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中有着一个浩瀚的天地,走进这个浩瀚的天地中品味着书香,是一种享受。信步在书山的小径上,一路风光无限,几行简单的文字也可以谱写出一种美,这种美没有过多的装饰,却给人以精神上的食粮。
———题记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看书,尽管如此想想以前我看过的书并不多,不过在我的印象中,我最为喜欢的就是【苏联】高尔基所写的《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这本书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高尔基描写了他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从这个被真实记录下来的生活历程中,可以看出高尔基对当时社会上的败坏的小市民风气的极端厌恶,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和追求。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这本书中真实地叙述了高尔基苦难的童年,讲述的是高尔基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跟随外公外婆生活的童年时光。在这本书中描写了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有的人善良宽容,有的则正好相反,但正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屈服于丑恶现象的性格,锻炼成有着坚强意志而性情善良的人。
《在人间》讲述了高尔基曾经在11岁时丧母,外公也破了产,他无法在寄人篱下的生活着,只好踏上社会,独自谋生。他曾经干过鞋店的伙计,轮船上的洗碗工,也行曾在亲戚家当过“学徒”佣人。但不管在哪,高尔基总是干着超出一个孩童该干的活儿,并且受尽了屈辱,切身体会到底层的劳苦人民奴隶般非人的生活。也在这时,高尔基迷上了书籍,书籍为他展现了一个精彩的世界,为高尔基的成长起了重大的作用。
《我的大学》,这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三部,记述了高尔基在喀山时期的活动和成长。
高尔基的这自传体三部曲中我最喜欢的是《在人间》在人间讲述的是高尔基踏上社会后的故事。就在那个时候,人们认为读书是“歪门邪道”,读书是诱引人们犯罪,而高尔基为了实现读书的愿望所遭受到得屈辱、欺凌,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同时又向我们反映出读书的重要性,看完这部书后我一阵沉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前,而我每次一看见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头晕,可高尔基不同,他特别喜欢读书,高尔基的知识大多不都是从书中来的吗?妈妈也常说我,不爱看书以后作文肯定写不好,而语文主修的就是习作和阅读能力,以后我应该多读书才行,我可不想“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总而言之,简而言之,我从《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中了解了俄国人民的人情世故,真正学到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含义,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总是放在我的床头,时时刻刻的提醒着我,“注意注意,书中自有黄金屋,一定要多读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