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做一位有魅力的“立体教师”作文

2020-10-20 
做一位有魅力的“立体教师”多年来一直探索、践行着一个问题——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数学课像武林高手练剑术那样入

做一位有魅力的“立体教师”

多年来一直探索、践行着一个问题——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数学课像武林高手练剑术那样入迷?总是心有余而行不足,一年年下来,终没有修得正果。寒假读了《吴正宪与小学数学》一书,才真正了解到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

一、“勤”不够

奔波拜师

为了能让创设学生喜欢的课堂,老师先后拜访了马芯兰、刘梦湘、缪玉田、周玉仁、顾汝佐、张梅玲多位老师,从他们那不同程度的学到了课堂教学的设计、课改、教师的优秀品质、撰写论文、儿童心理学知识等。尤其是拜访老师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送孩子上学,再到朝阳区幸福中心小学听老师的第一节数学课,再匆忙折回到天坛北门附近的锦绣街小学上自己的两节数学课。这种辛苦我们谁又经历过,即使有,有坚持了多久。我愧叹自己从没有向一位自己崇拜的名师坚持听几节课,学到点什么,即使有,也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不久将成为过眼烟云,留不下多少痕迹。

勤于笔耕

如此往返折腾还不算,晚上老师还要静下心来写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细心研究、琢磨,老师课堂的思想内涵。在导师的引领下,认真钻研撰写学术论文,洞察课改的方向,践行、摸索课改的路子,并形成资料书写下来。根据实际书写了很多的教改论文、实验报告、学术论文,散见于多家教学刊物上。老师善于思考,勤于笔耕,积少成多。终于有所建树。与老师相比,我有做了些什么?书到用时方恨少,没到上面让交论文、资料时,才七拼八凑,搜肠挂肚,挤点牙膏。平时没空写,也懒得写,更重的是总觉内心空虚没什么可写的。看来还是自己阅读不够,积累不够,钻研不深入。 

艰辛探索

在刚刚步入教坛的老师,年龄不满16周岁,为了能担当得起教师的责任,她发奋读书,并给自己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短短一个暑假他竟把1-12册全套教材的所有例题、思考题及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全部做了一遍,并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做知识网络结构图,整理学习笔记。自己编纂了《小题库》、《难题辨析》、《思维训练》、《教海拾贝》、《趣味数学》等学习笔记。可谓是做了数学的有心人。

20世纪80年代初,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潮下,吴老师开始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艰辛探索。从教材改革入手,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编排教材,组合成“六条龙”的小学数学知识体系。试想一下这需要多少时间、精力,几多思考,才能够理出头绪。接着又从教法、学法、考法、及教书育人等多方面进行了教改探索。重组教材,注重知识联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思维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掌握良好的学法;改革考法,培养实践能力;坚持教书育人,促进全面发展。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没有真正的投入其中静下来研究,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反反复复的实践,坚持不懈的不辍耕耘,即是其中一项也难得见点成效。与吴老师相比,我只是注重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的改进,只是做了一名教书匠,只是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平面教师”。缺乏思考、探究的精神。

二、对数学的美挖掘不够。

让孩子喜欢数学,单单靠精美绝伦的讲授、灌输是不行的。老师让孩子体验数学挺有趣,发现数学真神奇,感受数学有价值,享受数学美极了、听懂数学真高兴,疑难问题简单化、保护创新的火种等多方面、多角度充分挖掘数学的美,调动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吸引孩子走进数学世界中,感受数学真好。这样孩子怎会不“走火入魔”?与此相比,我虽然常启发并让孩子感受数学的简洁美、神奇、有趣,却忽略了享受数学美极了、疑难问题简单化,听懂才会真正的喜欢这方面的教育。

三、给学生学习的时空不够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按自己事先备好的课,顺理成章的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给孩子,往往把自己的想法变着法的强加给学生。很少让孩子自己去另辟蹊径,自己去传播,用孩子的语言,用孩子内心思考的数学方法来解释。虽然关注着学生的学习,然而大多数课堂我还是问答式,讲授法。虽然孩子也在思考,但思考的是老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没有课堂的生成,缺少激烈的争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操作实践也只是草草收兵,要么有了操作没有操作后的总结,很难做到放得开收得拢。课堂往往是牵这孩子走。给学生的时空不够。再看老师的课堂,却不是把每堂课都讲得满满的,总有很多时间在让孩子争论,操作。进而很好的验证一个难点、易错点或一个很关键的性质定理。一节课显得很轻松,孩子却学得津津有味。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给孩子一个充足的时空杠杆,让他翘起学习的兴趣。没有真正时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用心灵赢得心灵。

四、学习习惯的督导不够全面

习惯是一个极普遍的心理现象,习惯是达到了自动化的动作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有规律有节奏的活动并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老师很细心的把孩子的习惯培养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基本的学习习惯,二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

(一)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1、倾听的习惯;2、仔细观察的习惯;3、认真做事的习惯;(1)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2)认真审题和计算的习惯。4、培养善于整理和总结的好习惯。5、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赋予学习习惯以时代特色。 1、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收集信息的习惯; 2、培养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 3、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4、培养自我评价的习惯;5、培养“高效率做事情”的习惯。

 可见她的细心,对孩子全面发展的关注。这样一位用爱心、责任心的前辈、名师、榜样何尝不值得我们学习?

  就用吴老师的话作为结语吧?“不只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平面教师’,而是做一位充满情和爱,给学生智慧和力量的‘立体教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