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听课感悟
今天听了毛莹老师执教的群文阅读课——《找寻童年美》。并且聆听了教研室裴艳红老师对“群文阅读”的解说后,我对“群文阅读”教学有了初步的认知。

在以《找寻童年美》为主题“群文阅读教学”中,毛莹老师用唯美的语言带着六年级的孩子们在不同的童年故事阅读中,发现童年美,感受童年的不同生活。同时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从萧红《祖父的园子》回顾童年的自由与美好;从《草房子之秃鹤》中感受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奋斗实现自己的价值;从巴金的《拾鸡蛋》享受童年的快乐;从自己的文章《捡鸡蛋》中感受童年的天真与快活。同时渗透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给孩子们带了快乐,让孩子们沐浴在书的芳香里,激励着孩子们去大量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
教研室裴艳红老师的讲解与点评让我初步明白了“群文阅读”的特征。群文阅读是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所谓“群文”,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现场,较短的时间内,要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群文阅读意味着“教”的改变,意味着你老师不能讲太多话,不能提太多问题,不发起太多讨论;意味着老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太深、太细致;意味着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由句到段探讨进行教学”。
此次毛莹老师的抛砖引玉教学和裴艳红老师的点评与分析,让我们对“群文阅读”有了全新的认识,带给我们全新的阅读形式。
“群文阅读”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从而进行海量阅读。我个人觉得,“群文阅读”更是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为此,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阅读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