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王国维的“三重境界”释义作文

2020-09-02 
王国维的“三重境界”释义《人间词话》学习笔记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二十六条中写道:“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

王国维的“三重境界”释义

《人间词话》学习笔记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二十六条中写道:“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在这一条,王国维先生把不相干的三位宋代词人的名句连缀成了 “三重境界”,阐释了做学问必要经过的三个阶段,从而脍炙人口。

本词条涉及的三首词分别如下:

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重境界,赋予原句截然不同的含义。

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写的本是相思离别——深秋的夜里,瑟瑟的西风把碧绿的树叶都吹凋零了。词人夜里无眠,独上高楼,望着天那边的远处,那是他所怀念的人所在的地方。可是王国维却说这是做学问的第一重境界——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这首《蝶恋花》里写尽了孤独凄凉之感,词人消瘦憔悴,衣带渐宽,皆因思念远方的伊人所致。王国维先生用此句寓意,在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时,即使废寝忘食,日渐消瘦憔悴,也是值得的。

第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上元灯节,热闹非凡,我独自一人徘徊着,在人群中搜寻着我的意中人。可是笑语盈盈的美人一个个暗香渐远,我却始终没有见到心爱人儿的踪影。在我失望至极时,猛然回头,却在一个角落里看见了她!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

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感悟:

为何王国维能够从三首爱情词中读到成大事业的三重境界呢?叶嘉莹教授说,中国的词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文学作品,它可以给读者丰富的多方面的联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者因自己的修养、品格和过去所受到的教育背景、环境、传统的不同,每一个读者在阐释诗词的时候,不一定是作者原来的意思,而是把自身的种种因素加上去,衍生出另一种意思。

尤其是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词更容易比诗歌更容易造成这种衍生义。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词在最初写作的时候,是给那些美丽的歌女去唱的歌词,创作者本无心将自己的思想抱负理想意志都写到里边。这是同诗歌不一样的地方(诗人在写诗的时候,是带着中国旧日的诗言志的传统观念来创作的。)但是,每个创作者都无法避免地把自己的性格思想隐意识地流露到歌词中去了。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因此,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为词的性质下了这样的定义:“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要眇宜修”意指词要兼有形式与内容的双重之美。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