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解放企业人的心灵 [平装] | ![]() |
|
![]() |
解放企业人的心灵 [平装] | ![]() |
![解放企业人的心灵 [平装]](http://img.reader8.net/uploadfile/2014/0122/20140122021100432.jpg)
《解放企业人的心灵》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王育琨,一个历经人生冷暖的灵魂,从最低的山谷,走到了人生的正午,避开喧闹,获得一种静观。看事、看人、看物都有了别样的视野。
作为著名管理专家、经理人商学院院长、首钢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并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泛华集团和中投控股战略顾问,《资本交易》主笔,《商界评论》编委,《经理人》、《证券与市场周刊》、《商务周刊》、《董事会》、《卓越管理》、《小康》、《快公司》、《上海证券报》、《广州日报》等有影响力的专栏作家,他被誉为中国CEO学创始人,企业家的灵魂工程师,领导力、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专家。他把哲学、人格和诗意引进管理,提出塑造总体人的目标。他的《强者:企业家的梦想与痴醉》被誉为影响中国管理的十本书之一,他的论文《企业家的中年危机与出路》被誉为影响中国企业家的33篇文章之一。
序言:孤独、温情,而又深刻的玄想
前言:老娘——一个心灵解放者
开篇 最初的与最终的自由
最初与最终的自由
解放企业人心灵的十个心智
发现智慧之井,释放无穷睿智
心智一:了解恐惧,接受真实,认识自己
心智二:自觉,我是一切的根源
心智三:求索人,就是可以求索长青基业
心智四:成见是最难战胜的敌人
心智五:宽恕,创造有意义的未来
心智六:谦卑,不以自己的现有能力来框定未来
心智七:专注,做企业就是做细节
心智八:整体人:人人需要帮助,也需要帮助别人
心智九:发现本真,择人任势
心智十:敬天爱人,带着爱去做事和做企业
心智,化解商业的无力感
跋:生命中最美好的幸遇
后记:灿烂的晚霞
又看到王育琨的一本新作:《解放企业人的心灵》。
再次被邀请为之写序,不免踟蹰,心头颇有负担。长期以来,育琨始终以任正非、柳传志、马云、李煜耀、乔布斯、稻盛和夫、盛田昭夫、山姆?沃尔顿、杰克?韦尔奇、李健熙等企业巨头的操行来品评商界众生的日常举止,更以约翰?奈斯比特、托马斯?弗里德曼、马克?赫德、理查德?道金斯和乔治?索罗斯等观念领袖的视野来扫描本土企业的风格心态,如此差距,高下立辨,我等俗辈,焉能多言?
然则相识二十年,共同经历世事变迁,都在文人、商人等多重角色中游移跳跃,彼此声气相投,天各一方的谋生却在步入知天命的时段又结为山友,渐行渐近,此等缘分,如何无语!此刻,我等几位山友正在拉美的安第斯山脉攀缘而上,远离喧嚣人世,集体感受着孤独和玄想——那种也许是高原反应导致的莫名兴奋和思维不靠谱。
这便是我读育琨文字的感受——玄想!孤独、温情,而又深刻的玄想。
今年十月,我们八位山友结伴去西藏的墨脱穿越十日。脱离了各自的职业环境,放下了种种社会角色的包装,返璞归真,本性再现,这是山友的盛典,也是滋润内心焦渴的聚会。每个队友的风格、气质、心性和魅力等都会在不经意中自然流露,不事雕琢。在我眼里,育琨始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也是这个集体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任何社会里,正态分布都是主流。在我们的文化中却有强烈的潜意识道德评价,将分布在两侧的少数特立独行的人物视为古怪和乖张,即便这个地界的许多人物最后成为马克思、爱因斯坦或盖茨。中国社会变革的动荡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企业和企业家领袖,也会造就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特立独行的视野和玄想将有更大的机会使育琨成为我们的期待。
