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要我帮他整理单位的账目,恰好放假了,就把东西都带回了家,晚上摆了一桌子开始整理。
儿子看见凑了过来:“妈妈,你在干什么?”
“你说呢?”我头也不抬。
“哦,我知道了!”儿子恍如大悟,“妈妈也在做作业!”
哦?对啊!妈妈也要做作业!工作不也等于作业吗?我笑了。
这时候,儿子也从书包里掏出来他的数字描红卷子,坐到我对面,开始工工整整地写起来,“嗯,妈妈写作业,我也要写作业,咱们一起做作业吧!”
于是,明亮的灯光下就多了两个伏案疾书的人影。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时间一点点地流逝。儿子开始坐不住了。
“妈妈,写这么长时间字,你的手不累哟?”儿子甩甩自己的小手,“我的手都酸了!”
“妈妈的手已经练出来了呀!”我回答,“你才刚开始写字,还不知道怎么运用手腕的劲道,当然会觉得累了。”
“那我能歇会儿不?”儿子凑过来看我写凭证。
“当然可以了!”我也停下笔,拉起儿子的小手,“咱们一起来坐坐手指操,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休息了一会儿后,儿子又端坐在桌子旁,继续写他的作业,虽然我一直告诉他两张数学卷子是放假三天的作业,可以分两三次来完成,但儿子却执意地做完了。
“如果我能把作业先做完,我就有多时间可以玩和读书了。”儿子这样对我说。
很欣慰儿子这种对待作业的认真态度,孩子能主动完成作业是每一位妈妈最大的心愿,如果入学前和孩子做过足够多的“功课”,逐步培养起了孩子的作业习惯,那么,入学后,孩子的表现也一定会让我们感到欣喜的。
当然,父母对孩子的潜在影响也是很重要的,试想,一个天天打麻将的妈妈不可能让孩子读上读书,一位整天抱着电视连续剧看个没完的妈妈又怎能让孩子安心地写作业呢?环境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一部分啊!
另外,孩子空有写作业的热情还是不够的,坐得端不端正,写的字工不工整,以及写作业时有没有什么摸东摸西的不良小习惯等等,这也都是需要我们和孩子来共同完成的大“作业”哦!
那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做作业,一起把作业做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