文

2017-03-11 
一张寒假生活记录表河南省实验幼儿园放寒假那天,小三班班主任姚海平老师给小朋友们布置的寒假作业,不是让他

一张寒假生活记录表

河南省实验幼儿园放寒假那天,小三班班主任姚海平老师给小朋友们布置的寒假作业,不是让他们学会多少个汉字,也不是练习数多少数,而是一张假期生活记录表,表中列有每天需要考评的8个项目——

按时睡觉、按时起床;

自己吃饭;

自己穿、脱衣裤和鞋袜;

自己入厕、擦屁股;

有礼貌、关心别人;

帮成人做事;

接受正确意见;

爱护玩具。

表的下方有个“注”:项目中孩子能做到的用红花表示,不能做到的如何表示由家长自定。为了做到家、园一致教育,请家长提供客观情况。

小红花和绿三角

从寒假第一天开始,这张题为《小红花开在家》的记录表,就成了石榴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辅助爸爸妈妈教育孩子的主要途径。每晚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全家人聚在一起,评定石榴当天的表现,看看哪一项可以得小红花。甚至可以说,石榴的整个寒假就是在争得小红花的努力中度过的。那用水彩笔在白纸上寥寥几笔画成的小红花,在孩子幼小的心目中,是那么的红、那么的重。

爸爸妈妈和石榴共同商定:对表现好的项目给一朵实心的小红花,表现基本可以、有待继续努力的项目给空心的小红花,对表现不好的项目给绿色的三角。

玩具是石榴的最爱,从来都是轻拿轻放,并且玩后自觉收拾起来放回原位。因而,对这最后一项她最自信,评到第七项如果是一路红花,她的小嘴就忍不住咧开了:“今天又是全红了!”全红,是石榴发明的说法,即当天表现全部为小红花,不管是实心还是空心。

毕竟才4岁,石榴对入厕后自己擦屁股有时会完成得不太理想,不是不愿意擦,而是擦不干净。于是,在这一项她就有了几朵空心的小红花。

去给姥姥、姥爷拜年时,爸爸妈妈的双手都提满了大包小包,石榴不仅不说帮大人分担一点,反而哼哼唧唧,非要爸妈抱着上楼。爸爸妈妈没有答应石榴的要求,并在当天的“关心别人”一项给了她绿三角……

怎样才算“关心别人”?

“按时睡觉”“自己吃饭”等大部分项目是具体的,表现如何一目了然,因而评定起来比较容易。而有些项目则相对抽象一些,比如,到底做什么、怎样做才算“关心别人”呢?

石榴的太姥姥已经90多岁了,近些年一直卧病在床,耳朵和眼睛也不太好。太姥姥最喜欢的就是小石榴,能拉一拉她的小胖手,就幸福得不得了。可是,以前石榴不太喜欢去太姥姥房间。她说:“太姥姥不会跟我玩,没意思。”病榻上的老人,张着一双枯瘦的手、却怎么也抓挠不到小孙女的情景,让人看了心里不免有几分酸涩。

爸爸妈妈觉得,这次寒假评小红花是个好机会。于是,就在去给太姥姥拜年的路上对石榴说:“关心别人,要先从关心自己的亲人开始。太姥姥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出去玩,生活多没有意思啊!你如果每天去和太姥姥说说话、唱唱歌,那么你就可以得‘关心别人’的小红花。”

这招儿果然见效,在小红花的牵引下,石榴每天都要到太姥姥的房间去玩一阵子,陆陆续续把在幼儿园学的儿歌给太姥姥唱了一遍。她还仔细地向太姥姥展示自己的模拟手机,老人家特别感兴趣。爷爷奶奶常说:过这个年,石榴真是长大了好多!

临走那天,石榴又来到老人床前:“太姥姥,我要回家了,再给你唱个歌吧!”唱完歌,石榴抓着太姥姥的手,在她脸颊上响响地亲了一下。老人的脸上露出过年才有的欣喜和满足。一直站在门口的石榴爸爸,眼睛一阵阵地发热。

怎么又成了“应试教育”?

                    

放假了,石榴仍像上幼儿园时一样,晚十点左右按时上床睡觉。她说:“我要第一个睡着,要不明天该评不上小红花了。”

开饭了,石榴和爷爷奶奶一样忙来忙去。当晚评到“帮成人做事”一项时,她会主动汇报:“今天我帮奶奶端菜了。筷子也是我摆的!”

有时候,奶奶看着石榴迟迟提不上裤子,就要帮她。石榴赶紧推出奶奶的手:“我自己嘛。这是要评的呀!”

