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机械 >

机械制图基础

2010-04-24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页码:25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11246643/9787811246643 ·条形码:9787811246643 ·版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机械制图基础 去商家看看
机械制图基础 去商家看看

 机械制图基础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页码:25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11246643/9787811246643
·条形码:97878112466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机械制图基础》与刘永田主编的《机械制图基础习题集》配套使用。本教材主要内容有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法与三视图,基本体、切割体和相交立体的视图,轴测投影图,组合体,机件的表示法,常用机件和常用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等。本教材教学性强,内容注重系统性、实用性,并编入了最新颁布的《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工科院校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以及各相关专业的教与学,也可作为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素质的培训教材,是一本资料性、工具性兼备的教学用书。
编辑推荐 《机械制图基础》是由刘永田和金乐共同编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目录
绪论
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
1.1 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1993)
1.1.2 比例(GB/T14690-1993)
1.1.3 字体(GB/T14691-1993)
1.1.4 图线及画法
1.1.5 尺寸注法(GB/T4458.4 -2003)
1.1.6 尺寸注法的简化表示法(GB/T16675.2 -1996)
1.2 绘图工具、仪器及绘图方法
1.2.1 仪器及使用方法
1.2.2 绘图工作方法
1.3 几何作图
1.3.1 等分及作多边形
1.3.2 圆弧连接
1.4 平面图形的画法
1.4.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1.4.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1.4.3 平面图形的画图方法与步骤

第2章 投影法与三视图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1.1 投影法(GB/F14692—1993)
2.1.2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2.2 物体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2.2.1 三视图的形成
2.2.2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2.2.3 三视图的画法
2.3 物体上的线和面在三视图中投影
2.3.1 物体上的直线
2.3.2 物体上的平面

第3章 基本体的视图
3.1 平面立体的三视图
3.1.1 棱柱
3.1.2 棱锥
3.2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3.2.1 圆柱
3.2.2 圆锥
3.2.3 圆球
3.3 基本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3.3.1 平面立体表面上的点
3.3.2 曲面立体表面上的点

第4章 轴测投影图
4.1 概述
4.1.1 基本概念
4.1.2 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4.2 基本体的正等测
4.2.1 平面立体正等测的画法
4.2.2 曲面立体正等测的画法
4.3 斜二测
4.3.1 轴间角和轴测长度
4.3.2 平面立体斜二测的画法
4.3.3 曲面立体斜二测的画法
4.4 轴测草图的画法
4.4.1 轴测草图的用途
4.4.2 轴测草图的绘制

第5章 切割体的视图
5.1 平面切割体的视图
5.1.1 平面切割体三视图的画法
5.1.2 补域平面切割体视图中的漏线
5.2 曲面切割体的视图
5.2.1 圆柱切割体
5.2.2 圆锥切割体
5.2.3 圆球切割体
5.2.4 综合举例
5.2.5 轴测图中截交线的画法

第6章 相交立体的视图
6.1 概述
6.1.1 相贯线的基本性质
6.1.2 曲面立体相交三视图的画图方法及步骤
6.2 相贯线的求解作图
6.2.1 圆柱与圆柱相交
6.2.2 圆柱与圆锥台正交
6.2.3 圆柱与圆球相交
6.2.4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6.2.5 过渡线和相贯线的模糊画法
6.2.6 轴测图中相贯线的画法

第7章 组合体
7.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7.1.1 形体分析
7.1.2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表面连接
7.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7.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7.3.1 标注组合体视图尺寸的基本要求
7.3.2 基本体、切割体及相交立体的尺寸标注
7.3.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7.4 读组合体的视图
7.4.1 读图是画图的逆过程
7.4.2 读图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7.4.3 读图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7.4.4 读图的应用
7.5 组合体轴测图的画法

第8章 机件的表示法
8.1 视图(GB/T17451-1998、GB/T4458.1 -2002)
8.1.1 基本视图
8.1.2 向视图
8.1.3 局部视图
8.1.4 斜视图
8.1.5 第三角画法简介
8.2 剖视图
8.2.1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8.2.2 画剖视图应注意的几点
8.2.3 剖视图的种类
8.2.4 剖切面的种类
8.3 断面图(GB/T17452-1998、GB/T4458.6 —2002)
8.3.1 断面图的概念
8.3.2 断面图的种类
8.3.3 断面图的标注
8.4 其他表示法
8.4.1 局部放大图
8.4.2 简化画法
8.5 表示法综合应用分析与读图
8.5.1 综合应用分析
8.5.2 读图举例
8.6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8.6.1 剖切方法
8.6.2 轴测剖视图的有关规定(GB4458.3 -1984)
8.6.3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第9章 常用机件和常用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
9.1 螺纹及表示法(GB/T4459.1 -1995)
9.1.1 螺纹的形成
9.1.2 螺纹各部分的名称及要素
9.1.3 螺纹的规定画法
9.1.4 螺纹的标注及标记
9.2 螺纹紧固件及表示法(GB/T4459.1 —1995)
9.2.1 螺纹紧固件
9.2.2 螺纹紧固件在装配图中的画法
9.3 齿轮及表示法(GB/T4459.2 —2003)
9.3.1 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计算式
9.3.2 圆柱齿轮的画法
9.4 其他常用机件与常用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
9.4.1 键
9.4.2 销
9.4.3 滚动轴承
9.4.4 弹簧

