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制作走马灯作文

2016-11-09 
走 马 灯-----记一次手工课手工课上,老师教我们自己动手制作“走马灯”。准备的制作材料有:白纸板、圆规、剪刀、
 

                    走 马 灯

                                 -----记一次手工课

   

    手工课上,老师教我们自己动手制作“走马灯”。准备的制作材料有:白纸板、圆规、剪刀、铅笔、尺子、广告纸、铁丝、泡沫板、多色橡皮泥、按扣、火柴、蜡烛、双面胶等,制作时间为两节课。下面是详细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来尝试一下吧。

    第一步:在一张白纸板上,先用圆规画出一个半径约为十厘米的正圆形。

    

    第二步:紧接着依然在这张白纸板上面,用圆规分别画出一个半径为九厘米、一个半径为三厘米、一个半径为一厘米的三个正圆形。

     

    第三步:用尺子在圆的中心点,向外均匀地、呈放射状地、有一定间隔地、均匀地画出若干线段至圆形的边缘。

     

    第四步:在半径为九厘米的圆的边缘上, 向圆心处或平着向前、向后各剪开一个小口。

    第五步:再沿射线剪至以圆心开始的、半径为一厘米的圆的边缘。

    第六步:再沿前后边沿,按一定间隔剪出一厘米,向上翻起,变为锯齿状。

     

    第七步:将锯齿向外、向上折起, 犹如风轮状。

     

    第八步:最后将广告纸用双面胶黏在锯齿边缘,围成一个圆柱形,并且把按扣的凹面用胶带纸粘在顶部的圆心处,就大功告成了一个“马灯罩”。还可以继续镂空一下圆柱外面的广告纸,用于方便看到内层广告纸的画面。

     

    第九步:可以依照上述顺序,再用白板纸制作一个半径为六厘米的正圆形,再用广告纸围成一个圆柱形。这就是一个小的“马灯罩”。最好事先在上面画些好看的图案,放在大圆柱形的内层。

    第十步:接着用一根铁丝,竖直穿过小的“马灯罩”顶部圆心,直接顶入大的“马灯罩”顶部按扣的凹处,再把下面一端固定在一块大的泡沫板上面,或者固定在桌面上、木板上,这样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走马灯”了。

      

    第十一步:接着在底部,用橡皮泥粘稳一根蜡烛。

    

    第十二步:给做好的马灯一个热源:在底部点燃这根蜡烛,只见马灯居然转了起来,隐约还能看见内层的画面呢。制作成功了。

     

    我制作的“走马灯”,还受到老师的当众表扬呢。这其中有什么科学原理呢?告诉你吧,原来是加热空气,造成气流,并以气流推动轮轴旋转,与近代燃气轮机的原理,如出一辙。按此原理造成的灯就是走马灯。

 这次手工制作不仅让我学到了物理知识,同样锻炼了我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也让我感受到我们的祖先是那么聪明智慧、善于设计、创新!更希望自己今后能进一步加以研究,使之在生产、生活中得以应用。不仅方便百姓过日子,还可以学有所用,利用科学造福人类!下面不妨把搜集到的有关“走马灯”的知识罗列出来,以飨各位爱好科学的同学。

       

              

              对联·典故·原理

      上联是: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下联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此联出自《王安石捡联获妻》的典故。传说王安石二十三岁去赶考,晚上闲逛,见马员外门口的走马灯上有一联语:“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这上联是马家小姐为择婿而出的,王夸了一句就走了。

 在科场上,王安石第一个交卷。主考官想试他的才艺,就指着厅前的飞虎旗出一联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不假思索地说:“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来对,令主考官惊奇不已。马家当即就将女儿许配给他并择吉日成婚。正在举行婚礼时,家人来报“王大人中榜了,明日请赴琼林宴。”王安石捡来两联,上应主考,下获贤妻,一时传为美谈。

 走马灯趣闻:走马灯,又名马骑灯。是中国传统玩具之一,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内层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射在外屏上,图象就会走动。人们多在灯罩外面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走马灯的制作原理,与现代燃汽机相同。欧洲在1550年发明了燃汽轮,用于烤肉。以后在工业革命中,燃汽轮得到发展,用于工业生产,产生巨大的革命性的后果。值得骄傲的是,中国古代就发现、利用了空气驱动的原理,制造玩具!

         水转百戏·槐坎走马灯

 水转百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设计思想和创造才能。三国时期,有人送给魏明帝一个木制玩具,有百戏(古代的杂技)造型,优美、精巧、固定。后来著名的机械发明家马钧加以改制:先用木头做了一个大原动轮,平放在地,用水力驱动,带动百戏中的人物活动,惟妙惟肖。内部的一套复杂的齿轮系统,以及凸轮、连杆等传动机构所达到的机械水平,是十分高超的。

 槐坎走马灯:“马灯”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民间驱鬼的活动。相传已有230多年的历史。清朝咸丰年间,当地有王氏兄弟四人,动员家乡人种树养畜:如马、牛、羊、鸡、犬、猪等,称为六畜,其中马为首。夜晚村民点灯笼照明,灯笼上写一个“马”字,以祈求六畜兴旺,后演变“马灯”。走马灯象征着太平、吉祥,所以亦有“太平马灯”之称。  

 槐坎走马灯作为一种民间表演艺术,一般在喜庆节日时演出。当地走马灯富含特色,马灯形状栩栩如生,表演人数多,阵势较强大,场面热闹、喜庆。表演的队形有九天星、梅花阵、十字板门阵、金钩阵、锁条阵等,演员按照音乐节奏变换队形,演唱曲调有五更调、洋腔调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