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数学命题“和尚吃馍”作文
巧解数学命题“和尚吃馍”同事上五年级的儿子到单位来玩,我想考考他,就让他试着解一个在我们这一带民间流传很
巧解数学命题“和尚吃馍”
同事上五年级的儿子到单位来玩,我想考考他,就让他试着解一个在我们这一带民间流传很久的数学命题。
“俚言俗语”中是这样说的:“100个和尚100个馍,大和尚一个吃3,小和尚吃三个吃1个。问大和尚多少小和尚多少?”意思是说:有100个和尚,100个馍,一个大和尚吃3个馍,三个小和尚吃1个馍。问有大小和尚各多少?
还不错,小伙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出了这道题。
设大和尚为X,则小和尚为(100-X),那么
3X+(100-X)÷3=100
8X=200
X=25
即:大和尚25个 ,小和尚=100-25=75个。
通过认真思索,我发现还有其它方法来解这个命题。
一、列二元一次方程。如果是初中学生,本题亦可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
设大和尚为X,小和尚为Y,那么
①X+Y=100
②3X+1/3Y=100
通过计算得:X=25,Y=75
即:大和尚25个 ,小和尚=100-25=75个。
二、列算式计算。其实,本题不用列方程,借鉴古代著名数学命题“鸡兔同笼”的思维方式,通过列算式也可以解出:
一个大和尚吃3个馍,一个小和尚吃1/3个馍,即一个大和尚比一个小和尚多吃3-1/3=8/3个馍.
假设100个和尚都是大和尚,则吃掉300个馍,比实际多吃掉200个馍.而多吃掉的实际就是应为小和尚而计算成大和尚的部分 。
即:小和尚人数为200÷(8/3)=75个 ,大和尚人数就为100-75=25个。
三、发散思维,巧妙解题。最后,我通过认真分析,发现用“非常规”思维方式,只需用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的数学知识,就可以非常巧妙地、轻松地将此题“搞掂”:
依题意,一个大和尚吃3个,三个小和尚吃1个,也就是说:
1+3=4,这个等式潜在的涵意其实就是:
1(大和尚)+3(小和尚)=4(馍)
根据“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两边仍成立”运算法则,为使等式右边达到100个馍,等式两边分别乘以25:
25 X (1(大和尚)+3(小和尚))=25X4(馍)
25(大和尚)+75(小和尚)=100(馍)
即:大和尚25个 ,小和尚75个。
博友们,如果有兴趣,不妨请你也来试一试,看是否还有其它方法来解这个广为流传的数学命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