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故事中的奥秘-------读《哈佛家训Ⅱ》有感作文

2017-02-10 
故事中的奥秘-------读《哈佛家训Ⅱ》有感原以为《哈佛家训》和以前看过的家教书籍一样,述说一个哈佛生的成长经
 

故事中的奥秘

         -------读《哈佛家训Ⅱ》有感

原以为《哈佛家训》和以前看过的家教书籍一样,述说一个哈佛生的成长经历或家教经验。读了才知道里面尽是些浸人心脾的小故事,篇篇精彩,入情入理,甚有说服力。

7月2号中午,听了著名教子专家王克慧老师以其自身的实践说明了,故事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威力。她举例说,她的外甥女在一次测试中,成绩不太理想,自认为已经尽力了。这时,王老师给她讲了一个猎狗追兔子的故事。教育她要做一只“拼命奔跑的兔子”,不能做一只“尽力奔跑的猎狗”。直到现在这则故事一直激励她奋进。小故事中蕴藏的大智慧,比单一的说教更容易让孩子接受。进一步坚定了我一定细心读完这本书。成为一个“智慧背囊”,做一个智慧故事妈妈,智慧故事老师。学习其中的小故事,汲取其中的营养。本书从:亲情-----照亮心中的太阳,童真-----纯真无暇的善意,习惯-----决定成败的细节,处世------和谐通达的艺术,明察---洞悉世事的真知,行动---汇集大海的水滴,心态---成就未来的境界,自律---遏制欲望的力量,大度---容纳天地的胸怀,,感恩------珍惜万物的慧心。几个方面精心编辑了上百个小故事,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一个人成长、成才的诸多要素。

细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只关注了保育、智育,常常忽略了像习惯、自律、感恩等这些看似轻微,其实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很重要的细节。在岁月的沧桑中,我们还拥有纯洁的童真吗?在世事的纷争中,我们还拥有容人的大度吗?在复杂多变的沉浮中,还拥有明察多变的眼力吗?在点点滴滴的得到中,还知道报恩吗?如果我们已经不能够这样,那么我们就要自我完善。否则,我们如何去教我们的孩子?如何正确引导他们?

回想自己或身边的教子之道,除了一点短暂的耐心、大吼、甚至拳打脚踢,节衣缩食外,就是为孩子积累更多的钱,或争取拥有高官厚禄,以便孩子以后得到更多的福泽和方便。又做了些什么呢?在孩子的心灵急需引导的时候,却无法得到父母真正的关怀。更严重的是,有些父母不知如何教育孩子,用些古老的观念:一味宠着或一些自己当年受过的教育方式来教育下一代。试想时代不同了,孩子的想法、所见所闻、所知,也不尽相同,如此照本宣科能行吗?难怪一些家长朋友常说:“这孩子,我是管不了,死活不听,油盐不进。想当初,俺小的时候……”

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就是手握画笔的人,我们画的第一笔,是何等的重要?孩子是一泓未受任何污染的清泉,在他们人生开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最好的文化来熏陶他们,用最美的道德来塑造他们;孩子的身心如春天的土地,错过了播种的季节,秋天等来的将是什么?如果您播错了种子,那么等来的将是一生的后悔。

下面摘抄两个小故事与大家共勉:

(童真篇)苹果里的星星

詹妮回到家里,向父母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爸爸,你知道吗?苹果里有一颗星星!”

“是吗?”父亲轻描淡写的回答道。他想,这不过是孩子们的想象罢了,或者老师又讲了什么童话故事。

“你是不是不相信?”孩子打开抽屉,拿出一把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

“爸爸,我要让你亲眼看看。”她信心十足的说。

“我知道苹果里有什么。”父亲不以为然的回答。

“来,还是让我切开给您看看吧。”孩子边说边切苹果。

“切错了!”父亲制止道。我们一贯“正确”的切法,是从苹果的顶部切到底部,而詹妮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

她没有在意父亲的话。她把切开的苹果伸到父亲面前:“爸爸你看,里面是不是有一颗星星?”

父亲很惊讶,他从来不知道苹果里还藏有一颗星星,因为,他从来没有对苹果采取过另一种切法。

篇后语:活在俗称的习惯之中,我们肯定错过了许多意外的惊喜。

不要等着“错误”来为我们开辟新路,主动尝试一下,我们的生命就会更加宽广!

为什么不呢?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有什么奇迹!

(习惯篇)5分钟造就一生

    卡尔.华尔德曾经是美国近代诗人、小说家和出色的钢琴家爱尔斯的钢琴教师。有一天,卡尔给爱尔斯金教课的时候,忽然问他:“你每天总共要练习多长时间钢琴?”

爱尔斯金说:“大约三四个小时。”

  “你每天练习间隔的时间都很长对吗?”

  “我想是这样,每次差不多一个小时,至少也是半个小时以上。我觉得这样才好。”

   “不,不要这样!”卡尔说,“你将来长大以后,每天不会有很长空闲时间你应该养成一种用极少时间练习的习惯,一有空闲就几分钟几分钟地练习。比如在你上学之前,或在午饭之后,或在工作的休息中间,哪怕5分钟也去练习一下。把短时间的练习分散在一天里,如此,弹钢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14岁的爱尔斯金因为听了卡尔的忠告,使自己日后得到了不可估量的益处。

当爱尔斯金在哥化比亚大学教学的时候,他想兼职从事创作。可是上课、阅卷、交际等事情把他白天和晚上的时间完全占满了。差不多有两个年头,他一字不曾动笔,他一直苦恼的是“没有时间”。

    有一天,他突然又想起了卡尔`华尔德先生告诉他的话,于是到了下一个星期,他就重新开始实践“短时间练习法”,只要有5分钟左右的空闲,他就坐下来写作,每次100字或短短的几行。

    出人意料,在那个学期终了的时候,爱尔斯金竟写出了厚厚的一堆手稿。

后来,爱尔斯金用同样积少成多的方法,创作了长篇小说。他的授课工作虽每天都很繁重,但是他每天仍有许多可利用的短暂余暇用来写作和练习钢琴。爱尔斯金惊奇的发现,每天无数几个分钟的时间,足够他完成创作和弹琴两项工作,而且最后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篇后语:当“没有时间”称谓我们无所作为的借口时,平庸就会伴随我们一生。如果我们总想用一块完整的时间去做一件事,那我们可能永远一事无成。

时间像海滩上的沙粒,要一点一点地抓取,积累很多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它的分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