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弥漫的春天
——记校信通班级阅读座谈会
书到哪里去了?
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老师们想尽各种办法建设班级图书角。任雪莹老师所在的聚源路小学,就给每个班级配了100本图书,后来出现丢失的情况。校长和任老师认为,书可能是某个孩子忘在哪儿了,没有找到,但只要孩子们爱读书,那些书也会发挥它的作用,学校还会继续提供好书给大家。
宋媛媛老师班上也丢过书,但她很快“破了案”,孩子们和书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书是有限的,孩子们就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轮流看书、阅读交换等等。位惠女老师则是从心理和荣誉感角度教育孩子,告诉孩子“这些书是咱们的家底”,激发孩子自觉保护好图书的意识,避免丢书的情况。
无论是加强班级图书角的管理,还是把“丢书”看作次要矛盾而继续坚持书香班级的建设,都是为了呵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保护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这个意义上,书到哪里去了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孩子读书的快乐,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普阅读星光闪耀
之前我接触的小学班主任大都是语文老师,阅读很多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来带,学生阅读很多时候会“重文轻理”。这次座谈会,位惠女和宋媛媛是数学老师,也是班主任,她们的发言,让人耳目一新,感受到科普阅读的星光闪耀。
“为什么学习了厘米还要学习米?”孩子们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问题。位老师就让孩子们拿直尺去丈量草场的长度,量了二十分钟,孩子们不干了,回去问老师有没其他方式。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们用数学思维思考生活,用生活常识解决数学问题。
宋老师专门抽一节课时间给孩子们讲如何写数学日记,给孩子们讲数学故事并要求续写,创造“写数学日记”的素材,还把弋诗花园的“丫丫的开心辞典”等博客内容引入到课堂,营造班级写数学日记的氛围。
让数学老师当班主任的创新做法,让我对省实验小学愈加佩服了。我觉得数学学科很注重对孩子思维品质的培养,数学解题中的很多方法和技巧,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迁移到工作和生活中来。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一样,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书香班级你我他
创新街小学贾慧娟校长出差时候了解到《疯狂背古诗》,就想办法买来,在全校展开形式丰富的经典诵读活动。黄惠芳老师还把音乐、舞蹈引入其中,更增加了孩子的参与兴趣和诵读效果。
在进行亲子共读的过程中,王凤香老师体会到了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变化,就向领导申请带学生的阅读课,开始了班级的书香之旅。作为学校的教导主任,她组织全校老师共读《班主任兵法》,为班级阅读创造多种条件,比如图书采购、班级配扩音器等。
宋媛媛老师班级有几个家长很早就开通了博客,在他们的建议下,宋老师“才”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并对孩子们的博文进行指导。她在家还鼓励老人和孩子共读,“做一个有感染力的人”,使得家庭书香氛围更加浓厚了。
在沟通过程中,带动家长阅读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希望有更多的家长参与书香班级的建设中来。
最后,关于读书与分享,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你读过一本书,写了一篇读后笔记,也想了解其他人的读书感受,怎么办?你可以在校讯通博客搜索博文标题,比如《风到哪里去了》,就可以实现和博友“共读”了!有一次我搜索了很多经典书,校讯通博客居然都有,真是让人惊诧于博客的魔力了。当然,搜索“数学日记”,更会让你眼前一亮,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数学,直接应用于本班或者自己家庭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