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小画家
二○○九年五月九日
我的cán tuì(蚕褪)的pí(皮)是huáng(黄)色的。
cán(蚕)吃过的sāng(桑)叶是一块空,一块不是空,一块空的。
爸爸篇:
今天早晨换桑叶时,一小团黄色吸引了我和儿子。 “也不知是哪只蚕热了,把衣服脱下来忘在这儿了。”我一本正经地看着儿子说。儿凑近了些认真地看看,然后急切、兴奋地告诉我:“是蚕褪皮啦!”
“没错!是蚕褪皮了,我们的蚕又长大一岁了” 。
现在蚕宝宝已经长36mm了。蚕宝宝们最近吃得很多,经常把自己吃得圆滚滚的,有时胀得甚至连站都站不稳了。特别是 “五一”后,伴随着蚕宝宝们食量的增加,它们的身体也进入了高速生长期,有一天竟然长了近5mm。
蚕宝宝们个头儿大了,身体的结构也就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它们胖嘟嘟的身体呈节状圆柱形态,头部略大。尾部较短,呈向下的弧形,爬行时起着稳定身体的重要作用。
一直以为蚕的身体有十节,可查询资料后才知并非如此:蚕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共十三节构成。头部有口和六对单眼,胸部有三对尾端尖突的脚(胸脚)。腹部有四对圆形肉质的脚(腹脚)及一对尾脚。腹脚可以帮助蚕在桑叶上四处爬行(来自网络)。由此可见,加上两只尾脚,蚕应该有十六只脚,而不是先前我们数的十四只。
二○○九年五月十日
cán lā (蚕拉)的shǐ(屎)是黑的小点点。cán lā shǐ(蚕拉屎)的时hòu(候)肛门要张开。
爸爸篇:
今天非常幸运!
一直想拍几张蚕褪皮的照片,可总不能如愿。蚕宝宝好像跟我捉迷藏一样,只要看我不在,他们就偷空儿赶快褪完,等我来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蚕衣”躺在那儿了。
这会儿,又有几只蚕宝宝不吃不喝,毫无生气地或趴或躺,身体间或微动一下,看样子是要褪皮了,这回可不能再错过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守候,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拍到了正在褪皮的蚕宝宝。
原来只是简单地以为蚕宝宝褪皮是从头部前端裂开,然后直直的向后褪掉“蚕衣”,没曾想口器的脱落还是蚕宝宝褪皮过程的一个难点呢,你看,蚕宝宝身体都拉弯成这个样子口器还没掉呢!一旦口器脱落,蚕就不停地爬行和着身体的蠕动,直到把蚕衣完全褪掉。刚褪完皮的蚕皮肤嫩白,然后逐渐变黄。
把褪掉的蚕衣扯直来,身体轮廓依稀可辨。
二○○九年五月十三日
cán(蚕)吃sāng(桑) 叶的sù dù yùe (速度越)来yuè(越)快。
蚕宝宝已有56mm长了,食量更加惊人,可以用“风卷残云”来形容,新换上的叶片用不了一会儿就被一扫而光,只剩下梗和粗些的筋脉了。
两只在抢食吃的蚕宝宝。
今天,我们还发现蚕的胸足有类似人类手的作用。看,这只八成是饿急了,抓起桑叶就往嘴里送。
二○○九年五月十五日
有一只cán tǔ sī la(蚕吐丝啦)。
开始吐丝的蚕身体几近透明,可以分明地看到它体内的液体。
为了方便蚕结茧,赶快搭个舒适的家吧。
二○○九年五月十八日
有许多只cán tū sī (蚕吐丝)了。
外出两天回来,茧已经结得严严实实,连拍张照片的机会都没了:(
二○○九年五月十九日
cán tǔ(蚕吐)的丝有的huáng(黄),有的白。
二○○九年五月二十日
cán(蚕)的背上有一条xiàn(线),一会儿闪,一会儿miè(灭)。
蚕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