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机械 >

液压技术(第3版)

2010-02-10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149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750456236X ·条形码:9787504562364 ·版本:第3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液压技术(第3版) 去商家看看
液压技术(第3版) 去商家看看

 液压技术(第3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149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750456236X
·条形码:9787504562364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机械类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教材,高级工培训教材

内容简介 在《液压技术(第3版)》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从生产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教材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突出技能性培养,摒弃“繁难偏旧”的理论知识。二是以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为依据,确保在知识内容和技能水平上符合国家职业鉴定标准。三是引入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反映行业的新标准、新趋势,淘汰陈旧过时的技术,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眼界。四是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力求做到图文并茂。
编辑推荐 《液压技术(第3版)》内容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制造业迅速发展,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需要,对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越来越高,但劳动者素质偏低,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2005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确立了“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国新培养190万名技师和高级技师,新培养700万名高级技工,并带动中级和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的目标。
目录
第一章 液压传动基本知识
§1.1 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图形符号
§1.2 液压油
§1.3 液体的力学基础
§1.4 液压系统的流量和压力

第二章 油压泵
§2.1 液压泵概述
§2.2 齿轮泵
§2.3 叶片泵
§2.4 柱塞泵
§2.5 液压马达
§2.6 液压泵、液压马达的选择

第三章 液压缸
§3.1 液压缸的类型及其特点
§3.2 液压缸的组成和典型结构

第四章 液压控制阀
§4.1 概述
§4.2 方向控制阀
§4.3 压力控制阀
§4.4 流量控制阀
§4.5 新型液压阀

第五章 液压辅助元件
§5.1 油箱
§5.2 热交换器
§5.3 油管和管接头
§5.4 蓄能器
§5.5 过滤器

第六章 基本回路
§6.1 方向控制回路
§6.2 压力控制回路
§6.3 速度控制回路
§6.4 多缸控制回路

第七章 典型液压系统
§7.1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7.2 组合机床液压系统
§7.3 MJ—50型数控车床液压系统
§7.4 外圆磨床液压系统
§7.5 B228Y型龙门刨床液压系统
§7.6 YA32—200型万能液压机的液压系统
§7.7 CB3463—1型半自动转塔车床的液压系统
§7.8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7.9 数控车床液压系统
§7.10 加工中心液压系统
§7.11 机械手液压系统

第八章 液压系统的安装、维护和故障排除
§8.1 液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8.2 液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8.3 液压设备常见故障分析
……
序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制造业迅速发展,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需要,对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越来越高,但劳动者素质偏低,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2005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确立了“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国新培养190万名技师和高级技师,新培养700万名高级技工,并带动中级和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的目标。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建设,加强各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我们组织修订了1999年以来出版的高级技工学校教学及高级工培训的机械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些新教材。本套教材包括《专业数学(第二版)》《机械制图(第二版)》《计算机应用技术》《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三版)》《机构与零件(第三版)》《液压技术(第三版)》《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第三版)》《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第二版)》《机床夹具(第三版)》《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技术》《高级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级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级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级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模具制造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级机修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级磨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级冷作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以后我们还将陆续开发其他教材。
在这套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从生产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教材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突出技能性培养,摒弃“繁难偏旧”的理论知识。二是以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为依据,确保在知识内容和技能水平上符合国家职业鉴定标准。三是引入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反映行业的新标准、新趋势,淘汰陈旧过时的技术,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眼界。四是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力求做到图文并茂。
文摘 插图: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流量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在生产中(组合机床的进给装置中)应用较广。当工作部件承受较小负载而要求快速运动时(空进给时),油泵输出低压大流量的液压油;当工作部件承受较大负载而要求慢速运动时(工进时),油泵输出高压小流量的压力油。在机床液压系统中采用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可使系统的油路简化,减少液压元件的数量,降低功率损耗,减少油液发热。但该类泵结构较复杂,泄漏量虽好于齿轮泵,但仍较严重,尤其是径向不平衡力的存在,严重影响转子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该泵一般在中压场合使用。
二、双作用叶片泵
1.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如图2—7所示,双作用叶片泵由定子1、转子2、装在转子槽中的叶片3和装在定子两侧的配流盘组成。定子内表面近似椭圆,定子和转子同心。在配流盘上,对应于定子四段过渡曲线的位置开有四个腰形配流窗口,其中两个窗口与泵的吸油口相通,称为吸油窗口。另两个窗口与泵的压油口相通,称为压油窗口。
当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根部油压的作用下紧贴定子内表面,并随定子内表面曲线的变化而被迫在转子槽内往复滑动。于是两相邻叶片间的密封容积发生增大和缩小的变化,经过窗口a时容积增大进行吸油,经过窗口b时容积缩小进行压油。转子每转一周,每一叶片往复滑动两次,即吸油、压油作用也发生两次,因此称这种泵为双作用叶片泵。由于吸、压油口对称于转轴分布,压力油作用在转子轴承上的径向力平衡,所以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和卸荷式叶片泵。叶片泵的排量不能调的是定量泵。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