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是急剧的,中国企业家的成长是畸形的,儒家文化与市场精神的博弈同样是嚣张的。育琨进入了堂吉珂德式纯净的单独,把那没有因果的、不可估量的东西汇成火焰,照耀和圈点中国企业成长的张力。由此,他变得苛刻、挑剔和清流。士大夫的情结始终支配着思考事件和臧否人物的视野。他在孤独地玄想。
变革时代的立场坐标是躁动的、反复无常的。是非标准早已被利害原则取代,统一的规则更是在与时俱进中衍生为多元体系,情感与性格开始支配商界领袖的行为。育琨最早以抽丝剥茧的笔调展示这种突变的迷茫,而不是敷衍。他变得细腻、体察和拖沓。文学家的天性不时渗透在评论世事和把握人物的立场之中。他在温情地玄想。
中国商界的创造激情和阴谋家气质无可否认地源于传统文化基因和无序的时代环境。育琨长期倾注最大热情以苛求的方式讴歌企业家群体,同时也不失尖刻地抨击同一群体的阴暗心态。让成功人士不免沮丧,让失败人士更加愤懑。他在深刻地玄想。
我们需要孤独来检点自己,需要温情来宽慰自己,我们更需要深刻来警示自己。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玄想,但必须是深刻的。这正是育琨的出类拔萃之处。
2008年4月20日
2008年4月6日下午,我们一家去香山植物园游览,到了教育家梁启超墓,想起了母亲,便停下来>中着老家的方向做了一个默哀仪式。女儿却静不下来,跑前跑后摆POSE。尔后,我们来到湖边。湖面宽大平静,湖水很深,两只野鸭子在相互追逐,划出两道长长的涟漪。对岸湖畔是一大片盛开的桃林,再往上就是香山了。太阳站在香山顶上,>中我们道别。我抱起女儿,观赏这难得一见的景象。
太阳肃穆地望着我们,一点点地下沉,最后落在山后。一如孔雀开屏,灿烂的霞光渐渐舒展开来,把西山的天空装点得绚丽无比。我跟女儿望着那幅不断扩展着的画卷,不由得痴了。我不由得念叨起来:太阳落山了,还要把壮阔的美景留给世人;母亲走了,却依然用无私的爱滋润着后辈们的心田。女儿说:“爸爸,奶奶落山了。”
女儿一句话撞开了我感情的闸门,我把她紧紧抱在怀里,双眼潮润了。在这傍晚沉静的湖畔,我们一家人被一种莫名的大爱环绕着。女儿4岁了,2006年我带她回过老家,见过奶奶。自去年母亲去世,女儿常常说:“爸爸,我梦见奶奶了,咱们去烧纸吧。”女儿梦多。我不敢奢望她真能梦见奶奶。可是,我出差了,她会在半夜里醒了说梦见爸爸了,哭着找爸爸。
这是我第一次把自己写的书献给母亲。跟上海企业家肖建安说起母亲,他评价说,你母亲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你要好好感谢母亲。我深以为然。母亲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个心灵解放者。母亲赐予了我健康和宁静,我将以自由意志的母亲作为摹本,来透视当今的企业和企业人,用我的心血著作来寄托我对母亲的思念。
有些儿女,常常把冉冉上升的自己跟慢慢下落的双亲相比,感觉时代变化太快,从双亲那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学的东西了。其实,时代的变化无非是一个个首尾一体的同心圆,心智、恐惧和爱即是这无数圆圈的圆心。对于人类来说,千万年来,这都没有改变。我们从父母双亲那里继承的东西,永远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多。母亲的大爱,打开了我心灵的天空,自然也是本书面市的源动力。
本书要感谢的人很多。首先要感谢过去一年来10000多名企业家和高管走进我的课堂或论坛跟我互动,还有那些跟我进行频繁私密交流而又不愿意我提及他们的企业家,是他们参与拓展了我的思维。还要感谢搜狐、网易、天涯、新浪、价值中国等博客网站,在过去的一年中有400多万人次阅读我的博客,并留下了丰富的评论,滋润了我的心田,砥砺了我的心智。还要感谢那千千万万个在艰难的环境中不断创造的企业家和企业人,他们都是我们时代的财富创造者、文明推动者和心灵解放者。
