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曲词韵遇知音
“挑战古诗词”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众多追随者的目光。有老师、家长、亦有学生;有少年喜欢至今的各年龄段人儿,也有刚刚初始的读者,亦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学子们。当我置身于这片天地,感受着羊年伊始校讯通刮起的这股强劲“诗词风”,内心几多感慨!
看,他来了,她来了,他们来了,都来了。这是一群怎样的人,身份不已,年龄不一,职业不一,却有着共同的热情和喜爱。爱唐诗、爱宋词、爱生活。这是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人,却因为诗词相遇、相识、相知。这是平凡生活中不愿平淡生活的一群人,因着诗词,赋予了生活新的内涵。有的拿起久违的书卷挑战《古诗80首》或《古诗120首》、《唐诗宋词》,拾起了久违的青葱岁月——我就是其中的一位;有的通过专业的知识进行指导,充当了教练的身份却乐此不疲,甚至选手和教练之间都没有一面之缘,却显得尤为亲近;有的精心打造这优秀的氛围,供大家观赏和参与,失去了自己诸多宝贵的时间却不感可惜,甘之如饴!这,都是为什么?我想说,这是诗词的魅力,这是中华文化底蕴储存的力量,这是爱它的(唐诗宋词)不变真心。正是有了这些,正是有了这一切,才让我在“挑战古诗词”的“擂台”上古曲词韵遇知音呀!
虽然“挑战古诗词”的第一期已落下帷幕,诸多精彩已展现在大家面前,但为诗痴为词狂的心依然跳动,期待更多的诗词达人来这里“相会”,共叙诗词的美,诗词的妙,丰富我们的生活内涵,留下难忘的瞬间。对于第一期辛勤付出的“小蜜蜂”——老师们、姐妹们、小朋友大朋友们在此一并感谢。
为了给自己鼓励,也为了谨记老师们用心的付出,把俺第一期“挑战古诗词”的打分及评语展示如下,敬请围观哈
马祥勇老师共点评优秀作品9篇:(俺在序号8)——8.登鹳雀楼:《玉兰花》评分:85
推荐奖项:三等奖:登鹳雀楼
《玉兰花》
街边巧遇玉兰花,
一树白来一树霞。
路人驻足皆欣赏,
轻摇花瓣谢万家。
【点评】写景状物的作品,不尽要描摹如画,还要抓住景物的神韵,写出其风采。玉兰之为花,或白或红,作者以白描绘事之法,拈出“白”、“霞”二字,明明白白两个字写尽玉兰千娇百媚花色之美。末句花谢摇曳之美,最得神韵,极尽玉兰妍态,令人回味其中,妙!
(谢谢老师的鼓励,继续加油,加油!)
付录安老师几乎点评了所有的作品哦,真是辛苦啦!篇幅有限,此处只选了分数最高的前十位参赛者:
前十位分数最高的诗词:
飞雪妈妈:凤求凰 90
铭铭妈妈:湘 兰 90
快乐的小飞鹰:七言律诗90
小鸟妈妈:梅兰竹菊 90
鲁嘉鹏:淡黄柳 85
清月妈妈:吾家小女85
爱在行动:赞槐花 85
紫馨蝶嫒:七律·乡思 85
诗意语文:元 夜 85
登鹳雀楼:玉兰花 85
(注:登鹳雀楼:玉兰花 85分
推荐奖项:三等奖:登鹳雀楼)
《玉兰花》
街边巧遇玉兰花,
一树白来一树霞。
路人驻足皆欣赏,
轻摇花瓣谢万家。
简评:“一树白来一树霞”极力描写了花的盛,“轻摇”“谢”的拟人化手法,更是别出心裁。
(谢谢老师的鼓励,继续加油,加油!)
赵渝老师点评校讯通博友:
《玉兰花》
清月妈妈
街边巧遇玉兰花,
一树白来一树霞。
路人驻足皆欣赏,
轻摇花瓣谢万家。
小插曲:(不知怎的署名变成了清月妈妈,我还以为老师给俺改名了呢,或是清月妈妈和我都写的《玉兰花》,仔细一看内容,还是俺的。不过,因此顺腿跑到了清月妈妈的“小屋”,比俺的精彩多了,学习了哈。又认识一位新朋友,开心着呢。这回赚大发咯!)
得分:80
点评:二二三节奏的绝句,平起入韵式。首联介绍巧遇玉兰花,自然轻松,充满欣喜之情。次联描写路人,同时以赋予人格化的方法写出花的有情和可爱。整首诗清新淡雅,自然天成。缺点是“路人驻足皆欣赏”这句有些直白,缺乏韵致。另,此诗平仄协和,韵脚皆取自下平声“六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