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2
是我们在改变着世界,还是世界改变着你和我?
——题记
照例,让一年里沉淀的点点滴滴在这里汇聚……
1 针灸——我的健康
2012年的7月,一放假,这本是属于教师的休闲日子,我却在医院报到了——离开家去郑州治疗嗓子。除了中药辅助之外,针灸是治疗的主要方式,每次,十多根银针扎在我的脖子上,手上,胳膊上,不能说话不能动,一次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我的眼里只有秒针,只有时间,能感受的只有我的心跳,呼吸的是治疗室里永远不会清新的空气。一天两次,是我40天生活的主要内容。因为住院就要和手术的病人在一起,这样休息不好,影响治疗效果,我住在了医院斜对面的明珠酒店,治疗的成本也因此增大。40天的日子很孤独,但幸运的是,声带小结因为我40天的坚持而治好了。
我的生活因为这次治疗而改变了。从郑州回来之后,我开始从生活细节保护嗓子,油腻,辛辣等不利于嗓子的饮食淡出了我的生活,每天中午吃过饭,我要给家里擦一遍,晚上睡觉前,也要擦一遍,为的是时刻呼吸湿润的空气,原来的我从来没有这么勤快过,擦地用的是淘汰的老式枕巾,吸水好,比毛巾大,耐用,擦地擦得干净,5个月来,一天两次,我已擦烂了两块枕巾,1500个日子,从未间断。
教师是职业用嗓人群,声音疲劳沙哑特别常见,但是,自从教了这个班,我嗓子尤其爱出问题,从今年上半年,嗓子不舒服的频率明显增多,几次不是上火也不怎么疼就是失音说不出话来,5月份,我到郑州一检查:声带小结,声休一个月后复查,如果小结还有就要手术。声休一个月就是一个月一句话也不许说专门养嗓子,这样声带得到休息后小结就会消失,但也存在消失不了仍需手术的可能,如果手术,手术后的声音质量会受到影响。我的职业决定了我的声音就是我的生活质量,那天我“展望”着我的声休生活和以后的生活质量,泪水一次次决堤,彻夜难眠。我没有办法给学校请假一个月,我们四年级一班和五班已经有两个老师离职,代课教师都找不了,我怎么请假,怎么声休?请一个月假是不可能了,连辞去一些管理上的工作也是泡影,心是灰色的,只能尽可能少说点话养养嗓子,就这样坚持到了暑假。
感谢上天的眷爱,也许是我这22年来对学生对教育对教学的赤诚之心让上帝舍不得夺走我清亮的嗓音,声带小结治好了!9月份一开学,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开学就按学校要求进行了进一个小时的教师培训,然后是紧锣密鼓的各项工作,我清晰地记得,9月18日,周二,给年级组长开完会之后,我的嗓子又一次失音,赶快给医生打电话,不是治好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失音了?又复发了吗?医生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刘老师,你可得记住,治好了你也不能把自己当成好嗓子无顾忌地用啊!于是,又去针灸了几次。于是懂得了“养”的重要,才有了和湿润洁净的每天之约,才有了饮食的绝对禁忌。最重要的是,我懂得了科学用嗓的重要性,懂得了心态和健康和嗓音的关系。真正的医生是自己,我也感谢这次治疗经历,让我对疾病对人生多了一层感悟。我对自己说,是上天用声音哑来提醒我如何爱惜自己:因为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每天会尽力用耐心对待学生,因为急躁是咽喉病的敌人;家里的地板格外干净空气湿润清新,因为护嗓而使身体的其他脏器得到了养护;饮食更加清淡正是中年养生的好方式,因为养嗓而养了身;更注意自己情绪的调整,更善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养嗓的同时是养心。这一学期,我的声音自十月份后就比较稳定了,我因此而有的内在收获在我的心灵深处。
2上学——我的牵挂
自从女儿到郑州上学之后,很多朋友和同事都非常羡慕我,他们都认为我可以过着悠闲惬意的生活了,其实,我还有一份责任,这份额外的责任我已承担了四年。