第10章 零件图
10.1 零件图的概述
10.1.1 零件图的内容
10.1.2 零件视图的选择
10.2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10.2.1 零件图上尺寸标注基准的选择及标注形式
10.2.2 标注尺寸要考虑到设计要求
10.2.3 标注尺寸要考虑到工艺要求
10.2.4 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10.3 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标注
10.3.1 表面粗糙度
10.3.2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10.3.3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图样表示法(GB/T1182-1996)
10.4 典型零件的分析
10.4.1 轴套类零件
10.4.2 轮盘类零件
10.4.3 叉架类零件
10.4.4 壳体类零件
10.5 读零件图
10.5.1 了解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
10.5.2 分析视图,想象零件形状
10.5.3 零件的尺寸分析
10.5.4 看技术条件

第11章 装配图
11.1 装配图的概述
11.1.1 装配图的作用及形式
11.1.2 装配图的内容
11.2 装配图的表示法
11.2.1 装配图视图选择的特点
11.2.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1.2.3 装配图的特殊画法
11.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的标注
11.3.1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
11.3.2 装配图上技术要求的标注
11.4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和标题栏
11.4.1 零、部件序号
11.4.2 明细栏(GB/T10609.2 —1989)和标题栏(GB/T10609.1 ——1989)
11.5 装配图的画法
11.5.1 分析了解装配体
11.5.2 装配体表示方案的选择
11.5.3 画装配图的步骤
11.6 读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11.6.1 了解部件概况,分析视图关系
11.6.2 弄清装配关系,了解工作原理
11.6.3 读懂零件形状,拆画零件图
11.6.4 综合各部分结构,想象总体形状

附录
附表1 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
附表2 梯形螺纹
附表3 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附表4 六角头螺栓(部分)
附表5 头螺柱
附表6 螺钉
附表7 螺母
附表8 垫圈(部分)
附表9 平键及键槽的剖面尺寸
附表10 销(部分)
附表11 滚动轴承
附表12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表
附表13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表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教材是以高等工科院校“机械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编写的,与《机械制图基础习题集》配套使用。全书系统地阐述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绘图的基本技能;讲述了正投影法及其物体上直线、平面的投影规律;从专业的实际需要出发,介绍了常用轴测投影图的形成及画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立体视图以及表面交线的作图问题;讲述了组合体的读图、画图及尺寸的标注方法;系统介绍了机件的表示法、常用机件和常用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机械图样的表示法以及机械图样的画法等。
本教材是在总结编者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编写而成的。具体特点如下:
1.在取材和编排上突出实用性。如国家制图标准和绘图技能部分在教材的一开始就进行了阐述,保证学生能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将绘图技能的训练贯穿整个课程,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各章的编写中注重系统性。以基本知识一投影理论一图示方法为主线,力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及繁,符合初学者的认知规律。并体现了“既重视读图,又不忽视画图”的思想。
3.轴测投影图贯穿于教材的大多数章节,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4.便于学生自学。在编写过程中,根据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作图方法、步骤的叙述尽可能通俗、详尽,插图配置力求清晰、醒目。许多图形带有正确与错误的对比示例;并带有大量的轴测图,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学后即能动手绘制工程图样的目的。
5.图例多,示范性强。书中共有600多幅图例,多数带有立体图,直观易懂。其中许多图例取材于机械工业产品,并严格按国家标准要求绘制,在学习和工作中可作为参考图样。
6.本书贯彻了国家最新颁布的《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标准。
文摘 插图:


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
1.2 绘图工具、仪器及绘图方法
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做到正确地、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这是提高绘图速度和质量的前提。
1.2.1 仪器及使用方法
以下仅介绍几种常用的绘图工具、仪器及其他绘图用品的使用知识。
1.常用的绘图工具
(1)图 板
图板是绘图的垫板,用来铺放和固定图纸,板面必须平整,其短边为工作边(又称导边),应光滑平直。使用时应保证导边不损伤。在图板上将图纸放正,并用胶带纸贴牢,如图所示。
(2)丁字尺
丁字尺主要用来画水平线,它由尺头和尺身构成。尺头内侧与尺身上边必须垂直,使用时须用左手握住尺头,将尺头的内侧导边放在图板的左面导边上,推动丁字尺上、下移动(注意:尺头内侧应紧靠图板的导边)。画水平线时左手压牢尺身,铅笔的走向自左而右,如图所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