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学数学
我上学时数学成绩不佳,毕业后坚定不移地做了语文老师,一晃儿子八岁了,为了辅导他学习,我也开始研究起数学来。记得上学时,面对数字、应用题,总感觉它们是那么枯燥,似乎和我是绝缘的。可现在,在和孩子一起学数学的过程中,我愈发感觉数字是那么灵动,应用题是多么有趣。很多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过去只知其然的,现在知其所以然了。
竖式除法
今年暑假,老师布置了预习数学书的作业,我大致翻了一下三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发现除法是重难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整数除外,其它就需要用到竖式。竖式我会列会做,但是为什么这样列式?商怎么写?试商后被除数下面写什么?自己清楚的事不知道怎么教孩子。教了几次孩子仍然懵懵懂懂。很幸运,今年去郑州考名师,遇到了一位子路小学的数学名师鲁丙甫。丙甫姐姐性情开朗,爱说爱笑。一听到我的困惑,爽朗地说:“这个我会讲,会的还不轻咧。叫我转化转化你这个差生吧!”说罢拿起稿纸一边列式一边讲了起来。一开始讲,她马上就是给小朋友上课的感觉,那么亲切,那么和蔼。我这个差生听得入了迷。回家后,数学老师的清晰条理的思路加上语文老师的形象生动语言。嘿!我把孩子教会了!真高兴啊!
以76÷4为例。我先让孩子说说:7代表7个十,6代表6个一。然后这样教:
硕妈:76元钱分给4个人。(边说边列出竖式)你说咋分呢?
硕硕:那就先分70元。
硕妈:70元钱怎么平均分给四个人呢?
硕硕:(想了想)一人10元,还剩30元。
硕妈:真聪明!那就把每人分到的一个十元记在7的上面,表示分到每人分到了10块钱。一共分掉了多少钱?
硕硕:分掉了40元,那就在7的下面写4,代表四十元,相减后剩下三十元,分不公了,干脆妈妈给你换成一元的。和后面的6元加在一起分吧。
硕硕:36元分给4个人,四九三十六。每人分9元。
硕妈:那记在哪里呢?
硕硕:记在6的上面,代表9个一元!
硕妈:这一回分掉了多少?
硕硕:分掉了36元,都分完了,没钱了!
硕妈:那怎么在竖式上记录呢?
硕硕:在36的下面写上36,画横线,相减后得零!
Ok,学会了!再出几道题目练练。
差倍和倍
这星期,
硕妈:先读读题,“科技书是故事书的3倍,”哪类书比较少?
硕硕:故事书少。
硕妈:那故事书就用一个核桃表示。
硕硕:哦,这么说,科技书就是3个核桃来表示了。
硕妈:四个核桃加在一起表示300本书,那一个核桃表示多少本?
硕硕:(口算了一会儿)75本。哦,故事书是一个75本,科技书是3个75本,225本。
还有鸡兔同笼、乘法口算等等,有时间再写吧。
和孩子一起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