妹妹的女儿灿灿从上小学开始就在妈妈家吃饭,因为妹妹听力不好和妹夫腿不方便,这个从小在奶奶照顾下长大的孩子自上学起便完成了一个无形的责任交接,奶奶把成长的接力棒交给了外婆。然而,四年前,妈妈去世了,我从妈妈的手中接过了照顾灿灿的接力棒,接力棒从外婆传给了姨妈,这,是没有人命令和要求下我接过的。接过,就是接过一份责任和辛苦,当然,亲情的接力为的是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使他有更好的明天。灿灿每周五天在我这里生活,周末回去和父母爷奶团聚。上小学,因为在我工作的学校上,没有什么困难。可是,今年,灿灿该上初中了。原以为她的特殊家庭会有绿灯在她成长的道路上亮起。然而,一切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因为上学,我像骆驼祥子一样在烈日下奔跑着,我一次次地重复着这个孩子这个家庭的特殊情况,就像一个有过重创的病人一次次地把忘掉和忽略的伤疤再次揭开,一次次地展示着并对看到的人说,我痛,我需要你的帮助!也许是我的敏感,那种心理上的乞讨严重地伤害着我,我在别人的面前理智而微笑地阐述着。回到家,擦去汗,只有那团团泪水和汗水浸透的纸巾在诉说着我的痛处和一个孩子上学的艰难。生活就是这样无情,没有什么可以例外,只要你是“例外”之人,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例外,你都需要风雨中的承受。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感谢那些在孩子上学的过程中真诚帮助我的人!然而,新的挑战又来了,在小学一向很乖的孩子在中学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她在小学尽管不是优秀的孩子,但老师都很喜欢她,乖巧听话,任何小学教过她老师都认为中等成绩是没问题的,可是,期中考试居然考了509名,是不折不扣的学习困难生了。于是,我开始了从没有过的辛苦,从心理的疏通,到细节的鼓励,从学习的日督促方式到自学数学检查作业,我这个教育自己孩子只管大方向的悠闲妈妈开始了事无巨细式的婆婆妈妈式管理,我感受到了从没有过的压力和辛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差距,什么叫主动,让一个孩子有学习的内驱力真的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这个工程想见成效,家长不亲历亲行那是不可能的。期末的目标是进300名,排名那么残酷,但只有排名是晴雨表,我等待着我的付出是否见成效。
我对自己解嘲说,上天让我担当这份责任,是在考验我是不是优秀的教师,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名师,是在给我更多的教育体验——用对自己女儿那样的一套教育方法不适合灿灿,优秀的教育人应该有更多的教育方法。我也对自己说,有一天,如果灿灿也长大成才,我可以把不同孩子的教育得失写成厚厚的一本书,想必一定是教育畅销书了。我曾对弟弟说,在我的潜意识里,我认为我能把灿灿教育好。弟弟说,那就好,也一定能,因为我们俩阅读过同一本书——《潜意识的力量》。
而我的女儿,在我一向撒手的情况下,在省城高手云集的重点名校,一上高二就创造了我从没想过的奇迹:年级第七名。我简直瞠目结舌了。我家的家庭教育文化有三句话:1)和生命相比,一切微不足道。2)你不能左右别人,但你可以管理自己。3)你是创造奇迹的人。这三句话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在女儿的初中阶段萦绕了三年,上高中了,尽管不在身边,但是我也常说常用,没想到,这个奇迹创造的有点惊人!但很快还是让自己淡定,毕竟,现在还不能代表什么,还有更多的路要走。女儿也需要更理智地看待自己的成绩。但是,在电话里我常常对女儿这么说:你是上帝送给妈妈的礼物,妈妈爱你!是呀,上帝给我一个诗诗,是让我感受教育的甜蜜,上帝给我一个灿灿,是让我感受教育的苦涩。尝过更多的教育滋味,我的教育理念才能滋养更多的孩子。因为,我是一个教育人。这滋味,都是教育的财富,而且是直接的财富。
3彩信——我的研究
2011年底开始写教育彩信,整个2012,我都在给教育彩信撰稿二年级写话栏目的指导。一年下来,有近3万字的稿子了,看着这一串串的写话题目,真觉得2012没有白过。因为,编辑告诉我,二年级的彩信用户是所有年级中最多的,在彩信调查中,写话栏目特别受欢迎,河南、内蒙两省,数以万计的家庭根据我的写话指导孩子走进作文大门,我非常欣慰。
今年10月份,作为评委参加书香班级颁奖仪式,一直跟着我学写话的小鸟妈妈带着儿子也来参加,我终于见到了这对优秀的母子,我们合影留念,这种幸福真的是无可比拟,自己的研究为他人实践着进步着收获着,自己因为付出而幸福!后来,又在《教育时报》中读到段老师的文章,段老师说女儿跟着我写话特别有效果,方法很好,至今也从未见过段老师,但这种幸福在延续着。在驾校学车时,一位学员确定了彩信写话指导栏目是我也写的,也说受益。这种感觉真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么多的玫瑰在不知不觉中赠送,余香袅袅沁入我心,滋养着我,幸福着我!
