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字经》有关的童言趣事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七中学 郑洪燕
又到了例行的睡前谈心时间。
我对儿子说:“慷慷,你知道吗?妈妈不太喜欢上一班的课?”
“为什么呢?”儿子关切的问。
“因为一班的纪律不好,上课老有学生爱说话,做小动作,扰乱课堂纪律,我用了很多办法,可是,效果不明显!”我说。
“哦,是这样!”儿子歪着头沉思着,突然:“妈妈,你可以用《三字经》来教育他们呀?——‘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对呀!妈妈怎么没有想到呢?谢谢你!”我很高兴,没想到儿子会用《三字经》帮助我!
说起《三字经》,我又想起了一些儿子的童言趣事:
有一天,我洗漱完,正准备睡觉,儿子却慌慌张张的阻止我:“妈妈,妈妈,你稍等一会儿!”然后钻到我的被子里,躺了一会儿,说:“妈妈,你进来吧。”我莫名奇妙,刚躺下,他就问:“妈妈,怎么样?被窝不凉了吧?”当时是夏天!我忍住笑,问他:“为什么要给妈妈暖被窝?”他说:“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呵呵,感情学黄香呢!马上正强化:“慷慷,你长大了,会照顾妈妈了!妈妈真幸福啊!”
孩子背,我也跟着背。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我感慨的说:“妈妈以前了解得很零散,通过背《三字经》,把好多知识都串起来了!”儿子歪着头说:“妈妈,是不是你以前学的知识都是一块块羊肉,通过背《三字经》,把它们连起来串成羊肉串了?”我一愣,会心大笑:“慷慷,这个比喻很形象!妈妈小时候没有学过《三字经》,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所以我要和你一起学习啊!”
后记:上大班的时候,有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要背《三字经》,我就买了回来给他,儿子兴奋地自己读背。我也是久闻这本少儿启蒙读本,顺便翻看。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
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通过和儿子一起背诵,感觉这是一本很好的启蒙读物^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