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智慧巧妙地引导读书习字(听课心得)作文

2017-02-07 
智慧巧妙地引导读书习字-----听课心得油田十二中 王耿红上周三,我在油田三小听了小语创新课和韩老师的讲座
 

智慧巧妙地引导读书习字

-----听课心得

油田十二中 王耿红

上周三,我在油田三小听了小语创新课和韩老师的讲座,感觉收获颇丰,现总结如下:

一、          识字教学的科学性与趣味性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大家一直都非常重视。但很多时候,都采用的是笨办法。比如,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怎么又错了?抄上十遍去。”结果交上来一看,还有不少字写错了。怎样提高识字教学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呢?从这几节课和韩老师的讲座,我学到了很多好方法:

1、     字理识字 

一年级上册出现了“日月水火”等简单的象形字;还有“一火灭,田力男,人木休”等儿歌,涉及到了一些简单的会意字;四年级也有一单元进行综合性学习,讲述汉字的起源,以及“典”“册”等字的来历;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让孩子们思考,带有“目、月、木、雨”等偏旁的字有些什么特点……细细想来,这些内容其实都是提醒我们:要追根溯源,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找寻汉字的根,教出文化的味道。

这样的字理识字,在这次创新课展示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阮军老师出示的“即”和“既”;尹慧英老师出示的“采”;陈媛英老师出示的“垂”等字,这些甲骨文中的图画字都让我们大开眼界,印象深刻。我想孩子们也一定会牢牢地记住这些有趣的汉字。

这样科学准确地教生字,就像韩老师说的那样:要“体现我们的专业尊严”,要“用我们的智慧,巧妙地引导”,要“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和容易”。不是让我们每一个字都这样教,而是每节课教上一个两个这样易错难写的字,日积月累那效果就非常明显了。

2、     自主识字

这几节课,老师们都特别注重让孩子自主识字,比如让孩子仔细观察,“说说你的发现”,“哪些是你以前认识的字?在哪见过?”“怎么记住它?”这些方法都是提醒孩子们学以致用,自己总结识字的好方法。从这几节课来看:往常学习中用到的部首归类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等方式,已经变成了孩子们自主学字的好方法。这些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启迪了孩子的思维,值得点赞。

3、     同伴互助

在尹慧英老师的课上,关于同伴互助学习,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读一读,和小伙伴齐读两遍。

(2)、说一说,两人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3)、考一考,一人指字,一人读出字音,两个小伙伴相互考一考。

这样的要求可操作性强,学生很爱学。

在雒阿宁老师的课上,她开火车读生字是同桌两个一起读。我尝试了一下雒老师的办法,也要求同伴一起读生字。那些爱走神的同学,在同桌的提醒下,变得专心了,认真了。这也是个同伴互助的好办法!

二、          写字教学扎实细致

以前的公开课,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要讲很多内容,哪里舍得把这宝贵的时间让学生写字呀。这次不一样,每节课都实实在在地让学生识字写字,让学习实实在在地发生。正如韩老师所讲:“课堂上的时间,就是让孩子们充分地练习。”所以,每一节课都有老师写字教学的环节。陈媛英老师范写汉字时指出:“一笔一划写字,一丝不苟做人”,她这样一笔一划认真教,学生也是这样一笔一划认真写。对于难写易错的字,老师们颇费了一番心思。比如:“写前范例仔细看,笔画笔顺记心间”“三横长来四横短”“二折要比一折长,二撇要比一撇长”“平撇像草帽,长撇像柳条。”这样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化解了写字的难度,让写字变得很有趣。

值得一提的还有雒阿宁老师的写字指导,除了老师的示范,学生的练习,还有学生板演的汉字与老师的字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这个方法针对性强,效果也非常好。

三、          搭建学生展示朗读的大舞台

“朗读是一种复杂的技巧。”如何化难为易?从这几节课中不难看出,老师们大都采用搭梯子的办法,先读生字,再读词语,然后读句子,最后读段落,读篇章。这样层层递进,仿佛给孩子们搭好了一个梯子,我想这样的学习方式,班里的后进生会越来越少。爱读书的孩子会越来越多。

特别赞赏的是雒阿宁老师的课,她把“川川”与“地质队员”的对话提炼出来,细致指导,并解释道:“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地问,就叫刨根问底。”然后不同的问句又有不同的提示语:“奇怪地问”“认真地问”等等。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朗读中熟悉了课文,学习了标点符号。练习朗读的方法,除了指名读,同桌练读,女生问,男生答,还有同学们问,老师答。在老师答这个环节,雒老师优美的嗓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更深的是,随着老师的诵读,课件上出示了各种不同的画面,展示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对课文也进行了适度的拓展延伸。这样的课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韩老师的讲座中提到了一个好方法:让学生把录音发到QQ群中,进行展示朗读。我进行了尝试。不同的是,我们班建了个微信群。我让孩子们在微信群中展示朗读。他们有的发音频,有的发视频。孩子们的诵读得到了不少“竖起的大拇指”和“小红花。”家长纷纷留言:“孩子们看到老师发的小红花,可高兴了。”“现在读书,我让孩子给我当小老师。他可愿意读了。”“王老师你的办法真好,孩子们都可愿意读书了。”……这有点让我汗颜,这实际上是韩老师的好方法。

“读书并不是那么简单。”通过自读,默读,分组读的充分练习,再通过比较朗读,合作朗读,微信群里展示朗读,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朗读的大舞台,让学生爱上朗读,我想,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虽然只是一上午的学习,我们的收获却很多。思考也很多: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读书习字?如何让孩子的学习变得轻松而容易?如何做一个有智慧的优秀老师?这应该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正像主持人王老师所讲的那样:这几节课和韩老师的讲座使我们“如沐春风”,“似饮甘霖”,又“宛如潺潺流水,涓涓流入我们心田。”韩老师已经给出了答案,但思考还要继续,实践还要继续。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