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32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08465369/9787508465364 ·条形码:9787508465364 ·版本:第1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 |
 |
|
 |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32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08465369/9787508465364
·条形码:978750846536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介绍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Visual FoxPro 6.0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的管理与操作,以及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程序设计方法。此外,编者依据新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大纲(二级Visual FoxPro考试大纲)》增加了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内容,并附有大量练习题。
全书知识点覆盖全面,重点突出,重点、难点做详细讲解;例题选取精心恰当,部分习题根据最新考试大纲要求精心设计和编写,具有典型性;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例丰富,实践部分内容紧密衔接,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开发系统,系统性、实践性较强。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数据库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培训教材。
编辑推荐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是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VisualFoxPro6.0概述
1.1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1.1.1 数据管理
1.1.2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1.1.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2 关系数据库的基础理论
1.2.1 概念模型
1.2.2 实体之间的联系
1.2.3 数据模型
1.2.4 关系数据
1.2.5 关系运算
1.3 VisualFoxPro的安装与运行
1.3.1 VisualFoxPro的安装与卸载
1.3.2 启动与退出
1.4 VisualFoxPro的操作界面
1.4.1 菜单系统
1.4.2 工具栏
1.4.3 命令窗口
1.4.4 配置Visual:FoxPro选项
1.4.5 设计器、向导、生成器
1.5 VisualFoxPro的操作方式
1.5.1 命令操作方式
1.5.2 菜单操作方式
1.5.3 交互操作方式
1.5.4 程序操作方式
1.6 VisualFoxPro6.0系统概述
1.6.1 VisualFoxPro的发展过程
1.6.2 VisualFoxPro的基本功能
1.6.3 VisualFoxPro的基本特点
习题
第2章 VisualFoxPro6.0编程基础
2.1 常量
2.1.1 数值型常量
2.1.2 货币型常量
2.1.3 字符型常量
2.1.4 日期型常量
2.1.5 日期时间型常量
2.1.6 逻辑型常量
2.2 变量
2.2.1 字段变量
2.2.2 内存变量
2.2.3 VisualFoxPro命令格式与规则
2.3 表达式
2.3.1 数值表达式
2.3.2 字符表达式
2.3.3 日期时间表达式
2.3.4 关系表达式
2.3.5 逻辑表达式
2.3.6 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
2.4 系统函数
2.4.1 数值函数
2.4.2 字符函数
2.4.3 日期和时间函数
2.4.4 数据类型转换函数
2.4.5 测试函数
2.4.6 与表操作有关的测试函数
习题二
第3章 数据库及表的基本操作
3.1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3.1.1 项目文件的建立
3.1.2 数据库的建立
3.1.3 数据库的打开与关闭
3.1.4 数据库的修改
3.1.5 数据库的删除
3.2 表的基本操作
3.2.1 表的建立
3.2.2 表的使用
3.2.3 表中记录的处理
3.3 表的排序与索引
3.3.1 表的排序
3.3.2 索引概述
3.3.3 索引的建立与使用
3.4 多个表的操作
3.4.1 工作区
3.4.2 表的关联
3.4.3 设置参照完整性
习题三
第4章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4.1 数据查询
4.1.1 基本查询:
4.1.2 排序查询
4.1.3 计算与分组查询
4.1.4 带特殊运算符的条件查询
4.1.5 利用空值查询
4.1.6 嵌套查询
4.1.7 别名与自连接查询
4.1.8 超连接查询
4.1.9 集合的并运算
4.1.1 0查询中的几个特殊选项
4.2 数据操作
4.2.1 插入操作
4.2.2 删除操作
4.2.3 更新操作
4.3 数据定义
4.3.1 定义表
4.3.2 删除表
4.3.3 修改表结构
4.3.4 视图
习题四
第5章 查询和视图
5.1 查询
5.1.1 创建查询的方法
5.1.2 查询设计器
5.1.3 利用查询设计器创建查询
5.1.4 使用查询向导建立查询
5.2 视图
5.2.1 创建视图
5.2.2 视图与查询的区别
5.2.3 视图与数据更新
习题五
第6章 VisualFoxPro程序设计基础
6.1 程序文件的建立与执行
6.1.1 程序的基本概念
6.1.2 程序文件的建立与运行
6.2 顺序结构
6.2.1 程序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6.2.2 常用的交互式输入语句
6.3 选择结构
6.3.1 条件语句
6.3.2 分支语句
6.4 循环结构
6.4.1 当型循环
6.4.2 计数循环
6.4.3 数据库扫描循环
6.5 过程与过程文件
6.5.1 过程文件的建立和调用
6.5.2 过程调用中的参数传递
6.5.3 用户自定义函数
6.5.4 变量的作用域
习题六
第7章 表单设计与应用
7.1 面向对象的概念
7.1.1 对象与类
7.1.2 子类与继承
7.2 VisualFoxPro的类
7.2.1 VisualFoxPro的基类
7.2.2 容器与控件
7.2.3 事件与方法
7.3 创建和管理表单
7.3.1 数据环境
7.3.2 创建表单
7.3.3 管理表单
7.3.4 运行表单
7.4 常用表单控件
7.4.1 输出类控件
7.4.2 输入类控件
7.4.3 控制类控件
7.4.4 容器类控件
习题七
第8章 菜单设计与应用
8.1 VisualF0xPro菜单简介
8.1.1 菜单的类型
8.1.2 菜单的热键和快捷键
8.2 下拉式菜单的设计
8.2.1 定义下拉式菜单
8.2.2 生成菜单程序文件
8.2.3 运行菜单程序文件
8.2.4 修改菜单文件
8.3 下拉式菜单的应用
8.3.1 使用自定义菜单替换系统菜单
8.3.2 在系统菜单任意位置插入
用户自定义菜单
8.3.3 为顶层表单添加下拉式菜单
8.4 快捷菜单的设计与应用
8.4.1 定义快捷菜单
8.4.2 在表单中调用快捷菜单
习题八
第9章 设计报表与标签
9.1 建立报表
9.1.1 快速报表
9.1.2 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9.2 报表设计器
9.2.1 报表设计器
9.2.2 “报表设计器”的报表带区
9.2.3 “报表”菜单
9.3 设计报表
9.3.1 设计报表布局
9.3.2 设置报表数据环境
9.3.3 添加报表控件
9.4 设计分组报表
9.5 设计多栏报表
9.6 打印报表
9.6.1 预览报表
9.6.2 打印报表
习题九
第10章 应用系统的开发
10.1 数据库设计
10.1.1 数据库设计步骤
10.1.2 数据库设计过程
10.2 应用系统开发的步骤
10.2.1 可行性分析阶段
10.2.2 需求分析阶段
10.2.3 系统设计阶段
10.2.4 实现阶段
10.2.5 测试阶段
10.2.6 运行与维护阶段
10.2.7 系统开发的总体规划
10.3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
10.3.1 “教务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10.3.2 系统结构
10.3.3 部分程序模块的实现
10.3.4 构造“教务管理系统”项目
习题十
第11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
11.1 算法
11.1.1 算法的基本概念
11.1.2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11.2 数据结构
11.2.1 数据结构的定义
11.2.2 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11.3 线性表
11.3.1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11.3.2 线性表的存储结构
11.3.3 线性表的运算
11.4 栈和队列
11.4.1 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11.4.2 队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11.5 树和二叉树
