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 [平装] | ![]() |
|
![]()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 [平装] | ![]()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 [平装]](http://img.reader8.net/uploadfile/2014/0209/20140209043956708.jpg)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管理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类专业本科生的数据库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电类和信息类专业研究生的数据库课程教材,还可供相关领域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从事计算机软件工作的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1.1 数据管理与数据处理
1.1.2 数据库
1.1.3 数据库管理系统
1.1.4 数据库应用系统
1.2 数据描述与数据模型
1.2.1 现实世界的数据描述
1.2.2 数据模型
1.2.3 层次模型
1.2.4 网状模型
1.3 关系模型
1.3.1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1.3.2 关系的键与关系的属性
1.4 数据库系统的内部体系结构
1.4.1 数据库系统内部体系结构中的三级模式结构
1.4.2 数据库系统内部体系结构中的两级映像
习题1
第2章 关系运算
2.1 关系的数学定义
2.1.1 笛卡儿积的数学定义
2.1.2 关系的数学定义
2.2 关系代数
2.2.1 基于传统集合理论的关系运算
2.2.2 关系代数特有的关系运算
2.2.3 用基本关系运算表示4种非基本关系运算
2.2.4 关系代数运算在关系数据库查询操作中的应用
2.3 关系演算
2.3.1 元组关系演算
2.3.2 域关系演算
2.4 3种关系运算表达能力的等价性
2.4.1 关系演算表达式的安全性约束
2.4.2 安全的元组关系演算表达式满足的条件
2.4.3 安全的域关系演算表达式满足的条件
2.4.4 3种关系运算表达能力的等价性定理
习题2
第3章 关系数据库语言SQL
3.1 SQL的功能与特点
3.1.1 SQL的功能
3.1.2 SQL的特点
3.2 表的基本操作
3.2.1 表的定义、修改与撤销
3.2.2 数据的插入、修改与删除
3.3 SQL的数据查询
3.3.1 简单查询
3.3.2 SQL语言中的常用函数及其使用方式
3.3.3 SQL高级查询技术
3.4 SQL的视图操作
3.4.1 视图的概念
3.4.2 视图的定义
3.4.3 在视图上进行查询操作
3.4.4 用户视图对数据库系统设计和系统性能带来的影响
3.5 SQL中带有子查询的数据更新操作
3.5.1 带有子查询的数据插入操作
3.5.2 带有子查询条件的数据更新操作
习题3
第4章 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
4.1 SQLServer2005简介
4.1.1 SQLServer2005架构设计
4.1.2 SQLServer2005服务进程
4.1.3 TransactSQL语言
4.1.4 SQLServer2005安装
4.1.5 SQLServer2005的目录结构
4.2 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管理器
4.2.1 启动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
4.2.2 连接已注册服务器和对象资源管理器
4.2.3 更改环境布局
4.2.4 查询/代码编辑器
4.3 数据库创建
4.3.1 SQLServer2005数据库
4.3.2 使用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创建数据库
4.3.3 使用TSQL语言创建数据库
4.4 数据表
4.4.1 数据表创建
4.4.2 数据表维护
4.4.3 数据表操作
4.5 查询和视图
4.5.1 数据查询
4.5.2 视图创建
习题4
第5章 关系数据库模式设计
5.1 关系约束与关系模式的表示
5.2 对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设计的必要性
5.3 函数依赖
5.3.1 函数依赖的定义
5.3.2 函数依赖的逻辑蕴涵
5.3.3 候选键的形式化定义
5.4 函数依赖的公理体系
5.4.1 阿姆斯特朗公理
5.4.2 阿姆斯特朗公理的推论
5.4.3 X关于F的闭包及其计算
5.4.4 最小函数依赖集
5.5 关系模式的分解
5.5.1 关系模式分解的概念
5.5.2 保持无损的分解
5.5.3 保持依赖的分解
5.6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5.6.1 候选键的求解方法
5.6.2 第一范式(1NF)
5.6.3 第二范式(2NF)
5.6.4 第三范式(3NF)
5.6.5 鲍依斯柯德范式
5.6.6 范式之间的关系和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5.6.7 向3NF的模式分解算法
习题5
第6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6.1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概述
6.1.1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方法——数据库生命周期
6.1.2 数据库应用系统研发、管理和使用人员视图级别
6.2 数据库设计规划
6.3 用户需求分析
6.3.1 用户需求分析过程
6.3.2 数据流图
6.3.3 数据字典
6.4 概念结构设计
6.4.1 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6.4.2 实体联系模型
6.4.3 实体联系模型设计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6.4.4 概念结构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6.5 逻辑结构设计
6.5.1 实体联系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6.5.2 关系数据模型的规范化设计
6.5.3 关系数据模型优化
6.6 物理结构设计
6.6.1 索引技术
6.6.2 数据聚簇
6.6.3 SQLServer2005中的索引
6.6.4 数据库存储分配的一般的策略
6.6.5 SQLServer2005的数据库存储结构
6.7 数据库结构创建
6.7.1 使用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工具操作索引
6.7.2 使用SQL命令操作索引
