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由王老师的“逢考必过丹”而感作文

2016-11-30 
由王老师的“逢考必过丹”而感 “我忘了吃药了。”“吃什么药呀?”“王老师秘制的逢考必过丹。”今天早上,正准备上学
 

老师的“逢考必过丹”而感

 

“我忘了吃药了。”

“吃什么药呀?”

老师秘制的逢考必过丹。”

今天早上,正准备上学去,孩子突然说起吃药的事,然后我问明了具体事情的原委。还说昨天老师给每位同学一颗灵丹——逢考必过丹(就是薄荷味糖),还说考试前吃了,可以包你考出好成绩,并且昨天当场做了实验,孩子说确实记东西很快。吃完灵丹孩子高高兴兴、自信地上学去了。

这种事情,我们大人都是懂的,老师就是利用了心理驱使效应,让孩子们找到自信,觉得自己行就一定能行。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这样一篇故事,已经记不得了,大意是这样:学生们在毕业前的时候,老师给每位同学都看了看相,说某某同学将来能够成为数学家,某某同学将来能够成为科学家,某某同学将来能够成为文学家,某某同学将来能够成为商人,某某同学将来能够成为IT精英,等等。二十年后,这种预言实现了,同学们问老师怎么看的那么准,老师笑而不答,因为这种故事还要继续下去。

老师不是迷信,是老师在给孩子们一种自信,一种激励,使他们能够相信自己。这样的故事举不胜举,其中不乏很多名人。

从上面的故事看来,那位老师一方面是在给同学们一种自信,相信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一定能够成功,另一方面,说老师非常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每一位同学的擅长和爱好,以及他们的潜力。老师的做法只是让他们自信起来,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并且利用这一点暗示起到一个支持作用,让同学们能够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就能够成功。

中午请孩子吃牛排的时候,我问孩子上午考试怎么样,灵丹效果怎么样。孩子说脑子特别清醒,做题很快。我告诉孩子,老师的灵丹肯定有效,相信自己,认真读题,一定能行。孩子们大了,有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孩子说有些同学说是糖没吃,送给别的同学了,我家孩子是完全相信。我不能打击孩子的尽头,不能揭穿真相,于是我告诉孩子那就是一种药片,嘛凉嘛凉的是薄荷,薄荷就是一种中药,它具有镇静、提神醒脑、清心明目的作用,可以使你们安静下心,保持头脑清醒,反应变快,沉着冷静,能够把所学过的只是都回忆起来,所以老师说的是真的。

从王老师所做的事情来看,老师想给孩子们一种自信,孩子们放下包袱,战胜心理,是孩子们相信自己,我行,我能行,这也是心理驱使效应。老师的用心是我们家长很是感动,回想这几年,在对孩子的鼓励方面,我们做的不够好,我们常常是“你考多少多少分,我给你买什么什么的,或者我带你玩什么什么的”,我们忽略了人性中的“人有进取欲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那怕是一点点进步”,“希望能够尊重,相信他”,我们不是以心态论人生,而是以成绩论成败;以物质为奖励,而不以精神为动力,而精神恰恰远远大于物质的力量。人必有其长,因人而教,因人施教,激发自信。

从这件事情上,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赏识教育真的不是一句空话,真正要做到赏识教育,我们真的需要从头认识我们自己,从头认识我们的孩子。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这是一个 “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的教育理念,总结了“花苞心态”,调整了无数家庭教育中的“功利心态”。相信孩子,静等花开。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这是一个千百万家庭真轮的话题。以前我认为“怎样赏识?难道做不好也要赏识吗?”现在它颠覆了我的想法,做的不好,真的能够去赏识教育,家长要能够去发现孩子的积极方面,正能量方面因素,就能够赏识教育。比如:某次孩子考得不好,他肯定心里不好受。我们寻找孩子的积极方面,正能量方面因素。“孩子这次考试不理想吧,知道内疚吧,我欣慰,因为你也想去的优异的成绩,从你的试卷上我看得出来,你做题很努力,这次做题书写不以前认真,你很想搞好,但是问题出在:①有些知识点你没记牢固,②没有认真读题,所以就出现这么多错题”。作为家长,包括我,可能都是气不打一处来,火冒三丈,是我们没有以“无限热爱”从孩子的自身感受出发去理解孩子。从这个角度,这个教育理念出发,我们应该反思很多。每个孩子的智商发育早晚不同,每个孩子的经历不同,每个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同,每个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我们要以“赏识教育”为理念,以“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为心态,以“无限热爱”为动力,克己戒躁,用“牵着蜗牛散步”的热情来激励孩子,激发孩子的热情和信心。

“先骄傲,后成功”就是这个道理。每个孩子都有优于其他孩子的方面,发现孩子的有点,激发孩子的热情,引发孩子的骄傲,点燃孩子的自信,而后达到成功。这次老师就是利用每个孩子都想取得好的成绩,每个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吃了老师的“逢考必过丹”,孩子们就有了能考好的信心。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