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说今天下班要晚 ,不能按时接一陶了(一陶,表姐的儿子,就读于我校昆吾小学学前一班)。于是接孩子任务就交给了我。
下了第二节课,我从三一班出来,径直向学前一班走去,见很多小不点们都已经在教室门口候着放学。“一陶,一陶”我大喊了两声,没人应答,“小朋友帮我找找一陶 ”我伏下身子,对身旁的几个小不点说。寻了半天,教室门前的空地以及向东一点的操场上也不见他的踪影。“这捣蛋包,去哪儿疯去了”,正琢麽着,便到了学前一班的教室,教室里两位老师和两个小家伙正打扫卫生,抬头一看,很乖的小外甥很像回事的搓着地上的垃圾。“好样的,让姨在外面找了半天,原来在这儿帮老师打扫卫生呢,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说着,拿起扫帚帮同事扫起地来。
清理完教室,带着小外甥回办公室 ,“姨,今天我得了一个蓝色的小蝴蝶。”看着他合不拢的小嘴,我敷衍道:“是吗”“你看”,说着,他弯下腰从裤兜里小心翼翼的掏出了一只小蝴蝶,这是一只左右不太对称,形状不太美观的蝴蝶。不用说帮老师扫地肯定也是小蝴蝶发挥的效力。“呀,真好看,恭喜你,一陶是个很棒的孩子。”我强装样子陪着他喜悦。
到了办公室,我坐在电脑前,浏览着校信通上博友的文章,全然忘了小家伙的存在。“这个小蝴蝶我不能一直放在裤兜里 ,要是忘了掏,洗的时候都让洗衣机个绞烂了”他自言自语着。“姨,你说我把他放到哪呢?”“贴到文具盒上吧,小朋友再给我揭了,要不,我放在学习桌里,也不行,妈妈收拾桌子的时候再给我扔了,放哪好呢?”听着孩子有些为难,我由目视电脑转向目视着他,开始认真了起来。
“还是放在被窝里吧,放在枕头下,这样妈妈就找不着,不会扔了。”终于给小蝴蝶找了一个好的安置地,小家伙这才算松了一口气。“ 一陶, 只要你告诉妈妈这是你在学校里老师送给你的小奖品,他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给你扔了呢?”“要不这样,让妈妈给你找个小盒子, 在这个小蝴蝶的背后写上:2008 年3月7日,一陶的第一个小奖品,当你得够五个,一块送给老师再换一个更大的小惊喜,怎么样? ” 他点了点头,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对我的想法看似很满意。
“可怜”的孩子这样一个即时贴剪成的,还有些丑陋的小蝴蝶,成了他拿在手里怕碰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弥足珍贵的宝贝。真希望小外甥能早日得到老师手中的那个“更大更贵”一点的宝贝。
反思:(小蝴蝶,小苹果……之类的所谓的小奖品,都是老师上课为调控课堂的小引子,可能得了一个,两个,三个…… 当孩子们都为之努力时,些许是老师的目的已达,那第五个看起来也就有些遥不可及。孩子的希望也有可能就此破灭……好单纯,好“可怜”的孩子!!但愿,读了此文老师们能让孩子在懵懵懂懂中再多快乐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