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附自学考试大纲)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数据库系统原理(附自学考试大纲) |
 |
|
 |
数据库系统原理(附自学考试大纲)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页码:30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505861220
·条形码:978750586122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内容简介 《数据库系统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独立本科段)的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和:ER模型、关系模式设计理论、关系运算、SQL语言、数据库管理、SQLServer2000简介及应用、PowerBuilder9.0简介及应用、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系统原理》内容丰富,概念阐述细致清楚。书中编写了丰富的例题和习题。《数据库系统原理》是自学考试有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信息领域工作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数据库系统原理》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 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1.1 人工管理阶段
1.1.2 文件系统阶段
1.1.3 数据库阶段
1.1.4 高级数据库阶段
1.2 数据描述
1.2.1 概念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1.2.2 逻辑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1.2.3 物理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1.2.4 数据联系的描述
1.3 数据抽象的级别
1.3.1 数据抽象的过程
1.3.2 概念模型
1.3.3 逻辑模型
1.3.4 外部模型
1.3.5 内部模型
1.3.6 三层模式和两级映像
1.3.7 高度的数据独立性
1.4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4.1 DBMS的工作模式
1.4.2 DBMS的主要功能
1.5 数据库系统(DBS)
1.5.1 DBS的组成
1.5.2 DBS的全局结构
1.5.3 DBS的效益
小结
习题1
第2章 数据库设计和ER模型
2.1 数据库系统生存期
2.1.l规划阶段
2.1.2 需求分析阶段
2.1.3 概念设计阶段
2.1.4 逻辑设计阶段
2.1.5 物理设计阶段
2.1.6 数据库的实现
2.1.7 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
2.2 ER模型的基本概念
2.2.1 ER模型的基本元素
2.2.2 属性的分类
2.2.3 联系的设计
2.2.4 ER模型的操作
2.2.5 采用ER模型的数据库概念设计步骤
2.3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2.3.1 关系模型的基本术语
2.3.2 关系的定义和性质
2.3.3 三类完整性规则
2.4 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2.4.1 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集的算法
2.4.2 采用ER模型的逻辑设计步骤
2.5 ER模型实例分析
2.5.1 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ER模型及转换
2.5.2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ER模型
2.5.3 住院管理信息系统的ER模型
2.5.4 公司车队信息系统的ER模型
2.6 增强的ER模型
2.6.1 弱实体与强实体
2.6.2 子类实体与超类实体
小结
习题2
第3章 关系模式设计理论
3.1 关系模式的设计准则
3.1.1 关系模式的冗余和异常问题
3.1.2 关系模式的非形式化设计准则
3.2 函数依赖
3.2.1 函数依赖的定义
3.2.2 FD的逻辑蕴涵
3.2.3 FD的推理规则
3.2.4 FD和关键码的联系
3.2.5 属性集的闭包
3.2.6 FD集的最小依赖集
3.3 关系模式的分解特性
3.3.1 关系模式的分解
3.3.2 无损分解
3.3.3 模式分解的优缺点
3.3.4 无损分解的测试方法
3.3.5 保持FD的分解
3.3.6 模式分解与模式等价问题
3.4 范式
3.4.1 第一范式(1NF)
3.4.2 第二范式(2NF)
3.4.3 第三范式(3NF)
3.4.4 BCNF
3.4.5 分解成BCNF模式集的分解算法
3.4.6 分解成3NF模式集的合成算法
3.4.7 模式设计方法小结
3.5 多值依赖和第四范式
3.5.1 多值依赖
3.5.2 关于FD和MvD的推理规则集
3.5.3 第四范式(4NF)
小结
习题3
第4章 关系运算
4.1 关系代数
4.1.1 关系代数的五个基本操作
4.1.2 关系代数的四个组合操作
4.1.3 关系代数运算的应用实例
4.1.4 关系代数的两个扩充操作
4.2 关系演算
4.2.1 元组关系演算
4.2.2 域关系演算
4.2.3 关系运算的安全约束和等价性
4.3 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
4.3.1 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问题
