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三分管人 七分做人(3):世界顶级管理者的成功秘诀(终身珍藏版) [平装] | ![]() |
|
![]() |
三分管人 七分做人(3):世界顶级管理者的成功秘诀(终身珍藏版) [平装] | ![]() |
![三分管人 七分做人(3):世界顶级管理者的成功秘诀(终身珍藏版) [平装]](http://img.reader8.net/uploadfile/2014/0114/20140114050402349.jpg)
《三分管人 七分做人(3):世界顶级管理者的成功秘诀(终身珍藏版)》: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的时候,完全被毛泽东的威严所震慑。
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他身上散发出一种力量,一种几乎可以感觉得到的、。压倒一切的魅力。”
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龙虎之气”或“王者之仪”。
在今天,“领导”一词被赋予的内涵从来没有如此丰富过,它已不再是人们心目中强硬的铁腕象征。布兰查德说过:“今日,真正的领导权来自于影响力。”一名出色的领导者,必然是充满个人魅力的人。
一个“权力万能论”的信奉者,不久就会发现:单纯的权力,不可能带给组织以永续的成长和发展。
从优秀到卓越的必经之路
成败在德,不在众寡
——北宋·司马光
李伟,七十年代生人,多家知名企业管理咨询师,经管作家。
第一篇 成败在德,不在众寡
1.不能有“离不开的人”
2.真正的聪明是大智若愚
3.仅有梦想还远远不够
4.不做权力的奴隶
5.以德服人
6.好的名声是一生的资本
7.吸引人才三要素
8.以法管人,以情感人
9.手别伸得太长
10.一人向隅,举座不欢
11.避免雇佣消极或悲观的人
12.拥有强大的脑力储备
13.在跳跃和变化中生存
14.做一个帅才
15.操劳过度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16.你必须首先那样做
17.背后称赞别人的优点
18.警惕成功带来的焦虑
19.摒弃“地主情结”
20.以正合,以奇胜
21.会干的不如会算的
22.知威才能感恩
23.尊重对手就是尊重自己
24.只做精
第二篇 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
25.敢于批评,善于批评
26.适当的孤独是人生的一种修炼
27.打脱牙和血吞
28.在争吵和战斗中前进
29.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30.成为自己领域的NO.1
31.艺高人胆大,才高脾气大
32.赏要从严,罚要从宽
33.不要被流言蜚语所左右
34.制定一套让下属“不想不敢不能”的监督制度
35.送给下属超出预期的礼物
36.培养自己的“终身受雇力”
37.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38.时刻保持你内心的平静
39.走艰苦奋斗之路
40.真正的领导权来自影响力
41.积极主动是处理好事务的前提
42.过于顺利的环境并非好事
43.穿戴要分场合
44.使功不如使过
45.情绪稳定是担当大任的标志
第三篇 成大事者,自制第一
46.别为面子失去“位子”
47.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48.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49.要下属看到工作成果,明白工作意义
50.维护上级的尊严
51.抑制住狂妄之心
52.功劳再大也要低调
53.传贤不传子
54.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
55.不做“暴发户”
56.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
57.与志向远大者为伍
58.真正的老板只有一个
59.知道太多的秘密是件危险的事
60.赞赏胜于金钱
61.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
62.责任胜于一切
63.没有激情,你能打动谁
64.不要试图搞垮你的上司
65.不要贸然进入陌生的行业
66.意气用事者,常给人可乘之机
67.与不走运的人保持距离
68.培养属于你自已的魅力
69.别跟上司称兄弟
70.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71.考察下属的个性特征
72.受人攻击意味着你的重要
……
第四篇 欲速则不达
第五篇 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第六篇 方圆乃立身之本
第七篇 王者,以民为本
第八篇 威而不猛
第九篇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的时候,完全被毛泽东的威严所震慑。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他身上散发出一种力量,那是一种几乎可以感觉得到的、压倒一切的魅力。”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龙虎之气”或“王者之仪”。
在今天,“领导”一词被赋予的内涵从来没有如此丰富过,它已不再是人们心目中强硬的铁腕象征。布兰查德说:“今日,真正的领导权来自影响力。”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必然是充满个人魅力的人。
今天的“权力”,更多地依附于影响、支持、信任、实现目标等诸多要素而发挥作用。
领导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命令与执行,而是一种将组织与个人的潜力释放的催化过程。其任务是去发现、发展、发挥、丰富和整合组织与个人业已存在的潜力。
有人认为,历史上的领袖人物往往并不是当时最有才能的入(虽然他们也绝不是平庸之辈)。无论是机智谋略、文才武功,还是权术手段、经营之道,在同一时期,总存在和领袖一样优秀的人物,甚至更优秀的人,这样的人常常就存在于领袖人物的身边。那么,是什么使领袖在众多优秀的人物中脱颖而出,甚至于能够让才智高于自己的人来为自己效力呢?
正文
第一篇成败在德,不在众寡
1不能有“离不开的人”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体现在他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上。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什么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
他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总是这样说:“我任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一样,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这一规定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在他看来,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这是受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没有始终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二是他不想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生存的领袖,他不容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只有调动,才能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惟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顾问和参谋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和充满朝气,也就可以杜绝年长日久的顾问和参谋们利用总统和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
戴高乐的做法是令人深思和敬佩的。没有距离感,领导决策过分依赖秘书或某几个人,容易使智囊人员干政,进而使这些人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私利,最后拉领导干部下水,后果是很危险的。
领导者
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只有调动,才能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惟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顾问和参谋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和充满朝气。
2真正的聪明是大智若愚
在《论语·公冶长篇》里,孔子谈到了一个人,就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个大夫,姓宁名俞,谥号武,尊称为宁武子。宁武子历经卫文公、卫成公两朝,两个朝代一个政治清明,一个政治混乱,而宁武子都能安然地做卫国大臣。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太平时节,显得很聪明;在国家昏暗时节,便表现得很愚笨。孔子叹道,宁武子的聪明,别人赶得上;宁武子的愚笨,别人就赶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