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五一劳动节已经过去了,但耳畔悠然回荡着“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的旋律,在我的心目中,理所当然地认为劳动是最光荣的,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价值,劳动创造了世界。
但是纵观当今的孩子,他们似乎还不知道“劳动”是什么概念。优越的家庭条件,祖辈父辈的疼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孩子渐渐丧失了劳动的能力。他们甚至在学校本该承担的值日劳动中也推三阻四,一副“小皇帝、小公主”的样子。也的确有这样的现实:在家里,父母对孩子说:只管搞好学习,家务劳动是我们的事情。在学校,安全问题排在第一位,窗户不能擦——玻璃碎了容易割破手;电扇不能擦——太高摔下来容易受伤。所以现在的孩子劳动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而自己能干的扫地、拖地却又不愿意干。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想,要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劳动是光荣的,才可以表现在行动上,才能让孩子的未来不至于缺少哪一方面的锻炼而失之偏颇。于是,“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今天下午按时拉开了序幕。
首先小主持人殷冰鹤用一个“劳动最光荣”的故事吸引了孩子们,故事中爱劳动为我们带来的便利让孩子们有了一种“劳动很重要”的认识。
接着是古往今来有关“劳动光荣”的名言警句大荟萃,他们的语言之所以会被人们称为名言,是因为这些名言对我们的生活能起到指导或启迪的作用,而这些名言警句也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原本孩子们心中“劳动很重要”的意识被进一步推进,“劳动光荣”的种子开始萌芽。
然后是孩子们共同探讨班级“劳动小能手”的评选条件,孩子们众说纷纭,一条条切实可行的评选标准为我们即将评选出的“劳动小能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比如要在家里积极参加家务劳动,比如在学校要认真做好值日,保持好周围的环境卫生;比如要无论何时都能自觉参加劳动等等,孩子们自己制定的细则自己来遵守,真正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最后一个环节是“七嘴八舌”。大家说说自己最拿手的一项家务活。结果有的孩子一下子罗列了很多,而有的孩子呢,却一种都说不出来,由此可以看出有的孩子在家里是比较勤快的孩子,有的孩子却是真正的“小皇帝”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首先给予了大家热烈的赞扬,能主动去做家务,都是勤劳的好孩子。但是做家务可不是今天做做,明天就不做了,关键是要养成主动做家务的好习惯,将来在自己独立生活的时候才不至于不知所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主题班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对于劳动的认识更深刻了。其实,我只是想告诉孩子们,劳动不仅可以锻炼生活能力,还能锻炼意志,增强体质,养成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它不是学习的拦路虎,而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在劳动中敢于探索,大胆创造,点燃智慧的火花,才能让自己不断经受考验,不断取得进步,不断健康成长!
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让我们在劳动中成长为新一代优秀的少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