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数据库开发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数据库系统开发与PowerBuilder |
 |
|
 |
数据库开发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数据库系统开发与PowerBuilder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27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7040185733
·条形码:978704018573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双证课程”培养方案配套教材
内容简介 《数据库系统开发与PowerBuilder:数据库开发职业核心能力课程》采用“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开发及其方法(VOCSCLJM)”进行开发,是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IT领域高职课程结构改革与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的研究成果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双证课程’培养方案配套教材”之一,同时也是“CEAC国家信息化培训认证”的指定教材,该书具有鲜明的特色,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材。
《数据库系统开发与PowerBuilder:数据库开发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是“数据库开发”职业能力课程的第三阶段课程的教材。作为高职高专课程教材,《数据库系统开发与PowerBuilder:数据库开发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围绕“应用”主题,对精心选择的一个“学生选课管理系统”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力求涉及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设计的方方面面,使学生达到能够按照数据库原理,前端利用PowerBuilder开发工具,后端采用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开发基于C/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的目的。
本教材以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为核心,系统介绍了相关的知识体系。包括PowerDesignel、PowerBuilder的操作方法以及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相关内容。
《数据库系统开发与PowerBuilder:数据库开发职业核心能力课程》适合于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院校、本科院校举办的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办高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使用。
编辑推荐 《数据库系统开发与PowerBuilder:数据库开发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目录 第1章 数据库设计
1.1 数据库系统设计概述
1.1.1 数据库设计的概念
1.1.2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
1.1.3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1.2 需求分析
1.2.1 需求分析的任务
1.2.2 需求分析的步骤
1.2.3 数据字典
1.3 概念设计
1.3.1 概念模型设计概述
1.3.2 概念模型设计方法
1.3.3 概念模型设计的ER方法
1.4 逻辑设计
1.4.1 逻辑模型设计概述
1.4.2 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1.4.3 数据模型的优化
1.4.4 设计用户子模式
1.5 物理设计
1.5.1 确定物理结构
1.5.2 评价物理结构
1.6 数据库的实施
1.7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实训l
第2章 数据建模工具-PowerDesigner
2.1 PowerDesigner概述
2.1.1 PowerDesigner主要模块
2.1.2 PowerDesigner输出
2.1.3 PowerDesigner工作环境
2.2 CDM创建和操作
2.2.1 CDM基本概念
2.2.2 CDM操作环境
2.2.3 创建CDM
2.2.4 实体
2.2.5 关系
2.2.6 域
2.2.7 将CDM转换为PDM
2.3 PDM的创建和操作
2.3.1 PDM的基本概念
2.3.2 创建和操作PDM
2.3.3 创建表
2.3.4 定义引用
2.3.5 创建索引
2.3.6 创建视图
2.3.7 生成数据库
实训2
第3章 数据库系统设计工具——PowerBuiIder
3.1 使用PowerBuilder9.0
3.1.1 PowerBuilder9.0简介
3.1.2 PowerBuilder9.O的概念及术语
3.1.3 PowerBuilder9.0的主要组件
3.1.4 PowerBuilder9.O的工作环境
3.1.5 PowerBuildei9.0的应用程序开发步骤
3.2 创建应用程序
3.2.1 应用程序与应用对象
3.2.2 应用程序的创建
3.3 连接数据库
3.3.1 数据接口概述
3.3.2 :PowerBuilder9.0的数据接口类型
3.3.3 :PowerBuilder9.0与SQLSexver2000数据库的连接
3.3.4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
版本1
实训3
第4章 界面设计
4.1 设计窗口
4.1.1 窗口概述
4.1 ,2创建、修改和删除窗口
4.1.3 窗口属性
4.1 窗口事件及其处理程序
4.1.5 窗口函数
4.1.6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2
4.2 设计菜单
4.2.1 菜单概述
4.2.2 创建、修改和删除菜单
4.2.3 菜单属性
4.2.4 菜单事件及其处理程序
4.3 捆绑菜单
4.3.1 菜单与窗口的捆绑
4.3.2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3
实训4
第5章 程序设计
‘5.1 掌握PowerScript语言
5.1.1 语言基础
5.1.2 数据类型
5.1.3 运算符与表达式
5.1.4 基本语句
5.1.5 实例
5.1.6 嵌入式SQL语句
5.2 使用控件
5.2.1 控件概述
5.2.2 操作控件
5.2.3 控件属性
5.2.4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4
5.2.5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5
5.2.6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6
实训5
第6章 数据浏览
6.1 了解数据窗口
6.1.1 数据窗口对象
6.1.2 数据窗口控件
6.2 设计数据窗口对象
6.2.1 创建数据窗口对象
6.2.2 编辑、删除数据窗口对象
6.2.3 实例
6.3 使用数据窗口控件
6.3.1 放置数据窗口控件
6.3.2 数据窗口控件的属性
6.3.3 捆绑数据窗口对象
6.4 应用举例
6.4.1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7
6.4.2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8
实训6
第7章 数据编辑
7.1 掌握数据窗口控件函数
