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切尔诺贝利的巨鼠作文

2017-02-10 
切尔诺贝利的巨鼠---子煜讲堂嗜书如命妈妈七点多钟到门口洗衣店取衣物,只见公示栏内贴着一张告示:小区准备



         切尔诺贝利的巨鼠

                  

                     

                       ---子煜讲堂   嗜书如命妈妈                                                                                                                                                                              

    七点多钟到门口洗衣店取衣物,只见公示栏内贴着一张告示:小区准备在周末投放灭鼠药,提请业主们注意宠物安全。休息时和儿子聊天谈及此事,没想到儿子却谈到了另外一桩与“鼠”有关的奇闻---也就是“切尔诺贝利巨鼠”。

    

              切 尔 诺 贝 利 核 电 站

    

    妈妈:我很想听你讲讲“切尔诺贝利巨鼠”?

儿子:它指的是:1986年前苏联乌克兰境内核电站爆炸后、因辐射产生的巨型老鼠。

妈妈:能讲一下它的来龙去脉吗?

儿子:那得先讲讲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它是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共有4个装机容量为1000兆瓦的核反应堆机组。其中1、2号机组在1977年9月建成发电。3、4号机组于1981年开始发电。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爆 炸 后 果



妈妈:反应堆爆炸后果怎么样?

儿子: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物、泄露;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源史上的一大灾难。

妈妈:事故之后采取措施了吗?

儿子: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石棺”;恢复了另3个发电机组的生产;隔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也称“死亡区”)。

妈妈:出了这么大事,难道还使用该核电站吗?

儿子: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续维持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运转,直至2000年12月15日全部关闭。


               事 故 原 因


妈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重大事故呢?

儿子:据苏联专家分析:值班人员玩忽职守、粗暴违反工艺规程,因而造成事故。按规定,反应堆至少有15根控制棒,但事故发生时只有8根控制棒。事故当天,工作人员先切断了自动保护系统,致使涡轮机被关闭、反应堆却在继续工作。此外,还关掉了蒸气分离器的安全联锁系统---宛如飞机降落、驾驶员却没放下起落架。 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若贝利核能发电厂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

妈妈:最终给百姓生活带来困扰了吗?

儿子: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2005年一份国际原子能结构的报告认为:当时有56人丧生(47名核电站工人、9名儿童患上甲状腺癌)。大约4000人最终将会因这次意外所带来的疾病而死亡。

妈妈:后果挺可怕的。难道没有想办法补救吗?

儿子:想办法了,1996年春天,美、俄、乌三国派出了一个联合考察团共9名科学家、2名乌克兰国家安全部人员、一起来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废墟上。准备研究1986年那场震惊世界的核原料泄漏事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切 尔 诺 贝 利 的 巨 鼠


妈妈:当时是什么情况?

儿子:自从事故发生后,电站周围1000多平方公里内无人敢入,人称“核地狱”。9名科学家全副武装,都穿戴防辐射服进入核泄露地区工作。当科学家们探测取样时,蓦地一阵刺耳的尖叫声从附近传来,只见一头像海狸鼠般大小的动物突然窜了出来。

 妈妈:科学家怎么办?

 儿子:美国著名环保专家盖克喊道:“快抓住它,这是活样本!”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扎加洛夫也说。两名乌克兰科学家活捉了动物。人们惊异地发现,它竟是一只变形的大老鼠!体长50多厘米,暗灰色毛皮,牙齿锐利,爪子锋利、没有尾巴,眼睛发红光。

 妈妈:就这一只吗?

 儿子:当时从四面八方又窜出来十几只巨鼠,一拥而上,用尖锐的牙齿扯咬科学家伊凡身体、他惨叫着在地上乱滚、他再也没能站起来。盖克、扎加洛夫、拉着6名队员爬上军用吉普车开出几十米后,巨鼠把轮胎咬得漏气了、越聚越多、团团围住汽车·····

 妈妈:这场“人鼠大战”结局如何?

 儿子:仅美国科学家盖克一人幸免于死。半个多月后,俄、乌、美科学考察团由幸存的盖克带领再次进入该地区,这次动用了一个连的部队,携带轻重武器,捕杀消灭了所有能发现的全部巨鼠群。科学检测表明,这些怪鼠内的RNA和DNA物质经放射线辐射之后,发生突变,已成为地球上一个全新的鼠种。

  

                深 刻 感 悟

  

 妈妈:这真是可怕呀!你从中能悟出什么?

 儿子:从这件事情能得到好几方面的启示,首先做人应该具备高度责任心,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不能有丝毫马虎、粗心。其次,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都要具备钻研精神、达到先进科技水平。面对发生的灾难有足够能力解决,而不是给百姓、给社会带来困扰。第三,发扬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美德。当别国、别人有困难时伸出援手,给与无私帮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妈妈:讲的很棒!希望你男儿当自强、刻苦钻研,把自己打造成一位“超级科学家”,为国、为民效力!

儿子:正合我意,我就是这样想的。有朝一日,让科学引领我走上国际舞台,让世界见证一下中国的强大!中国人的伟大!

妈妈:了不起!

儿子:今日讲坛暂告一段落,我还要检查一下作业呢。

妈妈:我都听上瘾了,什么时候再开讲呢?

儿子:暂且保密。



        知识链接---“石棺”穿新衣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1986年4月26日爆炸,大量强放射性物质泄漏。前苏联随后用混凝土等材料建造“石棺”式建筑,将4号反应堆整体密封、最多只有30年。

    

    2008年核电站西面外墙开始倒塌,、外部表面已出现多处裂缝。专家表示,超额服役的石棺有倒塌危险。为了防止再次发生核泄漏,彻底解决生态环境污染,乌克兰希望给“石棺”外再“穿上”一个100多米高的拱形钢结构,从而在“金刚罩”内拆除“石棺”和反应堆、处理残余乏燃料。

      

    据了解,这项耗资巨大的“穿衣工程”被称为“新安全封闭”工程。如果这项工程获得成功,将能保证这个4号机组100年的安全,不会再次泄漏。不过据专家测算,要完成“穿衣”工程至少需要15亿欧元资金,乌克兰政府根本无力承担,必须还要依靠世界各国的资助、中国政府也拿出了400万欧元。


                核电站爆炸区一日游

乌克兰“紧急情况部”部长巴洛加近日宣布,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地区将从2011年开始对普通游客开放,以便将这个曾遭严重放射性污染的灾区变成“旅游区”。目前,只接待“外国人开展的极限旅游活动”,不对大众游客开放。

 

现在,每天都有大约2500名雇员在核电站旧址上从事各类维修和保养工作。这些人分班工作,以便减少放射性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一些村民也不顾政府禁令返回了自己曾被污染的家园。在距离事故反应堆48公里范围内,都是严禁游客涉足的“高污染禁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