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此我可没有看同桌的啊,可是我只考了98分”,放学路上,儿子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乍一听,我有些反应不过来。要知道,这句话我可是等了好长时间啊,现在终于见证了它的诞生。“哈哈,妈妈太开心了。来,我们庆祝一下!”破天荒的,这次是因为考试成绩奖励儿子,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儿子都被我弄懵了,再次求证,“妈妈,我考得不好,没有得到100分啊”,“是啊,可这是你真实的成绩啊,妈妈比你考100分都开心!”在得到我的肯定之后,儿子才放心享用我的赞誉。
写到这里,也许大家不禁要问,孩子“偷看”一事件是怎么暴露的呢?说来有意思,因为儿子向来对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通常在校的种种“壮举”他一般都是无一疏漏,和盘托出,诸如课堂捣蛋被老师罚站、考试偷看同桌答案等等这些糗事就是在不经意间抖露出来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突然间,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究其因,有二:一是偷看无意识,认识不到偷看是作弊行为,觉得习以为常。二是“满分情结”,社会大环境使然。
下一步,对症下药。于是,我以无比严肃的语气跟他来了一次训诫,“儿子,考试的时候偷看同桌的答案,其实又跟小偷偷人家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呢?”“妈妈感到很伤心,因为妈妈被心爱的儿子欺骗了,你可是知道的啊,妈妈从来没有骗过你的,这不是你真实的成绩,妈妈不在乎100分,我只要你真实的成绩,让妈妈看到你的努力,好吗”。估计火力够猛,儿子咬着嘴唇,眼泪在打转转,他没说什么,只是使劲的点了点头。果不其然,随后儿子用他的实际行动给了我最好的答案,我感动于他的改变!
同样,如何面对成绩,也就是在昨天,儿子又经历了一次考验。
尽管平时我和老公对于儿子的考试成绩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冷处理,儿子也有了一个相对成熟的看法,但是一个问题已经显现,那就是在拜访亲朋好友的过程中,儿子总是被热心的人们追问成绩——通常,他们的第一句话是“哟,都上一年级了啊”,接着第二句就该问“考了多少分啊”。每每遇到这样无聊至极的话题时,我总是以一句“我儿子可棒了”搪塞过去,确实,对于含金量不大的提问,我也只有如此对答。
一个好玩的境况是,儿子面对如此提问,其应答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不炫耀数学和英语曾经的几次满分,相反把自己相对糟糕的一面给大家逐一摆了一摆,“语文,我第一次考了61,第二次考了82,这一次我考了88”,态度诚恳而自信。从这句出其不意的回答来看,首先,小杨同学没有回避问题,敢于自我亮丑揭短,喜欢他的坦荡!其次,人家用一个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吧。喏,潜台词告诉你了,虽然我不是100分,但是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吧!
就是这样,孩子一路前行,如何对待分数,如何对待成绩,如何对待荣誉,这是以后经常会遇见的考验,希望他不要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