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融会贯通,从Oracle 11g到SQL Server2008 |
 |
|
 |
融会贯通,从Oracle 11g到SQL Server2008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页码:34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9787563520541
·条形码:978756352054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融会贯通,从Oracle 11g到SQL Server2008》通过对Oracle ll9及SQL Server 2008对应内容的对比讲解,使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快速适应从Oracle到SQL Server或从SQL Server到Oracle的转变,并对两者的运作方武及体系结构有较深的理解。主要内容包括客户端工具、SQL 语言、体系结构、事务及锁、备份恢复等数据库技术人员所需的各种必备知识。
《融会贯通,从Oracle 11g到SQL Server2008》内容适合Oracle技术人员学习SQL Server或SQL Server技术人员学习0racle之用,对其他数据库相关工作人员也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编辑推荐 《融会贯通,从Oracle 11g到SQL Server2008》是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目录 第1章 获得帮助文件及安装文件
1.1 获得数据库软件安装文件
1.1.1 获得Oracle数据库软件
1.1.2 获得SQLServer数据库软件
1.2 Oracle的帮助文件
1.2.1 获得帮助文件
1.2.2 几个常用文档介绍
1.2.3 查询Oracle的错误信息
1.3 SQLservet的帮助文件
1.4 创建本书测试数据
1.4.1 在Oracle数据库中添加测试数据
1.4.2 在SQLServer数据库中添加测试数据
第2章 客户端工具
2.1 客户端工具介绍
2.1.1 Oracle的客户端工具
2.1.2 SQLServer的客户端工具
2.2 启动数据库服务
2.2.1 启动Oracle数据库服务
2.2.2 启动SQLServer数据库服务
2.3 字符界面客户端管理工具
2.3.1 启动客户端工具
2.3.2 切换数据库
2.3.3 查看当前连接的数据库名称
2.3.4 执行SQL命令
2.3.5 设置客户端界面每行容纳的字符数
2.3.6 修改执行过的SQL命令以重新执行
2.3.7 执行SQL脚本文件
2.3.8 查询结果保存为文件
2.3.9 切换连接用户
2.3.1 0设置查询结果的列宽
2.3.1 1查询表的结构,describe命令
2.4 图形界面T具
2.4.1 Oracle的图形工具
2.4.2 SQLServer的ManagementStudio
第3章 SQL语言
3.1 select语句
3.1.1 简单查询
3.1.2 多表连接
3.1.3 子查询
3.1.4 查询排序后的前n行或第n行记录
3.1.5 集合运算
3.2 insert语句
3.3 update语句
3.4 delete语句
3.5 null值的处理
3.5.1 null值在排序(orderby)中的处理
3.5.2 null处理函数
3.6 修改表结构
3.6.1 修改列的数据类型
3.6.2 添加及删除列
3.6.3 修改列名
3.6.4 修改表名
3.7 通过复制表创建新表
3.7.1 Oracle的情形
3.7.2 SQLServer的情形
3.8 关于约束
3.9 Oracle中的droptable与回收站
第4章 字符串、数值及其常用函数
4.1 字符串与数值数据类型
4.1.1 字符串数据类型
4.1.2 数值数据类型
4.1.3 大对象类型(LOB类型)
4.1.4 在SQLServer中查询数据类型对应关系
4.2 常用字符串及数值处理函数
4.2.1 常用字符串处理函数
4.2.2 常用数值处理函数列表
4.3 字符串及数值类型转换函数
4.3.1 在Oraele中把数值转换为字符串
4.3.2 在SQLServer中把数值转换为字符串
4.3.3 在Oracle中把字符串转换为数值
4.3.4 在SQLServer中把字符串转换为数值
第5章 日期时间型数据的处理
5.1 主要日期时间数据类型
5.1.1 Oracle中的日期时间类型
5.1.2 SQLServer中的日期时间类型
5.2 处理日期时间常量
5.2.1 Oracle的情形
5.2.2 SQLServer的情形
5.3 指定日期时间数据输出的格式
5.3.1 Oracle中的to_char()函数
5.3.2 SQLServer中的convert()函数
5.3.3 Oracle与SQLServer日期时间格式码对比
5.4 获得当前日期时间
5.4.1 Oracle中的sysdate、localtimestamp(p)
5.4.2 SQLServer中的getdate()、current_timestamp、sysdatetime()
5.5 抽取日期时间的指定部分
5.5.1 Oracle中的extracl()函数
5.5.2 SQLSetver中的datepart()函数
5.6 获取日期和时间差
5.6.1 Oracle中的enddate—startdate
5.6.2 SQLServer中的datediff()函数
第6章 逻辑存储结构
6.1 表空间与文件组的功能分类
6.1.1 分类与功能对比
6.1.2 表空间与文件组对应关系的一个总结
6.2 默认表空间与默认文件组
6.2.1 Oracle数据库的默认表空间
6.2.2 SQLServer数据库的默认文件组
6.3 数据文件
6.3.1 为什么大型数据库一般使用多个文件存储数据
6.3.2 Oracle的数据文件
6.3.3 SQLServer的数据文件
6.4 空间分配单位:extent
6.4.1 Oraele的extent
6.4.2 SQLServer的extent
6.5 最小存储单位:datablock与datapage
6.5.1 Oracle的datablock
