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做最好的老师》之后,我越发感觉李老师的魅力不仅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上,还体现在他的课堂教学上。
首先我感觉,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来说,首先就是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改革。纵观我们现在的课堂,虽说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一直在进行课程改革,可事实却是表里不一。外边口号喊的再响,内部依旧是应试教育。课堂40分钟内,老师一直在进行知识的传授,没有学生真正的、独自的学习和体验。课堂上,我们都是在想“学生学会了没有”,而不会去考虑“学生怎样才能学会”,“学的结果又如何?”整堂课也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设计的,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最近发展区……所以,我感觉,我们现在要进行道德课堂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真正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教学回家”!
其次,怎样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设计《夜莺》一课教学时,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本课有好几处含义深刻的语句,而它们刚好涵盖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随着这几个句子的理解,教学目标基本能得以实现。于是,一个大胆的思路产生了:先让孩子们自读,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然后引导孩子们梳理问题,简单的当堂解决,归结出有价值、有难度的问题,引领孩子们深入、细致地研读课文,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读书、思考、理解、表达等各种基本学习能力。教会孩子们如何学习、如何解决问题。最后再进行有效的延伸,将课内学习引导到课外。“质疑——释疑”的思路一旦形成,我就依据学生的年龄、学习等特点开始揣测课堂,想象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何归结、如何帮助学生在一一解决问题的同时,会读书、会思考、会倾听、会表达、会合作、会交流……怎样进行“听、说、读、写”的有效训练,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们的各种语文学习能力。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备课,详细教案很快就有了。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我发现,只有这样去备课,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交还给学生,才可能带领学生动起来,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学习。道德课堂建设才可能不成为口号,而是我们迈出的第一个坚实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