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计算机与网络 > 数据库 >

中文Access2002实用教程(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2010-01-31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299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2月 ·ISBN:750538533X ·条形码:978750538533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文Access2002实用教程(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去商家看看
中文Access2002实用教程(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去商家看看

 中文Access2002实用教程(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299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2月
·ISBN:750538533X
·条形码:978750538533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贯通制教材

内容简介 Access 2002是Microsoft Office XP办公软件的组件之一,是当今受欢迎的桌面数据库管理软件。《中文Access2002实用教程》分为10章,详细讲述了中文Access 2002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介绍了Access 2002使用基础以及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以及模块等数据库对象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讨论了Access项目的创建和使用。《中文Access2002实用教程》结构合理,论述准确,内容翔实,步骤清晰,并提供了大量的操作示例,每章后面均有小结和习题。
《中文Access2002实用教程》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和有关计算机培训的教材,也可供桌面数据库开发和维护人员参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中文Access2002实用教程》之部分或全部内容。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第1章 Access 2002使用基础
1.1 Access 2002概述
1.1.1 什么是Access 2002
1.1.2 Access 2002的特点
1.1.3 Access 2002的新功能
1.2 Access数据库组成
1.2.1 表
1.2.2 查询
1.2.3 窗体
1.2.4 报表
1.2.5 数据访问页
1.2.6 宏
1.2.7 模块
1.2.8 数据库对象之间的关系
1.3 认识Access 2002用户界面
1.3.1 启动Access 2002
1.3.2 使用“新建文件”任务窗格
1.3.3 初识Access 2002环境
1.3.4 认识“数据库”窗口
1.3.5 使用Access 2002帮助
1.3.6 退出Access 2002
本章小结
习题1
上机实验1 Access 2002基本操作

第2章 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
2.1 设计数据库
2.1.1 确定创建数据库的目的
2.1.2 确定数据库中需要的表
2.1.3 确定表中需要的字段
2.1.4 明确每条记录中有惟一值的字段
2.1.5 确定表之间的关系
2.1.6 优化数据库设计
2.1.7 输入数据并创建其他数据库对象
2.1.8 使用Access的分析工具
2.2 创建数据库
2.2.1 使用“数据库向导”创建数据库
2.2.2 创建空数据库
2.2.3 设置默认的文件格式
2.3 打开数据库
2.3.1 使用任务窗格打开数据库
2.3.2 使用“打开”命令打开数据库
2.3.3 设置最近使用的文件列表
2.3.4 使用其他方法打开数据库
2.4 使用“数据库”窗口
2.4.1 更改对象的外观
2.4.2 更改用于选择或打开数据库对象的默认行为
2.4.3 刷新“数据库”窗口
2.4.4 显示或隐藏创建新数据库对象的快捷方式
2.4.5 使用组来组织数据库对象
2.5 管理数据库对象
2.5.1 复制数据库对象
2.5.2 删除数据库对象
2.5.3 重命名数据库对象
2.5.4 保存数据库对象
2.5.5 设置或更改数据库对象的说明
2.5.6 打印表、查询或窗体的数据表
2.5.7 创建数据库对象的快捷方式
2.6 管理数据库
2.6.1 备份和还原数据库
2.6.2 压缩和修复数据库
2.6.3 设置和撤消数据库密码
本章小结
习题2
上机实验2 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第3章 表
3.1 表的创建
3.1.1 使用表向导创建表
3.1.2 使用设计器创建表
3.1.3 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
3.1.4 使用已有数据创建表
3.1.5 创建表的示例
3.2 字段的基本操作
3.2.1 添加字段
3.2.2 更改字段名称
3.2.3 更改字段的数据类型
3.2.4 删除字段
3.2.5 移动字段
3.2.6 复制字段
3.2.7 创建值列表字段
3.2.8 创建查阅字段
3.3 设置字段的属性
3.3.1 设置文本或数字字段的大小
3.3.2 指定字段中显示的小数位数
3.3.3 指定字段的数据显示格式
3.3.4 定义字段的输入掩码
3.3.5 定义字段的默认值
3.3.6 定义有效性规则
3.3.7 指定字段中是否必须输入数据
3.3.8 控制空白字段的处理
3.4 主键与索引
3.4.1 主键的类型
3.4.2 创建主键
3.4.3 删除主键
3.4.4 创建索引
3.4.5 删除索引
3.5 关系的创建
3.5.1 关系的类型
3.5.2 定义表之间的关系
3.5.3 设置默认的联接类型
3.5.4 编辑和删除关系
3.5.5 查看已有的关系
3.6 记录的基本操作
3.6.1 添加记录
3.6.2 编辑记录
3.6.3 删除记录
3.6.4 保存记录
3.6.5 定位记录
3.6.6 复制或移动数据
3.6.7 查找数据
3.6.8 替换数据
3.7 修改数据表的外观
3.7.1 设置数据表格式
3.7.2 设置字体、字号和字符颜色
3.7.3 调整行高
3.7.4 调整列宽
3.7.5 列的移动
3.7.6 列的冻结和解冻
3.7.7 列的隐藏和显示
3.7.8 更改数据表的默认设置
本章小结
习题3
上机实验3 表的创建和应用

