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惠安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奶妈宋妈……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为何人世这般凄苦?不谙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却又不得其解。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英子随着爸爸的离开,真正地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真正的长大了。

50多年过去,如今远离北京的游子,对这一切依然有美好的回忆。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每一种感觉我都不会忘记。现在,我已经快要上五年级了,即将告别我快乐无忧的童年,童年的每时每刻都是开心的,快乐的,美好的,所以我要珍惜我的童年。

妈妈感悟:
这本书让孩子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也感受到英子那个年代的孩子,在他们的童年有那么多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孩子从书中还感受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每次的阅读我们都有不同的感受,也给了孩子不同的启发,我和孩子约定我们要将亲子共读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