4.3.2 关系代数表达式的启发式优化算法
小结
习题4
第5章 SQL语言
5.1 SQL简介
5.1.1 SQL发展史
5.1.2 SQL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5.1.3 SQL的组成
5.1.4 SQL的特点
5.2 SQL的数据定义
5.2.1 SQL模式的创建和撤销
5.2.2 SQL的基本数据类型
5.2.3 基本表的创建和撤销
5.2.4 索引的创建和撤销
5.3 SQL的数据查询
5.3.1 SELECT查询语句的基本结构
5.3.2 SELECT语句完整的结构
5.3.3 数据查询中的限制和规定
5.3.4 条件表达式中的比较操作
5.3.5 嵌套查询的改进写法
5.3.6 基本表的连接操作,
5.4.数据更新
5.4.1 数据插入
5.4.2 数据删除
5.4.3 数据修改
5.5 视图
5.5.1 视图的创建和撤销
5.5.2 对视图的操作
5.6 嵌入式SQL
5.6.1 嵌入式SQL的实现方式
5.6.2 嵌入式SQL的使用规定
5.6.3 嵌入式SQL的使用技术
5.6.4 动态SQL语句
5.7 存储过程与SQUPSM
5.7.1 数据库存储过程与函数
5.7.2 SQUPSM
小结
习题5
第6章 数据库管理
6.1 事务
6.1.1 事务的定义
6.1.2 事务的ACID性质
6.2 数据库的恢复
6.2.1 典型的恢复策略
6.2.2 故障类型和恢复方法
6.2.3 检查点技术
6.2.4 SQt.对事务的支持
6.3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6.3.1 并发操作带来的三个问题
6.3.2 封锁技术
6.3.3 并发操作的调度
6.3.4 SQL对并发处理的支持
6.4 数据库的完整性
6.4.1 完整性子系统
6.4.2 SQL中的完整性约束
6.4.3 SQ3L的触发器
6.5 数据库的安全性
6.5.1 安全性问题
6.5.2 SQL中的安全性机制
6.5.3 常用的安全性措施
小结
习题6
第7章 SQLserver2000简介及应用
7.1 SQLServer2000概述
7.1.1 SQLServel2000的结构和版本
7.1.2 SQLServel2000的环境介绍
7.1.3 工具介绍
7.2 企业管理器
7.2.1 数据库的操作
7.2.2 表的操作
7.2.3 索引
7.2.4 视图
7.2.5 存储过程
7.2.6 触发器
7.2.7 用户自定义函数
7.2.8 备份恢复与导人导出
……
第8章 Power Builder 9.0简介及应用
第9章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系统原理自学考试大纲
……
序言 21世纪是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纪,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希望、困惑、机遇、挑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之中。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一一依靠自己学习、终生学习。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上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为每一位自学者铺就成才之路。组织编写供读者学习的教材就是履行这个职责的重要环节。毫无疑问,这种教材应当适合自学,应当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了解新知识、新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形成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习者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如此特点的书,我们虽然沿用了“教材”这个概念,但它与那种仅供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不讲、学生不懂,以“教”为中心的教科书相比,已经在内容安排、编写体例、行文风格等方面都大不相同了。希望读者对此有所了解,以便从一开始就树立起依靠自己学习的坚定信念,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实际工作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以达到学习的目标。
欢迎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祝每一位读者自学成功!
文摘 插图:

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即使同种数据模型的DBMS,在用户接口、系统功能等方面也常常是不相同的。
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是由DBMS把操作从应用程序带到外部级、概念级,再导向内部级,进而通过OS操纵存储器中的数据。同时,DBMS为应用程序在内存开辟一个DB的系统缓冲区,用于数据的传输和格式的转换。而三级结构定义存放在数据字典中。图1.20是用户访问数据库的一个示意图,可看出DBMS所起的核心作用。DBMS的主要目标是使数据作为一种可管理的资源来处理。
DBMS提供DML实现对数据的操作。基本的数据操作有两类:检索(查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更新)。因此,在DBMS中应包括DML的编译程序或解释程序。依照语言的级别,DML又可分成过程性DML和非过程性DML两种。过程性DML是指用户编程时,不仅需要指出“做什么”(需要什么样数据),还需要指出“怎么做”(怎样获得这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