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重构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1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7111202090/9787111202097 ·条形码:9787111202097 ·版本:第1版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数据库重构 |
 |
|
 |
数据库重构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1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7111202090/9787111202097
·条形码:97871112020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图书品牌:华章图书
内容简介 《数据库重构》为数据库重构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参考,介绍了数据库重构的基本概念,帮助读者克服重构真实数据库系统时的实践障碍。通过完整的例子,作者展示了重构简单的单个数据库应用和复杂的多个应用的情况。通过《数据库重构》,读者可以掌握重构数据库模式所涉及的各项任务,学习在最复杂的产品环境中部署重构的最佳实践。
《数据库重构》系统介绍了5类主要的数据库重构技术。读者将看到如何利用重构来增强数据库结构、数据质量和参照完整性,以及如何对架构和方法进行重构。《数据库重构》提供了大量的基于Oracle和Java的例子,读者可以很方便地调整到其他语言,如C#、C++或VB.NET,或其他数据库,如DB2、SQLServer、MySQL和Sybase。
利用《数据库重构》提供的技术和例子,读者在进行数据库重构时可以减少浪费和风险,避免返工并节约成本,可以平滑地演进数据库系统,延长数据库的使用寿命。
作者简介 Scott W.Ambler国际知名的软件过程改进顾问,技术领头人,敏捷建模、敏捷数据、企业统一过程、敏捷统一过程方法学的创始人。Scott经常在Software DeveloPment、JavaOne、OOPSLA和DAMA等会议上进行主题演讲,他写作(或与人合著)出版的书还包括《Agile Modeling》、《Agile DatabaseTeehnique》、《The Obieet Primer,ThirdEdition》、《The Elements of UML UML 2.0 Style》和《TheEnterPrise Unified Process》等。
Pramod J.Sadalage Thoughtworks公司的顾问。在1999年用Xp方法开发一个大型J2EE应用时,他就率先实践了演进式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重构的过程。他目前正在进行有关演进式项目中的数据库管理以及在数据库设计和管理中使用演进式过程等主题的写作和演讲。
编辑推荐 《数据库重构》首次专门讨论数据库重构,向数据专业人员展示了如何运用重构、测试驱动及其他敏捷技术进行演进式数据库开发。书中通过许多实际例子,详细说明了数据库重构的过程、策略以及部署。《数据库重构》前第5章介绍了演进式数据库开发的基本思想和技术,后6章详细描述了每一类重构,包括结构、数据质量、参照完整性、架构、方法的重构;另外还描述了不属于重构范畴的转换技术。
书中的示例代码是用Java、Hibernate和Oracle代码编写的,代码都很简单,读者可毫无困难地将它们转换成C#、C++或Visual Basic代码。
目录 第1章演进式数据库开发
1.1数据库重构
1.2演进式数据库建模
1.3数据库回归测试
1.4数据库工件的配置管理
1.5开发者沙盒
1.6演进式数据库开发技术的障碍
1.7本章小结
第2章数据库重构
2.1代码重构
2.2数据库重构
2.3数据库重构的分类
2.4数据库味道
2.5数据库重构在开发中的位置
2.6使数据库schema的重构更容易
2.7本章小结
第3章数据库重构过程
3.1验证数据库重构是否合适
3.2选择最合适的数据库重构
3.3让原来的数据库schema过时
3.4前测试.中测试和后测试
3.5修改数据库schema
3.6迁移源数据
3.7重构外部访问程序
3.8运行回归测试
3.9对工作进行版本控制
3.10宣布此次重构
3.11本章小结
第4章部署到生产环境
4.1在沙盒之间有效地部署
4.2采用数据库重构包
4.3制定部署时间窗口进度计划
4.4部署系统
4.5移除已过时的schema
4.6本章小结
第5章数据库重构策略
5.1小的变更更容易进行
5.2唯一地标识每一次重构
5.3通过许多小变更实现一次大变更
5.4建立数据库配置表
5.5触发器优于视图或批量同步
5.6选择一个足够长的转换期
5.7简化数据库变更控制委员会策略
5.8简化与其他团队的协商
5.9封装对数据库的访问
5.10能够容易地建立数据库环境
5.11不要复制SQL
5.12将数据库资产置于变更控制之下
5.13注意机构中的政治斗争
5.14本章小结
5.15在线资源
第6章结构重构
6.1实现结构重构时的常见问题..
6.2删除列
6.3删除表
6.4删除视图
6.5引入计算列
6.6引入替代键
6.7合并列
6.8合并表
6.9移动列
6.10列改名
6.11表改名
6.12视图改名
6.13用表取代LOB
6.14取代列
6.15用关联表取代一对多关系
6.16用自然键取代替代键
6.17拆分列
6.18拆分表
第7章数据质量重构
7.1实现数据质量重构时的常见问题
7.2增加查找表
7.3采用标准代码
7.4采用标准类型
7.5统一主键策略
7.6删除列约束
7.7删除缺省值
7.8删除不可空约束
7.9引入列约束
7.10引入通用格式
7.11引入缺省值
7.12使列不可空
7.13移动数据
7.14用属性标识取代类型代码
第8章参照完整性重构
8.1增加外键约束
8.2为计算列增加触发器
8.3删除外键约束
8.4引入层叠删除
8.5引入硬删除
8.6引入软删除
8.7为历史数据引入触发器
第9章架构重构
9.1增加CRUD方法
9.2增加镜像表
9.3增加读取方法
9.4用视图封装表
9.5引入计算方法
9.6引入索引
9.7引入只读表
9.8从数据库中移出方法
9.9将方法移至数据库
9.10用视图取代方法
9.11用方法取代视图
9.12使用正式数据源
第10章方法重构
10.1接口变更重构
10.2内部重构
第11章转换
11.1插人数据
11.2引入新列
11.3引入新表
11.4引入视图
11.5更新数据
附录UML数据建模表示法
词汇表
参考文献和推荐读物
重构和转换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