第4章 查询
4.1 查询概述
4.1.1 查询的定义和作用
4.1.2 查询的类型
4.1.3 查询的视图
4.2 创建选择查询
4.2.1 使用向导创建选择查询
4.2.2 使用设计器创建选择查询
4.2.3 创建多表查询
4.2.4 创建参数查询
4.2.5 设置查询的属性
4.3 创建交叉表查询
4.3.1 使用向导创建交叉表查询
4.3.2 使用设计器创建交叉表查询
4.4 使用条件检索数据
4.4.1 在条件表达式中使用比较运算符
4.4.2 在条件表达式中使用Between运算符
4.4.3 在条件表达式中使用in运算符
4.4.4 在条件表达式中使用Like运算符和通配符
4.4.5 使用AND和OR组合条件表达式
4.4.6 在条件表达式中使用子查询
4.5 在查询中执行计算
4.5.1 使用Sum函数计算字段的累加和
4.5.2 使用Avg函数计算字段的平均值
4.5.3 使用Count函数统计记录行数
4.5.4 使用Max函数计算字段的最大值
4.5.5 使用Min函数计算字段的最小值
4.5.6 在查询中执行自定义计算
4.6 创建操作查询
4.6.1 创建生成表查询
4.6.2 创建更新查询
4.6.3 创建追加查询
4.6.4 创建删除查询
4.7 创建SQL查询
4.7.1 创建联合查询
4.7.2 创建传递查询
4.7.3 创建数据定义查询
4.7.4 创建子查询
本章小结
习题4
上机实验4 查询的创建和应用

第5章 窗体
5.1 窗体概述
5.1.1 窗体的构成
5.1.2 窗体的类型
5.1.3 窗体的视图
5.2 创建窗体
5.2.1 使用“自动窗体”创建窗体
5.2.2 使用“窗体向导”创建窗体
5.2.3 使用“图表向导”创建窗体
5.2.4 使用“透视表向导”创建窗体
5.2.5 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
5.3 设置窗体的属性
5.3.1 设置窗体的大小
5.3.2 设置窗体的边框
5.3.3 设置窗体的背景颜色
5.3.4 设置窗体的背景图片
5.3.5 对窗体自动套用格式
5.3.6 设置窗体的默认视图
5.3.7 设置窗体的允许视图
5.4 使用控件
5.4.1 控件概述
5.4.2 标签控件
5.4.3 文本框控件
5.4.4 选项组控件
5.4.5 列表框控件
5.4.6 组合框控件
5.4.7 命令按钮控件
5.4.8 图像控件
5.4.9 对象框控件
5.4.10 图形控件
5.5 调整控件布局
5.5.1 选定控件
5.5.2 移动控件的位置
5.5.3 调整控件的大小
5.5.4 调整控件的间距
5.5.5 设置控件的对齐方式
5.5.6 设置控件中文本的格式
5.5.7 设置控件的颜色
5.5.8 设置控件的边框宽度
5.5.9 设置控件的特殊效果
5.5.10 指定控件提示文本
5.5.11 调整控件的Tab键次序
5.5.12 添加当前日期和时间
5.5.13 删除控件
5.6 在窗体中添加子窗体
5.6.1 嵌入式子窗体
5.6.2 弹出式子窗体
5.7 创建多页窗体
5.7.1 使用选项卡创建多页窗体
5.7.2 使用分页符控件创建多页窗体
5.8 使用窗体处理数据
5.8.1 在窗体中定位记录
5.8.2 在窗体中添加记录
5.8.3 在窗体中修改记录
5.8.4 在窗体中删除记录
5.8.5 禁止在窗体中更新记录
5.8.6 在窗体中查找记录
5.8.7 在窗体中筛选记录
5.8.8 在窗体中排序记录
本章小结
习题5
上机实验5 窗体的创建和应用

