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喜若狂为哪般

今天中午,我收到了一个邮件。打开一看,是《书香文苑》赠送的一本书。迫不及待地打开首页,恍惚之间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在眼前跳舞。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欣喜至极,为收集到这样好的一本书而感到高兴,没准这还是限量版的。但为哪般呢?这还得从孩子的一次家长会说起。
记得女儿刚升入三年级时,学校组织了一次教育专题讲座,请来了著名的童喜喜作家来为我们讲课。童喜喜针对孩子的教育说了很多很多,但我记住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孩子的教育到什么地步,阅读始终要伴随左右,这样才不至于落后。然后童喜喜建议每个家长为孩子准备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件家具——书柜,并建议家长为孩子藏书500本。童喜喜的这个建议深深印在我的心中,并促使我默默地开始了这个计划。

但看到我们家的“阅读角”里逐渐的、越来越多的书,我有点犯难了:这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呀?
这时候,记忆在内心深处的一段话提醒了我:读书,不是为了把某本书看完,而是读到这本书中的哪怕一个故事,一个观点,一句话,一个词语的时候,感觉到收获很大。千万不要在读书之前就给自己下一个魔咒:“这么厚的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而是要把很多书当成一本字典去读,需要的时候翻一翻就好。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豁然开朗。对呀,不要总是对着这么厚的书感叹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就当是自己的心爱之物,需要的时候哪怕看一眼也会感到欣慰的。

于是心里不由得赞同起这样的说法。《恰同学少年》里有一段对毛泽东读书的描写,相信很多人在电视中也看过这样的镜头,很多名人或伟人在油灯下通宵读书,身边总是放很多很多本书,他们哪能一晚上就读完这么多书啊,他们更多时候是用来查阅。
再后来,我就像着了魔一样,总是在外出时拐到卖书的地方,挑挑拣拣地带回来几本。后来在整理孩子的很多课外书籍时,我发现许多书籍都是很好看的,无论什么时候翻开,都可以愉快地看一篇或一章。这样的书籍丢了实在可惜,于是就收集起来,集中放在我们家的“阅读角”里,没事的时候,走到这里,随便拿一本翻翻,别有一番乐趣。

所以,收到《书香文苑》送给我们的礼物时,我如获至宝,这将是我家“阅读角”里最出名的一员,因为那里面也有我的劳动成果。我相信它会经常陪伴我和孩子们入睡,进入花一样的梦乡,那里有公主艺琳,雅茹,惊奇,敏之,才华如花……
【我的话】:在此感谢艺琳,感谢雅茹,感谢所有为这本书付出的朋友们,是你们让我有了这样的收获。谢谢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