7.1.1 常用函数
7.1.2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9
7.1.3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10
7.1.4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11
7.2 掌握数据窗口控件事件
7.2.1 常用事件
7.2.2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12
7.2.3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13
7.2.4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14
7.2.5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15
实训7
第8章 数据分析
8.1 数据报表设计
8.1.1 数据报表设计基础
8.1.2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16
8.1.3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17
8.2 统计图表设计
8.2.1 统计图表设计基础
8.2.2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18
8.3 输出打印设计
8.3.1 输出打印设计基础
8.3.2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19
实训8
第9章 调试与发布应用程序
9.1 使用调试器
9.1.1 调试器工作界面
9.1.2 使用断点
9.1.3 调试过程
9.2 创建可执行文件
9.2.1 创建可执行文件的步骤
9.2.2 创建可执行文件的问题
9.3 发布应用程序
9.3.1 PowerBuilder9.0运行时库
9.3.2 安装数据库接口
9.3.3 实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版本20
实训9
参考文献
……
序言 我很高兴看到,作为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职高专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原则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IT领域高职课程结构改革与教材改革的研究与试验”课题组所编撰的《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双证课程”解决方案(两、三年制适用)》(以下简称“解决方案”)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双证课程”培养方案配套教材分别由科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转折点。随着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实用型高级人才。如何培养职业人才呢?教育部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例如,产学结合、两年学制、推行双证、建设实训基地等,都是围绕就业导向而采取的一系列重要措施。
信息产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它需要大批高素质的高级实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双证课程”解决方案》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双证课程”培养方案配套教材的出版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IT类人才培养,我国IT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积极意义,它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
(1)“解决方案”以及配套教材是依据行业企业需求开发的,它根据信息产业发展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特点,结合信息产业部最新推出的“CEAC一院校IT职业认证证书”标准要求编写而成。认证证书表明持证人具备了相应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它可以作为相关岗位选聘人员、技术水平鉴定的参考依据。将其引入学历教育,可以使高职高专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获得证书以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2)“解决方案”以及配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最新制定的《普通高等教育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开发的,并以其中的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大类代码:59)设置的情况为依据,对于高等职业院校两年制IT类专业学校来说,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3)“解决方案”以及配套教材采取了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采用了已经通过部级鉴定的“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及其开发方法(VOCSCUM)”。该方法现已作为优秀案例列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编写的“银领工程”系列丛书,值得高职高专院校借鉴。
我希望,从事IT类高等职业教育的老师以及在该领域学习的学生能从“解决方案”以及配套教材中得到较大的收获。
文摘 插图:

2.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
调查和了解用户需求后,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表达用户的需求。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方法。其中自顶向下的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SA)方法是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常用方法,它是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机构入手,采用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并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系统。
自顶向下的SA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根据调查分析,得到系统高层抽象图。
②分解处理功能和数据。
分解处理功能。将处理功能的具体内容分解为若干子功能,再将每个子功能继续分解,直到把系统的工作过程表达清楚为止。处理过程用判定表或判定树来描述。
分解数据。处理功能在逐步分解的同时,其所用的数据也要逐级分解,形成若干层次的数据流图。数据流图表达了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数据用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DD)来描述。
③将分析结果再次提交给用户,征得用户的认可。
SA方法中的数据流图是对数据及处理的工作过程的一种图形表示法。通常包括4个基本成分:数据流(用箭头表示)、加工或处理(用圆圈表示)、文件(用双线表示)和外部实体(用矩形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