6.7.3 建立索引应考虑的一些因素
6.8 数据库应用行为设计
6.8.1 数据库应用行为设计的主要过程
6.8.2 嵌入式SQL及数据插入操作应用程序设计
6.8.3 SQLServer2005的游标的使用
6.8.4 数据查询操作应用程序设计
6.9 数据库的运行与系统维护
习题6
第7章 数据库保护技术
7.1 事务机制
7.1.1 事务的概念及其特性
7.1.2 事务的提交与回退
7.2 数据库的安全性
7.2.1 对数据库安全的威胁
7.2.2 数据库安全控制
7.2.3 视图机制
7.2.4 审计
7.2.5 数据加密
7.3 数据库的完整性
7.3.1 完整性约束条件
7.3.2 完整性控制
7.3.3 SQLServer2005的完整性控制
7.3.4 SQLServer2005的触发器
7.4 数据库恢复
7.4.1 数据库的故障分类
7.4.2 数据库故障的基本恢复方式
7.4.3 恢复策略
7.4.4 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
7.4.5 数据库镜像
7.5 并发控制
7.5.1 数据库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
7.5.2 锁
7.5.3 锁协议
7.5.4 封锁带来的问题——活锁与死锁
7.5.5 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
7.5.6 两段锁协议
7.5.7 锁的粒度
习题7
第8章 Web数据库技术
8.1 Web数据库的产生与发展
8.1.1 万维网WWW
8.1.2 Web数据库
8.1.3 Web数据库的发展阶段
8.2 Web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8.2.1 数据库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
8.2.2 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Web数据库
8.3 Web数据库访问技术
8.4 数据库访问接口
8.4.1 CGI
8.4.2 WebAPI
8.4.3 ODBC
8.4.4 JDBC
8.4.5 ADO
8.4.6 ADO.NET
8.5 动态页面开发技术
8.5.1 ASP技术
8.5.2 PHP技术
8.5.3 Servlet技术
8.5.4 JSP技术
习题8
第9章 数据库技术新发展
9.1 应用需求推动数据库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9.1.1 新应用领域对数据库技术的需求
9.1.2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局限性
9.1.3 数据库技术新发展
9.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9.2.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
9.2.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9.2.3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分类
9.2.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目标
9.2.5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9.2.6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参考体系结构
9.3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9.3.1 对象的逻辑结构
9.3.2 对象间的限制和联系
9.3.3 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
9.3.4 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9.3.5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实现途径
9.3.6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优越性
9.4 多媒体数据库
9.4.1 多媒体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的新技术要求
9.4.2 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
9.4.3 多媒体数据库的研究现状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技术问题
9.5 主动数据库
9.5.1 主动数据库的知识模型
9.5.2 主动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9.5.3 主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9.5.4 主动数据库的实现
9.5.5 事件知识库的实现
9.5.6 事件监视器的实现
9.5.7 主动数据库系统的现状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6 面向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新技术
9.6.1 工程数据库
9.6.2 统计数据库
9.6.3 空间数据库
9.7 数据仓库技术
9.7.1 数据仓库技术的基本思想
9.7.2 数据仓库的数据组织
9.7.3 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
习题9
参考文献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经过40多年的迅猛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已成为计算机科学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社会中的最重要的支撑技术之一。伴随着数据库技术在国民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数据库及其设计技术已经受到了各行各业人员的普遍关注。数据库课程已经成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管理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并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及相关技术人员提出了对数据库知识的需求。