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一,也是我们这学期第一次交作业,我决定隆重一些——自己亲自收作业!不收不知道,一收真的吓一跳!班上竟然有十多个孩子没有作业!
说实在说,早晨上班的时候心情很好,随着不写作业学生人数的增加,我的情绪是一落再落,到讲课时已是到了底谷了。仔细回想一下,难道是我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学生没法完成?不是呀,一般到周末我布置的作业大约都在两面左右(约十题左右),并且还与学生约定了,不要一天完成,星期六、星期天每天做一面。认真完成,这样既可以保证质量,也可以让孩子不会因为长时间写作业而过于疲劳,更主要的是能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这种安排我从他们一入学时就这样进行的,孩子们都执行很不错,不知为什么,过一个寒假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及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只好让他在课间抽时间补。然而,一天下来,十几个人没有一个能补完作业的!不是作业多,是他们在没人监督时早就把作业的事情忘到了九霄云外!看看表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再看看他们一张张疲惫的小脸,不由得我有些心疼他们了!看来这样下去不行,我得想想办法,找找原因。
于是,放学前我随机地找了几个孩子聊了聊。
生1:他们下课就知道玩,一放学就玩,不做作业。
生2:作业太多,又是语文,又是数学,星期六、星期天还要学画画等。
生3:(此生时常作业忘了)做好了总是忘了带。
生4:你下次布置的少点。
生5:回家妈妈还有作业,真是太多了
……
从与孩子聊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作业量是不少,单就数学而言,我可能布置的不算多,可如果把孩子们所有的作业都加起来的话,那就多了,难怪有孩子家长说,孩子作业要做到晚上十点,当时我都不相信,因为我每天布置作业的量完成的时间,以不超过二十分钟为限。现在如果把孩子所有功课的作业一加起来,那就不得了了。如果一个孩子做作业的速度又慢的话,每天晚上做到十点真有可能。
看来下一阶段在作业布置上要进行一些调整。
首先,尽可能加大孩子们在校完成作业的量,尽可能把作业安排在课堂上让孩子去完成,回家的作业尽量少一些。并且,每天家庭作业尽可能早一点布置,让孩子有空的话可以提前完成,便于他们统筹安排时间来进行学习。
其次,简化作业的内容。对于一些重复性的作业,进行一些必要的筛选,如果是一些可做可不做的,对孩子的学习影响不大的作业,尽可能不做了;尽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重复练习的内容。
再次,组织好小组内的互助工作。有一些孩子可能对学习的内容一时无法完全消化,面对出现的作业时,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这样的孩子,要求各学习小组的小组长及时帮助他们,通过他们的帮助,既可以让那部分孩子消化学习内容,又可以提高作业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