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星期四) 中雨
数学课上的表达训练
在数学练习或测试中,常会遇到这样的问法: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或请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遇到这样的问题,总有孩子表达不清楚。比如:
男孩15人,女孩10人。
孩子在提问题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女孩比男孩一共多少人?女孩和男孩比多少人?类似这样话语不清楚明确的问题,每次都会有几个孩子这样提。
针对孩子出现的错误情况,我进行了课堂提问题的语言表达训练。
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读的过程中,有的孩子会发现:像“女孩比男孩一共多少人?”这样的问题,既有比又有一共,描述不准确。有的孩子说:“到底是比多少呀,还是求一共多少呀。”
“这样问就不知道该用加还是该用减了。”
我对孩子们说:“是呀,加和减是一对逆运算,也就是相反的运算,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问题中。就像我们说一个人又高又矮、又胖又瘦、又黑又白一样,描述不准确,别人会不明白的。”
然后,我出示几道题目,让孩子读一读题目中的问题,比一比上面的问题和题目中的问题描述,体会描述问题时语言要完整、清晰、简洁。
最后,给学生信息,让孩子仿照着提出加法算的问题和减法算的问题。学生能够很准确的进行描述,只是有的孩子的语言还不够简练。
这次的试卷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小女孩)我们班有35人 (小男孩)我们班有38人
(1)每人一条红领巾,70条够发给两个班吗?
(2)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发现有些孩子提的问题很有意思:
※(在图画的下面写上一班和二班)一班比二班少多少人?
※女孩的班级比男孩的班级少多少人?
※女孩的班级再添上几人就和男孩的班级人数一样多了?
※再买多少条红领巾就够一人一条了?
我表扬了了这些孩子,并把他们提出的问题展示在黑板上。孩子们更加高兴,对提问题有了更大的兴趣,表述也越来越清晰了。
由此我想: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对孩子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我们可以让孩子描述思考的过程,说说计算的步骤,阅读解决问题的题目,用语言准确的描述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或者用数学语言描述一副图画等等,语言描述的过程其实也是孩子思考、内化的过程。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应该做到:在外面的数学课上,让每一个孩子流利的回答问题,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清楚的描述解题过程,而这一些,都需要我们有意无意的在数学课上对孩子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