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年级开始,每当学习完一个单元,我都会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单元的整理。目的是通过整理,让学生把平时学到的零零碎碎的知识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明白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从而把知识穿成“知识链”。以便达到巩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开始,整理的方法一般都是在老师引领下师生共同完成,经过一年多的“带领”,学生逐渐熟悉了这种整理方式。因此,我决定试着“放手”给学生自己整理。于是,在学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后,我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复习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并试着整理在纸上。
第二天一上课,我便让学生把家庭作业拿出来摆在课桌上一一检查,没想到,大部分孩子都模仿着老师平时的整理方法,用大括号的形式整理出了这一单元。摘选如下:
从孩子们整理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这一单元的知识点,孩子们不但都能清晰的罗列出,而且都已经基本掌握。为了个别“后进生”不掉队,于是,我让三人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家庭作业。并要求:每人都要发言,其他人可以做补充。这样,在小组互相交流这一环节时,整理的不太完整的孩子会在大家的补充声中完善自己的内容,真正达到了互帮互学的目的.
为了“趁热打铁”,接下来我马上指名学生口述整理过程,并及时板书:
为了进一步巩固、灵活运用知识,我根据本单元学生的情况,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用自测卷的形式来检测孩子。具体操作方法是:整理完这一单元后,我立刻把自测卷发给孩子,先让他们独立完成每一道题,再指名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对于有质疑的题目再小组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附自测题:
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姓名
一、比比谁的知识多。
1、直角比锐角( ),比钝角( )。
2、一个正方形有( )个角,每个角都是( )。
3、把一个角的两条边画的再长,角的大小( )。
二、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1、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 )
2、直角比钝角大,比锐角小。 ( )
3、从一点出发,只能画一个角。 ( )
4、正方形的角比长方形的角大。 ( )
5、一个正方形有4个角,剪去一个角,可能还剩3个角。( )
6、钟面上显示9:00时,时针与分针成直角。 ( )
7、在图 中,共有4个直角。 ( )
1、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
2、以给出的点为顶点画一个直角。
.
3、以给出的边为边画一个直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