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现场背后”乐钻研,“先学后教”展风采作文

2020-10-21 
《现场与背后》是贲友林老师 “以学为中心”数学课堂的记录与思考,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现场”,主要体现课堂教

   

     “现场背后”乐钻研,“先学后教”展风采作文

 

《现场与背后》是贲友林老师 “以学为中心”数学课堂的记录与思考,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现场”,主要体现课堂教学实录的现场感;“背后”,主要表达隐藏在课堂背后的教师是有思考的。以学为中心,即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如何,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生动的、积极的、和谐的发张。“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精髓就是“先学后教”。“先学后教”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时间的先后,即让学生先学,然后教师再教;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是学生的事,“教”是教师的活。对教师来说,“先学后教”可以理解为教师先向学生学,然后教学生。对学生来说,“先学后教”意味着学生先学习,然后在后续的或是小组或是全班的交流过程中教同伴。

教育无捷径。贲老师上自己的课,思自己的想,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勇于实践探索,积极思考问题,踏实勤奋肯干,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

一、      研究学习、精心设计

教师功夫在课前,浓缩在“研究学习”中。课前,贲老师会为学生准备一份研究学习材料。刚开始,我对“研究学习”知之甚少,以为就是把教材上的内容搬到研究材料中。我对“研究学习”很好奇,所以在欣赏每一篇课例前,我都要先翻阅“研究学习”。仔细揣摩“研究学习”内容,思考“研究学习”怎样制定比较合理?制定“研究学习”要遵循什么原则?

读着读着,我对“研究学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课前的学习材料,是学生对课题内容展开思考,带着想法,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而不至于走进课堂时茫然无知、游离于课题学习的思考之外。这样,学生具备开讲的基础,当他们走进课堂时,也就有话要说。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学场。“研究学习”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已有已知的情况下,研究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明白其“法”,探究其“理”,反思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小数的性质”研究学习中有这样几个内容:1、什么叫小数的性质?举例说明。2、为什么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3、关于小数的性质,我的提醒:4、小数的性质,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实行课改之初,“研究学习”材料是由贲老师自己设计的。贲老师一直坚信这样一条原则:相信学生内在的向上力量。几年后,他试着让学生自己设计“研究学习”材料。如“长方体与正方体”复习教学,在上课前一天,贲老师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独立、自主完成“长方体与正方体”整理复习。学生交流的整理方法有:画知识树法、画结构图法、列表格法、画梳理图法、分版块法等等。

教师大胆放手,学生也回馈了丰厚的礼物。课堂上,学生的大方交流、认真倾听、礼貌指正、互教互学,是贲老师最亮的一张王牌。学生的表现与进步,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彩得多!

研究学习,在课前进行,让每位学生有了深度思考——给了优秀学生一个“高飞”的空间,也给了学习困难的学生一个“缓冲”的地带,让每位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得到提高,收获自信,快乐成长。

二、      优秀课例、置身其中

优秀教师自有优秀课例。《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学生在交流学习研究后,贲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请大家拿出方格纸。如果请全班同学在这个方格图上标出A、B、C三个点,全班同学标注的这三个点的位置会相同吗?如何让全班标注的A、B、C三个点的位置相同呢?如果用线段连接AB、BC、CA,那围成了什么图形?还有一个D点,连接A、B、C、D、A,猜猜看,围成的是什么图形?如果是长方形,那D点在哪儿呢?如果是……,那D点在哪儿呢?

在“变一变”、“添一添”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有了新的追求,学生的发展有了新的成长点。

高潮跌宕,精彩继续。课尾,贲老师让学生根据数对相应的学生离开教室。(3,1),一个学生起立。(x,4),第4行的学生起立。(1,y),第1列的学生起立。当贲老师询问出示一个怎样的数对,全班同学都可以起立时,学生说出数对(x,y)。课结束。数对中的x、y表示什么,教师并不明明白白地讲,恰恰给了学生切切实实的感悟。“花未全开月未圆”,意犹未尽,耐人寻味。

我仿佛置身课堂,和学生一起用心交流,思考问题。为什么要用数对表示位置?为什么要先列后行而不是先行后列?数对是谁发明的?我拿起手机,查找答案。

数对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发明的。他想用一个好方法表示平面上的一个点,但他无论怎么尝试,都无法用一个数来确定点的位置。一次,他生病了,躺在床上,看到墙角有蜘蛛在织网,网上有很多的交点,这些点是横着和竖着的蜘蛛丝相交而成的。用两个数不就可以将点的位置确定下来了吗?于是,他发明了数对。为了更直观地表示,笛卡尔还把蜘蛛网化简成网格,也就是我们学习的平面坐标系了。

将表格置于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有序数对确定位置,即(x,y)。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数所对应的就是表格中的“列”,y轴上的数所对应的就是表格中的“行”,所以说“先列后行”是与中学 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脉相承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依靠学组织学习过程,把每位学生的学习放到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学生面对的问题,不是越大越好;学生喜欢的方法,不是越多越好。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需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三、先学后教、疑问重重

我常进行低年级教学,对于“先学后教”,我的第一个疑问是:“研究学习”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实用吗?接下来还有一些疑问。1、“研究学习”每天都由老师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吗?在学生“研究学习”时,有家长的参与吗?那么,留守儿童怎么办?2、老师怎么对待学生的“研究学习”?全部收过了批阅吗?有没有没完成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上课前要重新发回到学生手里吗?3、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但对全体学生都适用吗?对于大班额适用吗?是否会产生两极分化现象,优质更优,差者更差?4、多次发现,老师在课中说某某问题课下研究。请问这些问题学生真的课下研究了吗?老师落实了吗?怎么落实的?

期待教师成长学院与贲老师交流,期待欣赏贲老师的优秀,期待贲老师的解答……我期待着7月19日的到来。

贲老师坚定地走着!

一路芬芳一路歌!

风采,已然显现!

相信现在!

相信未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