本书在内容题材的选取上,凝聚了作者20多年来在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系统的科研实践中感悟到的,有关从事数据库技术研究所需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结构的体会;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总结了作者20多年的在数据库教学和数据库优质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理论体系与技术创新上,汲取了国内同类著作与教材的精华和成功经验,比较好地构建了数据库教材的内容体系和知识构架。本书共分为9章,第1章是数据库系统概述,第2章介绍关系运算,第3章是关系数据库语言SQL,第4章介绍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第5章是关系数据库模式设计,第6章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第7章是数据库保护技术,第8章介绍Web数据库技术,第9章是数据库技术新发展。内容不仅覆盖了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原理、设计和应用技术,而且介绍了目前最具典型代表性的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和Web数据库技术。数据库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能力,显然利用完整的一章内容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技术与设计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但这要求学生必须已经掌握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体内容,并基本上建立起了数据库系统的整体架构。基于这些考虑,本书将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一章放在第6章介绍。但过迟的讲解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一章的内容会影响课程设计的进度,另外以学生自选的基于某一领域问题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课题的驱动,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建议讲课教员将第6章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一章的各节内容贯穿在自第1章以后的各章之间讲解,这样便于同步地指导学生进行不同应用领域问题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把领域问题驱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建议:在讲完第1章内容后,接着讲解6.1节和6.2节的内容;在讲完第2章内容后,接着讲解6.3节的内容,并同步地安排学生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课程设计任务;在讲完第3章内容后,接着讲解6.4节的内容;在讲完第5章内容后,接着讲解第6章的所有其他内容,当然也可以把第6章的最后一节内容放到第7章讲完后再讲。数据库课程理论抽象,实践性强,对数据库整体架构理解的要求高。所以在教学中要总体上做到“深、活、透、新”,即:把数据库设计理论讲深,把数据库的SQL语言讲活,把数据库设计方法讲透,把数据库应用技术讲新。在教学效果上要力争达到:在讲解数据库系统的整体概念时,能让学生自己搭起数据库的总体架子;在讲解数据库设计理论时,能让学生串起定义定理之间的链子;在讲解数据库的保护技术时,能让学生理清它们内部的口子;在讲解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时,能让学生掌握与实际结合的路子;在讲解数据库技术的新发展时,能给学生指出新技术未来的影子。这些是作者在构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军队优质课程的成功经验,可供各位教员在讲课、学生在学习时借鉴。本书内容选材新颖精练,理论与实践并重,针对性与系统性强;语言精练,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配有大量习题,便于复习、练习。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管理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类专业本科生的数据库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电类和信息类专业研究生的数据库课程教材,还可供相关领域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从事计算机软件工作的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书的第1~3章、第5章、第9章内容由李俊山编写;第8章内容由罗蓉编写;第4章内容主要由罗蓉编写,赵方舟参与了部分内容的编写;第6章和第7章主要由李俊山编写,罗蓉参与了部分内容的编写,杨威参与了数据库应用程序实例的编写和调试。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插图: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学科与技术学科中的一个十分活跃而重要的分支,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其应用已经遍及国民经济和国防技术的所有领域,并成为国家和军队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和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支撑技术。
本书主要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信息类专业数据库课程教学需要出发,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技术。
本章将从数据及数据管理的概念着手,系统地介绍数据库系统及其设计技术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描述与数据模型、关系模型、数据库系统的内部体系结构等,以便对数据库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1.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建立数据库的目的是为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提供环境支持,而在讲到数据处理时又必须提及信息处理及其与数据处理的关系。所以下面从信息、数据的概念出发,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进行详细地介绍。
喜欢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