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37页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利用数据间的关系,提出并解决问题。
2、通过观察、对比、合作、交流,理解复式统计表产生的意义和必要性,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填写复式统计表,对统计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复式统计表产生的意义和必要性,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趣,直入主题
师:孩子们,猜一猜老师课余时间最喜欢干什么了?
生猜。
师:告诉大家吧,老师在课余时间最喜欢读书、写博文啦!静静的夜、柔柔的光,捧着一本喜欢的书,坐在书桌前,享受夜的芬芳,吮吸书的墨香,真美!打开电脑,让自己的所思所想随着噼里啪啦的敲击声在电脑上跳跃,真美!
你能告诉大家你在课余时间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创设情境既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又为高效课堂做好准备。
二、
统计整理,做好铺垫
师:如果想知道我们班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怎么办?对,我们一起来统计一下吧
出示作业纸1、作业纸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活动举手表示。
合作(1):
女生1:请最喜欢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的男生举手!
相应男生举手示意。
女生数人数。
学生在统计表中相应的位置填上统计数据。
完成作业纸1
合作(2):
男生1:请最喜欢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的女生举手!
相应女生举手示意。
男生数人数
学生在统计表中相应的位置填上统计数据。
完成作业纸2。
观察:
1、从男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从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经历统计数量的过程,既复习了单式统计表的知识,又为学习复式统计表做了铺垫。
三、
发出疑问,解决重点
疑问1: 从男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中,能获知女生的情况吗?
疑问2: 从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中,能获知男生的情况吗?
疑问3: 如果想知道喜欢看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或少多少,该怎么办?
生:从男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中,找出喜欢看书的人数,再从女生喜欢的活动统计表中找出喜欢看书的人数,然后进行比较。
生:好麻烦呀!
生:如果这两个统计表能合并成一个统计表,既有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又有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该多好呀!
师:好主意!那我们就合并着试试看!请认真观察这两个统计表有什么共同点?
生:活动内容都一样,调查的都是本班学生的活动情况。
师:到底该如何把这两个表合并成一个表呢?合并后的表中应该包含哪几项内容呢?它们分别放在哪里合适?请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表中应该有活动、人数、男生、女生。
生:横行是活动,竖行是男生、女生。
生:活动表示活动内容,不能表示男生、女生。
师:既要表示活动,又要表示男、女生性别,还要把最重要的人数表示出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把它们放在一个表格里呢?怎么放呢?
学生自由说想法。
师:大家想出来了这么多好办法,真了不起!(出示表头)来看看这是什么?这个是表头,被分成了几部分?(活动、人数、性别)
介绍横栏、竖栏、数据栏。
师:表格中的数据栏是空的,你会填吗?请参考前两个统计表中的数据,独立完成作业纸3。
小结:像这样,把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中,这样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以前学过的统计表只统计了男生或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叫做单式统计表。
设计意图:发出疑问,理解复式统计表产生的意义和必要性,讨论合并,经历复式统计表形成的过程,独立填表,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四、
比较异同,体会特点
师:现在请你回答“喜欢看书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这个问题,你看的是复式统计表还是两个单式统计表,为什么?
生:看的是复式统计表。因为复式统计表中既有男生最喜欢的活动信息,又有女生最喜欢的活动信息,一目了然,容易比较(板书:容易比较)
师:说得好!从单式统计表中只能看到男生或女生的信息,而从复式统计表中即可以看到男生的信息,又可以看到女生的信息,说明复式统计表反映的内容丰富。(板书:内容丰富)
师:请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信息,提出问题,考考你的朋友吧!
设计意图:通过单、复式统计表的对比,更加清楚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提出并解决问题,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巩固练习,思想教育
出示三二班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师:请根据这两张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作业纸4。
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你想对三二班的同学说些什么?
出示练习八第1题奥运会所获金牌数统计表,回答问题,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人和事中,选取学习素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
全课总结,收获满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畅谈收获,培养自信,提高总结归纳能力。
教后反思:
本节课在课堂设计和教授上,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复式统计表》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所以,对于“男生最喜欢的活动”、“女生最喜欢的活动”这两个单式统计表的统计、整理、填写,我放手让男、女生合作完成。接着,我通过让学生思考“如果想知道喜欢看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或少多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合作、交流,理解了复式统计表产生的意义和必要性。最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学生一起解决了复式统计表中的“表头”难题,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2、呈现内容的素材贴近学生现实
第一学段,学生所感知的生活面较窄,从他们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到数学的作用。
本节课中,无论是对本班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进行统计,还是对三二班的男生、女生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进行的统计,选取的素材都是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这些素材的选取不仅体现了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还体现了数学与自身的联系,让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新课标强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感染和影响学生。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用本标准的理念分析各种现象,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
为了让学生心甘情愿说出自己在课余时间做了些什么,我先说出自己在课余时间最喜欢读书、写博;为了让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我让男、女生合作完成单式统计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设计了观察、对比、合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有几点改进:
1、课堂语言需简洁
有些问题害怕学生不明白,不免就说多了。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一定要注意用语准确、表达清楚,语言精练。
2、等待学生需耐心
等待学生发现知识时,还需再耐心一些,不能有急躁情绪,要相信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引导他们、和他们一起去探索、去交流、去发现。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我们却在追寻完美,滑稽吗?不!世界就在我们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前进,我们也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成长着……
相信岁月,相信种子!
相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