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班回家刚一进门,儿子就放下手中的书,跑上前迎接我。他心直口快的说:“妈妈您是不是觉得猴子很聪明?”我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道:“是呀!”儿子就说:“那您就听我给您讲一个故事吧!”
于是,儿子就滔滔不绝的给我讲:“有一群猴子干渴的要命于是就到处找水喝。他们终于在山脚下寻找到一口很深的井,猴子想尽了各种办法,还是喝不到一滴水。有只老猴子说:‘很久以前,我曾经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为了喝到玻璃瓶里的水,衔来石子投入玻璃瓶内,最后终于喝到了瓶内的水。难道我们猴子还不如乌鸦聪明吗?’猴子们一听纷纷蹦了起来。有只猴子大声喊道:‘这眼井和玻璃瓶子也差不多,往里头扔石头呀!’于是,猴子们立即搬运大大小小的石头往井里扔。井,很快就被猴子们用石头填满了。可是,猴子们还是没有喝到水。猴子们很生气,都指责那只老猴子,说他就会瞎出主意。那只老猴子也只有无奈地摇头叹气了。
今天,我没有端坐那儿洗耳恭听,而是,先换了便装后到厨房,点火、洗米、做饭。儿子前后撵着我讲。“妈妈,聪明的猴子也办出了蠢事。他们就没想一想,玻璃瓶下边是密闭的,往里边放上石子,水肯定会上升;而井里的水与周围是相通的,往里面扔石头,水受压,肯定会向周围跑,当然把井填满也不会有水升上来。
此时,我该切菜了,儿子忙提醒道:“妈妈小心!”我说:“谢谢!”但,儿子的提醒已经引起了我的注意。接着儿子又说;“如果我遇到那群猴子,我会告诉他们,要用他们的祖宗捞月亮的方法,一个接一个的连下去,最下边的先喝水,然后再一个一个的轮换,肯定大家都能喝上甘甜的井下活水。”
我说,我也给你讲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卖油的,每天早上准备外出前,他的妻子都会悄悄的从他的油桶里盛一勺油存起来,等到快过新年了,他没有赚到钱,便愁眉不展。他的妻子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告诉他,家里还有她积攒的一筒油,让他拿去卖了再把年货办齐,全家欢欢喜喜的过一个丰盛年。这事被他的朋友知道了,就在自己的妻子面前夸那个卖油人的妻子聪明。朋友是卖日历的,朋友妻每天就把他的日历藏起一本,等到快过年了,朋友不但没赚到钱,而且,还亏了大本,他愁得饭吃不下,觉睡不好,朋友之妻还洋洋得意的说:我这儿还藏有几百本日历呢!你拿去卖了,咱们好好过个年,朋友听了,当场气晕过去。
我刚讲到这儿,儿子发出长长的遗憾,说:“看来,只靠模仿,不动脑子,人和猴子都会办蠢事!”
我说:别人成功的经验,自己照搬,未必成功;别人合体的衣服,套在自己身上未必合身。俗话说:“量体裁衣”。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的场合,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干出一些象“猴子填井”之类的蠢事。儿子很赞同我的观点。
说着说着,我做的四菜一汤就端上了餐桌。我一呼,全家都高高兴兴的就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