感谢《经理人》、《证券与市场周刊》、《商务周刊》、《董事会》、《商界评论》、《卓越管理》、《快公司》、《小康》、《资本交易》、《上海证券报》、《广州日报》、《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媒体,为我搭建了与读者交流的平台。尤其是他们出色的编辑如杨俊杰、赵代波、沈飞吴、高昱、钟华、元煌、姜虹桥、陈海、李国盛等,他们像编剧与导演,精雕细刻帮我提升。其中有几个人还是总编、主编,却在我的文字上耗费心血,让人感动。
感谢约翰?奈斯比特、理查德?巴雷特和斯提芬?扬等国际大师。三位我在过去一年所结识的大师,给我的思维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血液。美国康考斯圆桌会议执行主席斯提芬?杨说:“以悲悯心为出发点建立中国商业的新思想和新理论,你正在致力于一个伟大的事业。”《解放企业的心灵》作者理查德?巴雷特则给我鼓励:“通过你和你的团队,解放中国企业的心灵。”约翰?奈斯比特则以智者圆融的智慧融化着我,对后人的褒奖同时也是大师殷切的期许:“育琨敏锐地抓住了困扰这个时代人们的独特难题——无力感,发现了解放中国商人心灵的本真。”感谢我的老师吴敬琏和杨鲁,他们的精神和爱心一直指引着我的路程。感谢我的朋友刘佳胜、邓质方、宁高宁、朱继民、王青海、田源、武建东、王巍、孙宏斌、陈绍鹏、黄鸣、毛武、姜兴宏、霍光来、刘全寿、于绍文、方泉、潘斌、蔡权、杨天举、赖日盛、周昭喜、蔡旺、沈飞、贺伟民、宋厚金、刘旋、黄晋康、王虎林、黄海平、张嘹原、王海波、高勇、罗进、杨俊杰、杨清波、周勇刚、吕珂、王进生、王君伶、刘孝全、郭沛源、孙弘刚、汪涌、王永、李勇、陈琦、陈海、牟正蓬、吴志军、陈吴杰、王克明、蔡昉、江可申、武常岐、杨斌、秦合舫、尹传高、文卫红、王磊、张渝娟、严冬、吴春波、孙健敏、马建堂、陈共炎、李国强、任兴洲、常清、易广招、黎艳阳、乔刚、朱光、郑永权、冯晓明、杨岱庆、吕云生、戴国庆、侯瑞生、刘志勇、秦鸣、车宏卿、张丛义、甘小青、李小川、张毅刚、吕珂、傅文阁、翟玉忠、翟江波、王克明、孟广平、陈杰、刘元煌、桃李、如清、毕谊民、远山、温惠芳、杨晓光、李建波、潘文政、刘茂青、陈力军、陈光中、杜军、冯立新、叶小叶、梁峰、刘昀等以及众多读者朋友,他们的精神与阅历润物无声,潜化入书。尤其是黄海平、高勇、郑永权、王进生、杨清波、周勇刚等人,更是花心血帮我反复推敲,可以说本书是团队合作的结晶。
开篇 最初的与最终的自由
最初与最终的自由
真实无法被积累,也不会被毁灭。我们在周遭欢乐、压抑或冷酷的每一个思想、每一种关系、每一句话、每一个姿势、每一次微笑和泪水中发现真实。“真实”大多数转瞬即逝,少数却历久弥新。
20年的时间,抹掉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和大人物,也抹掉了跟国内外一流商业领袖和大师晤对时智慧碰撞的火花,甚至消融了先知们曾经令人振聋发聩的箴言,可是丝毫没有消减一个小男孩在夏日午后海滩上给我留下的印记。当我做书本的学生时,总是感觉到头脑被这样或那样的东西束缚着:而当我静下心来品读海滩赤子玩耍的一个多小时,却问或窥见一缕缕智慧的灵光,从天而泻,自心冉升,常读常新。
海滩赤子的率真、好奇与喜悦
正午。海滩。阳光。
一个3岁左右的男孩在尽情地嬉戏。随着海潮的进退,他奔跑着、忙碌着。努力用脚把潮头蹬回去,努力用沙子把潮水淹没,努力用拳头把潮浪击退……成功或者不成功,都伴随着他灿烂的大笑。一会儿他被>中倒,打个滚、转个身,又直面大海,做出挑战的模样。一个小妹妹在玩球,他扑上去,没得到,又转过身对着海潮开仗、大笑。欢乐满溢,他希望与人分享,便朝周边的小孩或大人身上甩沙子。我感受到他的好意,也把沙子甩到他身上,他回头开心大笑,再甩,再笑,没有任何不快与怨气。妈妈想给他穿上衣服,他挣脱,好不容易穿好了,三下五除二就被他甩掉了,海水卷着沙子冲进他的泳裤里,他干脆脱下裤子,将小身子毫无保留地融进自然。一会儿挑战、一会儿搏斗、一会儿嬉戏、一会儿大笑,整整一个多小时,开心的主题一个又一个,层出不穷。万物皆放射出天真烂漫的气息。
海滩赤子在海滩上来回奔跑时那种精气神的充分释放所产生的震撼,让我这个有几分阅历的人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一种甘甜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