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您好!上周进行的第四单元测试卷已讲评,试卷发给孩子了,请根据孩子的情况作针对性的练习,谢谢配合!--来自陈新芹老师”
下班的途中,接到陈老师发来的短信,老公在一旁问我:
“石头给你打电话了吗?”
“没有!”
我还奇怪呢,平常只要一放学,不管中午还是下午,总要给我打个电话聊上几句,今天怎么了?
“肯定没考好!你看他平常一发完卷子就给你打电话,让你猜考了多少分,今天这种情况,肯定是考砸了!”
“不会吧。他说可以考满分呢!”
到了家门口,石头给我们打开了门。
“石头,听说你考得不错呀!”
我试探地说。
“好什么呀!才88分。”
他撅着小嘴说,看来真让老公说中了。
“妈妈,你不会训我吧!”
石头小声地问我(我还不是那种把分数看得过重的家长,我只是想知道原因)。看着孩子,我平静地说:
“妈妈干吗要训你?你不是很有信心考100分吗?怎么回事?”
“我把8串糖葫芦数成了7串,本来是8×6=48个糖葫芦的,我写成7×6=42个糖葫芦了。”
石头拿着卷子给我讲起来,我一看,这道题扣了4分,还有一道题是这样的:每班植了8棵树,二年级四个班,一共植了多少棵树?我看老师用红笔在‘四个班’上圈了一下,问他这道题怎么错的,石头说:
“我看到二年级,以为是两个班呢,没看完题,写成2×8=16棵,应该是4×8=32棵。”
这道题扣了6分,还有一道是填“>” “<”的,扣了2分,我问他:
“你认为考得好不好?”
“不好,要是我数对了,把题看完整,我肯定能考100分。”
“为什么没数对,没把题看完呢?这题错的多亏呀!”
“太粗心了!”
太粗心!这是这两天我在校信通上看到过许多孩子写作文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都是怀着懊悔的心情书写粗心对自己带来的成绩影响,孩子啊!为什么就不能细心一些呢?怎么就不会说一句:因为我细心,所以我考得特别好!我在卷子上签上了字,写下了我的意见,对石头说:
“既然知道自己粗心,今后怎么办应该知道吧?”
“作完题后我要再仔细检查一遍。”
“对呀!你看你订的学习目标,要想期末考双百,平常可得要细心呀!”停了一下,我对他说:
“妈妈从别的大哥哥大姐姐那里学了一招,挺不错的,把因为粗心或别的原因作错的题抄在一个本子上,再把正确的写上去,这个本子就叫‘错题集’。想不想学这招?”“想!我现在就抄。”
看石头在书桌前拿着本子抄着错题,我与陈老师电话沟通了一下,陈老师说她上周正好在外地听课,就委托别的老师对孩子进行考试,二年级开始,单元测试老师已不再念题,全凭孩子自己做,听老师说,有些孩子反面的题都没做完,还有些孩子乘法口诀没掌握好,错了不少,因为粗心而作错题的孩子也不少,但也有仔细认真考得不错的孩子,这次考得不是很理想,希望家长让孩子多认些字,多读些书,作完作业让孩子自己仔细检查一遍,让孩子适应一下没有老师读题的考试,要不,真到了期中、期末考试可咋办?
平常石头作完作业,我总是不放心,还要检查一遍,这样慢慢就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每次让他再检查一遍,他总是说:
“检查完了。”
可我总能发现一些小问题,这次待他吃完饭,我对他说:
“妈妈想了一下,为了考验你自己,今后你的作业自己检查完后,妈妈不再进行第二次检查,质量好不好可要靠自己了。”
见我很严肃的样子,石头点点头说:
“妈妈,我还会得‘优’的!”
就看你自己的表现了,加油!小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