4 驾照——我的业余
我非常胆小,电动车没学会,因为一启动就加速度的那种感觉让我的心脏都要跳出来,狂跳不止惊魂未定之后就没有再尝试过第二次。不会游泳也不会滑冰,那种人无所依的感觉特别恐怖。所以我是没勇气学车的,但是想到驾车也是一种生活技能而且很可能是生活必须,就鼓足勇气开始学了,可是,三月份报名直到现在也没有拿到驾照。一是自己没时间练,二是因为我确实比别人学得慢。
12月,教练问我愿不愿考试,我想试试吧,哪些考试科目都也学了,但是结果还是在常错的那个点上出错了。我的考试体会就是:功夫不到家,存在侥幸心理是不行的。对此,我的感受特别深,那一年,带着我校的一位老师参加省优质课比赛,她的粉笔字真的不太好,在全省的优质课赛中,参赛的选手个个优秀,但是,她就是有一股韧劲,即使在宾馆的墙上,也拿着粉笔在练,墙壁下磨了一层厚厚的粉笔灰,最后她参赛的板书和擅长书法的教师没有什么两样。她的声音也不是特别好,但是说课获得小组第二名后获得了展示观摩的资格,她的一等奖真的是汗水浸透的一等奖。这让我想起了十年前自己参赛的情景,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因为小学教师也可以进高后,我成了较早进高的老师,那些进高的条件我样样都有,在不刻意的准备中,自己早就完成了准备,因此水到渠成。今年,接到了几位在准备进高的朋友的电话,问我能否帮忙发表,其实,我当年发表在核心刊物的文章全是漫无目的的投稿而幸运被采用,当然,也有没被采用的。如果认为我认识谁,那的确错了。是当年笔耕不辍的韧性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准备。而今,人到中年才学驾照,又没有下到功夫,还不具备多元智能中的本智能超常,怎么能期待一考就过了,对于我,上天只承认劳动和耕耘,从来不会厚爱我的侥幸。
一起学驾照的什么人都有,有个卖鸡蛋的50岁老人,一考就过了,我真的很自卑,自己还不如一个没文化的老师学的快。想想也是,生活很公平,因为别人比我更需要。
5 送教——我的尝试
这些年来,上过很多节公开课,所有的公开课都成为巨大的压力,自认为上过的公开课还算得上比较成功,每次,都准备的很精心,如果到外校讲课还会去见见学生,确保课上的互动和谐。
但是,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应邀到外地上课很多是没有时间见学生的。一直以来,我也有借班上课不见学生而直接上的愿望,可是种种原因没有实现。这次,我决定尝试,我的心态特别平和,想挑战一下自己的应变能力。结果,所有意想不到的都出现了,中途停电了,课件用不成,学生的思路似乎总是打不开,无论我怎么启发,发言角度很有限。但是,自我评价处变不惊很从容。
其实,这节课是我在二年级时上的一节家长公开课,想象“蓝天白云”是什么。这里的学生和我教的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水平太天壤之别了,那天我班学生的想象几乎个个出乎意料,对比之下,我更爱我的班级我的学生了。而这次送教课比在我班上时课件和教学环节都做了修改,更精美了,但效果真的不如我的学生。尽管评课时也好评连连,但是我的内心更知道问题和差异在哪里。
不管怎么样,我尝试了一节不见学生直接上课的公开课,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也比较满意。
2012年4月,我上了公开课《一双手》,为全校老师示范6人小组合作如何进行。那时,我的嗓子向我发出信号——珍惜。2012年11月,我又上一节公开课,我用治疗过的嗓子告诉自己——淡定。淡定的心态迎接压力,自己的一切都可以很好。
完成了一次由来已久的尝试,真好。
6 评选——我的别处
今年,教育时报发起了新的评选,要从几年来中原课改名师和最具成长力教师中评选出河南声最具影响力的教师,要求具备资格的参加者把自己的专业发展自传发给教育时报。
那时,是6月份,接到这个通知后,我已自动放弃。截止到交稿日,我也没写,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影响力,也没想过去影响什么,人到中年,我只想用自己的劳动踏踏实实地影响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建设好自己的家,其他,都是我生活的别处。
后来,接到时报编辑的电话,只有我的稿子还没有交,有了资格为什么不申报,评职称也得自己先申报啊!于是匆忙写了稿子,结果,先是被评为60个河南最具影响力教师之一,然后又进了前30名,专业发展自传也被发表在时报上。接下来的要通过网络投票,专家评比的等方式评出前十名。进前30已是意外,只用淡定去看待这评选。结果是什么,都很好!
2012年过去了,2013的阳光特别灿烂。其实,面对过去的一年,更想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谢,生活是什么,最实实在在的就是你每天的面对而给你的每天的心情,每天面对的是家,家如此温暖而和谐;每天面对的是工作,办公室的姐妹互帮互助亲如一家;每天面对的是学生,各种性格的学生构成了多彩的教育生活……
生活给予我的一切,都很好!感谢2012给予我的一切!
本文跨年度完成,写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