奶奶不禁哑然失笑:这好好的素质教育,怎么又演变成了“应试教育”?很明显,石榴已经非常清楚哪些项目要考评,她会针对性很强地在这些方面积极表现。

记录表上,石榴的全红越来越多。家长也有些纳闷:有时她的表现并不那么令人满意啊,怎么一评就是全红呢?看来问题出在项目的设置上,有限的8个项目自然不可能涵盖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石榴吃饭有些挑食,可她在吃饭一项上却常得小红花,因为这一项的要求是“自己吃饭”,对吃什么不吃什么却没有规定……

几个大人对着记录表上的项目琢磨着,终于发现,可以在“接受正确意见”一项上做一些文章。如果孩子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就及时给她指出来。她如果不改正,“接受正确意见”的小红花就得不到了。

如此一来,在日常生活中,在细碎小事上,素质教育的效果明显了许多。

石榴偶而会有些沮丧:今天我又得不到全红了。爸爸妈妈就对她说: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啊?谁都会有缺点。如果给大人评小红花,爸爸妈妈估计也拿不到全红。只要我们发现哪一点做得不好,接受家长的正确意见,及时改正,就是爸爸妈妈喜欢的好孩子,小红花就会越得越多!

家长也要面对的试卷

小红花,开在家,家里有宝宝和爸妈。看似考评孩子的行为,其实在不经意间也考了家长。

大年初四,去森林公园逛庙会。有一个民俗活动很受小朋友欢迎:抬花轿。石榴想坐轿,但要妈妈陪着做。妈妈觉得石榴已经4岁了,可以单独坐了,有的孩子比她还小都是独自坐轿,应该锻炼一下她的胆量。石榴哭闹着一定要妈妈一起坐。此时,妈妈更坚持自己的想法:“你是大孩子了,应该接受大人的正确意见。”如果孩子一闹,家长就妥协,接下来的教育就会更难。

在那顶漂亮的花轿前,石榴和妈妈僵住了。为了缓和局面,妈妈提出:“你不是最爱滑滑梯吗?要坐轿就是自己坐,要不就去滑滑梯。你想一想,要玩什么呢?”石榴想了许久,低着头,眼里噙着泪花,小声地吐出两个字:“滑滑梯。”

晚上评小红花,在“接受正确意见”一项上,石榴得的是绿三角。

半夜,石榴在睡梦中哭了,哭得很伤心。隔壁的姥姥被哭声惊醒,再也没有睡着。第二天一大早,做了一辈子小学教师的姥姥,把石榴妈妈叫到厨房:“既然给孩子两种选择,孩子在其中选择了一种,就不能算不接受正确意见。如果大人觉得孩子必须按自己的意志去做,否则就要想办法治她,孩子怎么能不伤心!”

这件事,给爸爸妈妈的震动很大,不能因为小红花的评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家长就可以滥用权力,仿佛有了“紧箍咒”,想什么时候念就什么时候念。那看似普通的一朵小红花,对孩子心灵的影响究竟有多么深远,恐怕大大超过一些成人的理解和想像。

面对同样的一份试卷,身为成人的家长,是否也能给出理想的答案?

开学前一天晚上,爸爸妈妈经过商量,当着石榴的面,把初四那天“接受正确意见”一项的绿三角改成了小红花,尽管此时石榴已经忘了坐轿的风波。

教育没有假期

2005年2月21日,开学第一天,在河南省实验幼儿园,我们见到了石榴小朋友的班主任姚海平。谈起《小红花开在家》,这位很有想法的年轻教师说她曾有三个担心。

上学期放假时,老师最大的担心是:孩子们在幼儿园日积月累养成的良好习惯,在假期里是否能得到很好的坚持呢?

“我们班里一直坚持在为每个小朋友评小红花,孩子们的劲头可大了,效果也很好。”姚海平指着小三班教室墙壁上的大幅表格说,“我就想,在寒假期间,尝试着把这种做法延伸到小朋友的家里。”让老师感到欣慰的是,她的想法得到了家长们积极的响应和支持,连记录表也是一位热心家长帮着打印的。类似的活动,在省实验幼儿园的其他班级,也以不同的形式在陆续举办。

接下来,老师担心:毕竟都是4岁左右的独生子女,家长会不会因为孩子撒娇或者哭闹,就降低要求、大量“批发”小红花?

开学后,从石榴等小朋友带回的记录表可以看出,这种担心基本上是多余的。家长们也都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教育责任,考评得认真而细致。石榴妈妈就对女儿说:“我如果在‘自己穿、脱衣裤和鞋袜’上给你的全是小红花,可开学后你还是要老师帮着穿衣服,老师就要批评妈妈说谎话了。”家长们纷纷反映,自己的孩子在这个假期里更懂事、更有礼貌,也更知道关心别人了,这其中《小红花开在家》功劳不小。

老师还有一个担心:大过年的,每天这样严格考评,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情绪?

为此,她和一些家长进行了沟通。大家普遍认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家长和老师接力似的不间断对孩子进行培育,关键要掌握好方式,要循循善诱,不能简单武断。只有这样,这些可爱的小红花才能长开不败。

在石榴小朋友的《小红花开在家》的“家长寄语”一栏中,有这样的留言:“感老师用心设计的这项寒假作业,它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假期。”

□原载2005年2月21日《教育时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