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教育史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页码:378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 ·ISBN:7220045484 ·条形码:97872200454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西方艺术教育史 |
 |
|
 |
西方艺术教育史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页码:378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
·ISBN:7220045484
·条形码:97872200454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美学·设计·艺术教育丛书
·外文书名:A history of art education
作者简介 阿瑟·艾夫兰(Aithur Efland),1965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教育博士学位,现为俄刻俄州立大学艺术教育教授。曾主持编写俄亥俄州小学艺术教育指南和初中艺术教育指南,后者获1982年全美艺术教育学会优秀奖。1984年荣获该年度最艺术教育学术论文巴肯奖(Barkan Award)和杰出艺术教育工作者麦克菲奖(Mcfee Award)。
媒体推荐 作者序言
当这部《西方艺术教育史》被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时,我的这部关于美国艺术教育发展史的著作又将拥有许多新的读者。首先,我要对不辞辛苦将我的这部著作翻译成中文的邢莉女士和常宁生先生表示我衷心的感谢!确切的说在为我的著作拥有新的中国读者而感到荣幸和欣慰的同时,我又深深地感到不安。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与文明的国度。相比之下,美国的艺术教育的历史却不到两百年。一方面我希望中国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能够受益于美国的艺术教育经验,但另一方面,我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也会有许多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经验。为了使其他国家和民族也能够分享到中国艺术教育的这些宝贵的经验,我希望有一天中国的艺术教育经验也能够被翻译成其他语官并被介绍给世界各国。
我希望读者在了解美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同时将注意到美国的艺术教育实践是在其他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的教育传统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好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反复摸索之后才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典型的美国教育体系和方法。第二点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国不存在所有艺术教育家都必须遵循的单一模式。关于理想的教学实践和方法的不同观念总是随着新的教育目的的出现而产生变化的。在这些论题上总是存在着相互冲突和对立的观点,完全一致的看法是极为罕见的。另外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美国艺术教育的历史既是一个成功的记录,同时也是一个失败的记录。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希望本书的读者既能够从西方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能够从错误的教训中得到教益。
我衷心希望中国能够根据自己的社会需求找到其艺术教育模式。我预祝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中国的学者们写出中国艺术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未来再创造的历史。中国成熟的艺术教育实践模式的出现和形成将会引起世界的极大关注和兴趣。
最后,认识到历史是一种不可预见性的科学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国家的艺术教育史都应该由自己来讲述。因此我也期待着讲述中国艺术教育史的著作能够早日问世。
阿瑟·艾夫兰[ArthurD.Efland]
1999年8月26日于
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
目录 总序
译者序言 论当代艺术教育的一体化 邢莉 常宁生
作者序言 阿瑟·艾夫兰
前言 阿瑟·艾夫兰
第1章 艺术教育的社会情境
控制系统
……
文摘 书摘
5.启蒙时代的艺术教育
兴起于上个世纪的科学精神到了18世纪,开始把新的变化带入欧洲文明,因为科学带来了技术能力的提高,而技术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导致了工业革命的产生。另外,科学还导致了对超自然的新的认识。如果上帝确实是宇宙万物及其规律的创造者,它难道就没有义务去遵守这些规律吗?有关某种神权可以终止自然规律的概念难以得到开明思想家们的轻信。更有甚者,一旦人类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认识这些自然规律时。他们便获得了智慧。这类关于神性的态度最终引起人们对诸如君权神授这一类言论的前提的质疑。政治革命迅速地对欧洲的主要国家产生影响,在18世纪80年代末法兰西终于结束了波旁王朝的统治时代。
专制政体被议会制所取代。有时这些变革是以和平方式出现的.如在英国和荷兰。但是在法国,变革则是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出现的。在这个崭新的世纪中,科学探索的成果带来了技术上的进步。它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的确。技术上的进步和宪法保护下的自由。保证了这是一个进步的时代。
i8世纪的现实观
牛顿的《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虽然成书于17世纪,但是人们对它的文化价值的认识确实始于18世纪。牛顿关于宇宙有序的观点对18世纪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确实相当于托马斯.亚奎那的《神学大全》对13世纪、亚里斯多德的哲学对古希腊时代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18世纪,宇宙被比作一个巨型大钟,是上帝的造物。上帝同时也是银河系及星体运动规律的创造者。18世纪的宗教是一种必须以受教育者易于理解的理性原则为基础的宗教。这与少数人所解释的神性或教会教义体系的宗教是相对立的。
由于上帝创造了自然及其规律,所以他是善良的,且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性也是善良的——顺从自然规律就是顺从上帝创造的规律,因为两者是相同的。人们由于遵循人为的社会法律而非自然规律,故变得堕落起来。人类建立的制度显得专断、腐败和冷酷。总而言之。十分荒谬。自然被认为有可能提供无穷尽的美好事物.而人为的社会制度则被看做是人类痛苦的根源(Schneider,1965年)。
在启蒙运动接近尾声时,这一思想在让.雅克.卢梭的著作,特别是在他的小说《爱弥尔》中得到了强烈地表达,这部小说对文明社会的堕落进行了有力抨击。当时人们把还把它理解为一部教育论著;它确实也是在下个世纪裴斯泰洛奇和福禄贝尔的教育活动中达到高潮的、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催化剂(Baker-198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