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复习第六单元。我领着孩子们先读了课文,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读了生字。光读是不行的!
下午第一节课,我总结了本单元的生字词语,让孩子们抄写在复习本上。对于那些难写的或容易出错的,我特意用红色粉笔标示出来,以示提醒。孩子们认真地写了起来。

作业一个个交上来了。待我开始批改的时候,我发现有个别同学还是不细心,不是这里错一点儿,就是那里有个小问题。写错的同学继续补错。
“商人”的“商”里边变成了“古代的古”;“报纸”的“纸”下面多了一个点;“拎水桶”的“拎”应该是“līn”,却写出“līnɡ”;“购买”成了“购卖”;“微笑”的“微”也变成了“单立人”……竟然写成这个样子?不仅错误百出,而且字也写得歪歪扭扭。
不用看名字,我就已经知道是谁的作业了。此刻我已是怒火中烧。
“这样的作业怎么改?为什么我强调的你差不多都没写对?”
……
面对我劈头盖脸连珠炮似的一顿训斥,君君撅着嘴接过了作业本,厚厚的眼镜片下,眼睛里流露出的尽是迷茫与疑惑。
不知怎么搞的,君君的生字掌握得很不好,尤其是对于一些同音字或是形近字,更是弄得颠三倒四、乱七八糟。平时讲生字时,“编字谜”、“换一换”……很多识字方法都用上了。君君这孩子对“编字谜”特别感兴趣,也曾编过不少值得夸赞的好字谜。可字谜编得精彩又有什么用呢,该不会的仍然不会,真让人头疼!
一进办公室,我就倾诉我的满腹不解。
“快让‘巧姐’跟你说说她的经验。”几个同事都把目光投向了我们年级组年龄最大、教学方法上很有一套的
“这能不急吗?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现在这么多词语都不会,怎么考试?更何况在平时,没少抄写也没少挑写,当时是会了,还没捱到考试就忘了。”“功在平时”的道理我非常清楚。
“平常我们大人都知道‘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但吃一堑长一智、不轻易放弃’等等一些道理,但反过来却很难接受让我们的孩子‘有错不放弃、有错有收获’的道理。”
“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大小有不同,‘十个指头伸出来还不一样长哩’!”
“请允许孩子犯错!”“巧姐”语重心长的话语让我茅塞顿开。
我想到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孩子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其它方面。
请允许孩子们犯错,因为这是他们成长的经过。允许孩子犯错,他会成长更多。
想到这里,我那颗“惑然”的心一下子“豁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