第6章 报表
6.1 报表概述
6.1.1 报表的定义
6.1.2 报表的视图
6.1.3 报表的组成
6.2 创建报表
6.2.1 使用“自动报表”创建报表
6.2.2 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6.2.3 使用“图表向导”创建报表
6.2.4 使用“标签向导”创建报表
6.2.5 使用设计器创建报表
6.3 修改报表
6.3.1 设置报表的格式
6.3.2 在报表中添加背景图片
6.3.3 在报表中添加日期和时间
6.3.4 在报表中添加页码
6.4 在报表中排序和分组
6.4.1 在报表中对记录排序
6.4.2 在报表中对记录分组
6.4.3 添加排序、分组字段或表达式
6.4.4 删除排序、分组字段或表达式
6.4.5 更改报表的排序和分组次序
6.5 在报表中计算
6.5.1 在报表中添加计算控件
6.5.2 在报表中求和或平均
6.5.3 在报表中计算百分比
6.6 创建子报表
6.6.1 在已有报表中创建子报表
6.6.2 将已有报表作为子报表
6.6.3 建立主报表与子报表的链接
6.7 打印报表
6.7.1 页面设置
6.7.2 预览报表
6.7.3 打印报表
本章小结
习题6
上机实验6 报表的创建和应用

第7章 数据访问页
7.1 数据访问页概述
7.1.1 数据访问页的特点
7.1.2 数据访问页的组成
7.1.3 数据访问页的类型
7.1.4 数据访问页的视图
7.2 创建数据访问页
7.2.1 使用自动功能创建数据访问页
7.2.2 使用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
7.2.3 使用设计器创建数据访问页
7.2.4 创建独立的数据访问页
7.3 编辑数据访问页
7.3.1 数据访问页工具箱介绍
7.3.2 在“设计”视图选择元素
7.3.3 在数据访问页中应用主题
7.3.4 设置数据访问页的背景
7.4 在“页面”视图中使用数据访问页
7.4.1 在字段和记录间浏览
7.4.2 添加、编辑或删除数据
7.4.3 排序数据
7.4.4 查找和筛选数据
本章小结
习题7
上机实验7 数据访问页的创建和应用

第8章 宏
8.1 宏概述
8.1.1 宏的基本概念
8.1.2 宏与Visual Basic
8.2 宏的创建和运行
8.2.1 宏的创建
8.2.2 宏组的创建
8.2.3 在宏中使用条件
8.2.4 宏的运行
8.2.5 宏的调试
8.3 宏的编辑
8.3.1 向宏中添加操作
8.3.2 从宏中删除操作
8.3.3 移动宏中的操作
8.3.4 复制宏中的操作
8.4 宏操作
8.4.1 处理数据的宏操作
8.4.2 执行命令的宏操作
8.4.3 实现导入/导出功能的宏操作
8.4.4 操作数据库对象的宏操作
8.4.5 其他类型的宏操作
本章小结
习题8
上机实验8 宏的创建和应用