11.5.1 树的基本概念
11.5.2 二叉树的基本概念
11.5.3 二叉树的性质
11.5.4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11.5.5 二叉树的遍历
11.6 查找和排序
11.6.1 基本查找算法
11.6.2 基本排序算法
习题十
第12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12.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2.1.1 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2.1.2 数据库系统的内部结构体系
12.2 代数运算
12.3 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
习题十二
第13章 软件工程基础
13.1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3.1.1 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定义
13.1.2 软件生命周期
13.1.3 软件工程的目标与原则
13.2 结构化分析方法
13.3 结构化设计方法
13.3.1 软件设计的概念
13.3.2 软件设计的原理
13.4 软件测试的方法
习题十三
第14章 程序设计基础.,
14.1 程序设计方法和风格
14.2 结构化程序设计
14.2.1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
14.2.2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
14.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习题十四
参考文献
……
序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日益改变着传统的人类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后,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会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线,为行业、企业培养各级各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大力推广计算机应用技术,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跃式发展,满足我国高等院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符合社会对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类要求,我们成立了“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编委会”,在明确了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框架下,组织编写了本套“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众所周知,教材建设作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柱及基础,作为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在当前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探索和建设适应新世纪我国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的配套教材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因此,编委会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和策划,在广泛了解各高等院校的教学现状、市场需求,探讨课程设置、研究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组织一批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学术带头人、科研人员和主要从事该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出一批有特色、适用性强的计算机类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及应用技术课的教材以及相应的教学辅导书,以满足目前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本套教材消化和吸收了多年来已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成果,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时代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要,努力实践,大胆创新。教材编写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立项的方式,分期分批地启动编写计划,编写大纲的确定以及教材风格的定位均经过编委会多次认真讨论,以确保该套教材的高质量和实用性。
教材编委会分析研究了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内容编排上的区别,分别提出了3个层面上的要求:在专业基础类课程层面上,既要保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使学生打下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更要突出应用特色,理论联系实际,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适当压缩过多过深的公式推导与原理性分析,兼顾考研学生的需要,以原理和公式结论的应用为突破口,注重它们的应用环境和方法;在程序设计类课程层面上,把握程序设计方法和思路,注重程序设计实践训练,引入典型的程序设计案例,将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学习融入案例的研究和解决过程中,以学生实际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突破口,注重程序设计算法的实现;在专业技术应用层面上,积极引入工程案例,以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突破口,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增加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的内容。
本套规划教材的编写原则是:
在编写中重视基础,循序渐进,内容精炼,重点突出,融入学科方法论内容和科学理念,反映计算机技术发展要求,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体现一级学科知识组织的层次结构。主要表现在:以计算机学科的科学体系为依托,明确目标定位,分类组织实施,兼容互补;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科发展特点,体现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教材内容循序渐进,保证学术深度,减少知识重复,前后相互呼应,内容编排合理。
文摘 插图:

文件系统阶段的特点有:程序和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程序和数据分开存储,有了程序和数据文件的区别;数据文件可以长期保存在外存储器上进行多次存取;但是文件系统中的数据文件是为了满足特定业务领域,或某部门的专门需要而设计的服务于某一特定应用程序,数据和程序相互依赖,同一数据项可能重复出现在多个文件中,导致数据冗余度大,这不仅浪费存储空间,增加更新开销,更严重的是,由于不能统一修改,容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文件系统存在的问题阻碍了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它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正是数据库技术产生的原动力,也是数据库系统产生的背景。
3.数据库系统阶段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需要计算机管理的数据量急剧增长,并且对数据共享的需求日益增强。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方法已无法适应系统的需要,为了实现对数据的统一管理,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数据库技术进一步发展。
数据库也是以文件方式存储数据的,但它是数据的一种高级组织形式,在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之间,有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它是在操作系统支持下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的处理方式和文件系统不同,它把所有应用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汇集在一起,并以记录为单位存储起来,以便应用程序查询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