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三层次
——如何高效的复习
正值期末复习阶段,发现许多学生用大量时间做卷子、练习,但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方法不当所致;还有的学生意识不到复习的重要性,总认为已经学过的内容听不听都无关紧要;再者天气炎热,是学生学习的大敌,容易出现“夏日不觉晓”,部分学生出现复习疲软现象,为引起学子们对于复习的重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把数学复习定位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把概念烂熟于胸】
人们对数学有一种偏见:认为只要多做多练就行了,不需要记忆,其实错了,数学学习最重要也是必经的就是对概念的记忆和理解,而理解的前提就是会背,只有对最基本的概念烂熟于胸了,那么才有正确解题的前提,否则只能是痴人说梦。如四年级下册因数倍数一章,如果学生不明白什么是质数、合数,那么分解质因数就无从谈起,接下来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也只能是一知半解。
【第二层次:把学会的基本题目作对】
学生学习不好,不是智商有问题,不是知识学不会,很大程度上是把学会的题目做错。
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总觉得我已经学会了,于是就高枕无忧,束之高阁。殊不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到作对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数不清的坎坷,才会真正“柳暗花明”。
所谓熟能生巧,就是以“学会”为前提,以“查漏补缺”为基础,以“周密练习”为根本,从而获得学习上的大丰收。切忌“慌慌张张把学会的题目做错,磨磨蹭蹭在不懂得题目上浪费时间”。与其“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找捷径,不如在平坦的大道上走好”。
记住:能把学会的题目作对,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第三层次:把学会的题目学活】
数学学习区别于其他科目的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知识不能“复制”,必须经常“刷新”。
复习就是要求大家在学会的基础上,经过再加工,使新知学习融会贯通。这就要求学生能做到以下方面:(1)把点知识穿成线,再由线连成面,达到融会贯通。(2)由平时基本的题目过度到有坡度的内容,使之在综合思维中,把知识灵活掌握。(3)能准确的把好自己的学习脉搏,结合自己平时的问题,有目的的呈现学习内容,这应该是学习上的高境界。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云:尽吾志者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学习中只要尽力而为,若果还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最起码也会小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