第9章 模块
9.1 模块概述
9.1.1 模块
9.1.2 过程
9.2 使用Visual Basic编辑器
9.2.1 打开Visual Basic编辑器
9.2.2 使用“立即”窗口
9.2.3 更改代码的显示方式
9.2.4 运行Visual Basic代码
9.3 创建Visual Basic过程
9.3.1 创建事件过程
9.3.2 创建自定义Sub过程
9.3.3 创建自定义函数
9.4 设置程序性操作
9.4.1 通过编程创建消息框
9.4.2 通过程序同步两个窗体
9.4.3 通过程序在控件、记录和窗体的页之间移动
9.4.4 以编程方式验证数据
本章小结
习题9
上机实验9 模块的创建和应用

第10章 Access项目
10.1 理解Access项目
10.1.1 什么是Access项目
10.1.2 使用Access项目窗口
10.1.3 Access项目中的数据类型
10.1.4 部署Access项目的方法
10.2 使用Access项目
10.2.1 创建Access项目
10.2.2 打开Access项目
10.2.3 将Access项目连接到SQL Server数据库
10.2.4 显示SQL Server服务器属性
10.2.5 备份和还原数据库
10.2.6 删除数据库
10.2.7 创建和应用筛选
10.2.8 对记录排序
10.3 升迁Access数据库
10.3.1 升迁的必要性
10.3.2 升迁前的准备
10.3.3 升迁的方法
10.3.4 升迁数据库对象
本章小结
习题10
上机实验10 Access项目的创建和应用
……
序言 “数据库应用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为适应职业岗位和继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据库知识,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检索与统计,开发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程序,使学生具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初步能力。
本书是“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教材的Access版本。本书共分为10章,详细地介绍了中文Access 2002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第1章介绍Access 2002的基本概念、Access数据库的构成对象以及Access 2002的用户界面;第2章介绍如何设计、创建、打开和管理数据库;第3章介绍表的创建、字段的基本操作、设置字段的属性、使用主键和索引、在表之间建立关系以及记录的基本操作等内容;第4章首先讲述查询的基本知识,然后介绍如何创建选择查询、参数查询和交叉表查询,接着讲述如何使用条件检索数据、在查询中执行计算、创建操作查询以及创建SQL查询等高级技巧;第5章讲述窗体的基本概念、创建窗体、设置窗体的属性,也介绍了使用控件、调整控件布局、在窗体中添加子窗体、创建多页窗体以及使用窗体处理数据等内容;第6章讲述报表的基本概念、创建和修改报表、在报表中计算、排序和分组、创建子报表以及打印报表等内容;第7章讲述数据访问页的基本概念、创建和编辑数据访问页以及“页面”视图中使用数据访问页;第8章讲述宏的基本概念、宏的创建和运行、宏的编辑以及各种宏操作;第9章讲述模块的基本概念、使用Visual Basic编辑器、创建Visual Basic过程以及设置程序性操作;第10章讲述Access项目的基本概念、使用Access项目以及升迁Access数据库。
Access 2002是Microsoft Office XP办公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了一个能在办公室环境下使用的、操作简便、易学好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02拥有的种种新特性,使它成为桌面数据库管理软件中的佼佼者,并且越来越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为了便于读者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掌握Access 2002桌面数据库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作者结合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并按照教学规律精心地组织编写了本书,在保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精选教学内容,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结构合理,论述准确,内容翔实,层次分明,步骤详尽,通俗易懂。书中结合具体实例来讲述Access数据库、项目以及各种数据库对象的创建、修改和使用方法,并辅以现场操作的屏幕画面,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每章后面均附有小结、习题和上机实验,供读者复习和自我测试之用。
本书由赵增敏、朱粹丹、赵朱曦编著。参加编写工作的还有林茵、周航、贺萌、李劲松、杨万里、李炳男、王晶晶、李玉菲、张伟强、申浩然、张文举、王冉、朱雅娜、张毅强、赵之章、李良才、吴海鸥、万鹏举、白丽珠、张昊天、顾冰倩。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加上编写时间仓促,书中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殷切地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文摘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