6.5.2 SQLServer的datapage
6.6 ()racle数据库中的segment
6.7 表空间及文件组管理
6.7.1 管理Oracle表空间
6.7.2 管理SQLServer文件组
6.8 数据文件管理
6.8.1 管理Oracle数据文件
6.8.2 管理SQLServer数据文件
6.9 查询表空间或文件组信息
6.9.1 查询Oracle表空间信息
6.9.2 查询SQLServer文件组信息
6.1 0查询数据文件信息
6.1 0.1 查询Oracle数据文件信息
6.1 0.2 查询SQLServer数据文件信息
6.1 l查询指定表被分配的extent信息
6.1 1.1 在Oracle中查询表的extent信息
6.1 1.2 在SQLServer中查询表的extent信息
6.1 2创建数据库
6.1 2.1 Oracle使用dbca建库
6.1 2.2 SQLServer使用SQL命令建库
第7章 数据库体系结构
7.1 服务器结构
7.1.1 Oracle的服务器结构
7.1.2 SQLSetver的服务器结构
7.2 数据库相关文件
7.2.1 Oracle的情形
7.2.2 SQLServer韵情形
7.3 内存结构
7.3.1 Oracle的内存结构
7.3.2 SQLServer的内存结构
7.4 主要进程(线程)
7.4.1 Oracle的主要进程
7.4.2 SQLServer的lazywriter与checkpoint线程
7.5 SQLServer的系统数据库
7.6 客户端连接的处理模式
7.6.1 Oracle的处理模式
7.6.2 SQLServer的处理模式
第8章 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第9章 重做日志文件及其管理
第10章 配置服务器与数据库
第11章 用户及权限管理
第12章 索引
第13章 执行计划
第14章 分区
第15章 事务处理
第16章 锁
第17章 程序设计
第18章 存储过程与函数
第19章 触发器
第20章 数据字典及系统信息查询
第21章 备份恢复
第22章 导入导出数据
第23章 闪回数据库
参考文献
……
序言 OracIe与SQL server是当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两个大型数据库产品。
2007年,Oracle公司推出了11g版本,在易用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如内存结构的配置),而易用性是SQL Server的一大特色。
2005年,微软公司推出了SQL Server 2005,在功能及效率方面相比以前版本有了质的飞跃,如增加了分区、行版本控制、闪回数据库等功能,而这些都是Oracle数据库的典型特色,除了这些新功能,还引入了全新的权限控制机制。2008年,微软公司又推出了SQL Server2008,使其功能进一步完善。可以发现,两者在相互取长补短,展开更激烈的竞争。
不少数据库从业者有时会面临从Oracle到SQL Server或从SQL Server到Oracle的转变,虽然两者都是典型的关系型数据库产品,但是不论在基本的SQL语言方面,还是在体系结构方面,两者都有很大的不同。
本书通过对两者对应内容的对比讲解,使得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快速适应从Oracle到SQLServer或从SQL Server到Oracle的转变,并对两者的运作方式及体系结构有较深的理解。
“Oracle复杂难学、SQL Server简单易用”是在数据库技术人员中的一个流行说法,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看法。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Oracle的客户端管理工具SQL*Plus与SQL Server的sqlcmd的操作方式;
·常用SQL语言的对比;
·字符串、数值型数据以及日期时间型数据的不同处理方式;
·Oracle的表空间与SQL Server的文件组、区、数据块及数据页等逻辑存储结构的对比;
·数据库体系结构(内存结构)、进程等的对比;
·存储空间分配与回收的原理;
·两者使用重做日志文件的不同方式;
·服务器及数据库的配置;
·用户及权限管理;
·提高查询效率的两种常用方法——索引及分区;
·执行计划的设置及查看;
·事务处理及锁;
·PL/SQL与T-SQL程序语法的比较以及编写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等对象;
·两者数据字典及常用系统信息查询的对比;
·备份恢复原理及操作方式的比较;
文摘 插图:

口令文件。口令文件保存sys用户及具备sysdba系统权限的用户的口令。Oracle中的用户及其口令一般都存储在数据库中,但是sys用户例外,sys用户除了在数据库中拥有管理权限外,还拥有启动和关闭数据库等特殊权限,如果sys用户的口令也与其他用户的口令一样存储在数据库中,显然在数据库打开之前,就无法验证其口令的正确性。除了sys用户的口令外,口令文件还存储了其他被授予sysdba系统权限的用户的名称及口令。口令文件所在的目录一般为:%ORACLE_HOME%\database,其名称为pwdsid.ora。
归档日志文件。如果数据库运行在归档模式下,重做文件发生日志切换时,这个重做日志文件会同时被归档,即把文件中的重做数据复制到指定目录,以用于数据库恢复。警告文件。警告文件是一个简单的文本文件,可以看成数据库运行情况的记录,从数据库创建开始一直到被删除,数据库运行的信息都会被记录在这个文件中。通过这个文件,可以知道什么时候日志发生了切换(log switch),什么时候发生了内部错误,什么时候创建了表空间,什么时候把表空间或数据文件脱机、联机,什么时候数据库被关闭、启动等信息。出现错误时,如果不能确定原因,应该首先查看警告文件的内容,以得到解决问题的线索。Oracle Database 11g的警告文件的位置与之前版本不同,位于E:\oracle\diag\rdbms\dbname\instancename\trace目录下,名称为alert_sid.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