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与反思作文

2020-03-23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点】

     复习生字词,明白狮子妈妈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狮子头像图、词语卡片。

第二课时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随机学习“狮”的读音和字形,提示:注意“反犬旁”的写法。

3、老师把这一对孪生兄弟带过来了,你看他们虽然长相相同,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两只小狮子。你们想真正认识他们吗?

4、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要想和这两只小狮子真正认识,我们需要进行闯关活动,只有你们顺利闯关,才能成为小狮子的好朋友,你们有信心吗?

二、复习生字:

    出示目标:认准字形,读准字音。

1、出示生字

   自己读,齐读,开火车读。

2、复习本课生词:

(课件出示,词卡出示)开火车读,齐读。

三、图文对照,感知内容:

1、出示初步读文目标:

①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②学会抓住重点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读第1—2自然段。

(1)这两段写了什么?(一只勤狮子和一只懒狮子)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狮子的“勤”的?(整天,滚、扑、撕、咬)

(板书:刻苦)

“整天”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练的时间长,从早到晚,不怕苦,不怕累)

 它整天都练些什么本领?谁能用手势做一做滚,扑,撕,咬的动作?(滚可以练得身体灵活:扑能使动作迅速而凶猛,撕,咬能置猎物于死地)

指名读,齐读。

⑵ 另一只小狮子整天在干什么?板书:懒

 懒洋洋地晒太阳是什么样子?(没精打彩)还可以懒洋洋地干什么?(仿说短语)

⑶ 看图1谁是狮子妈妈?谁是刻苦的狮子?谁是懒狮子?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⑷ 带着感情读2自然段。

4、这只狮子为什么会这么懒?读3~6自然段。

⑴ 小树向懒狮子提出了哪两个问题?  (读出奇怪、关心、着急的语气。)

⑵ 懒狮子是怎样回答的?

“那苦头”指的什么?说明什么?(怕苦)它说这话时是什么语气?慢吞吞说明什么?谁来试读?

⑶ 懒狮子不练功,以后怎样生活呢?它自己是怎样想的?

 “凭着”是什么意思?靠谁呢?它父母有什么本领?它父母有什么地位?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它想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板书:yī kào    父母

⑷ 懒狮子说这话时是什么样子?(得意、了不起)看插图。为什么会这样?(炫耀……)

⑸ 它会生活得好吗?为什么?

(6)有感情地读3—6自然段。(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指名读。)

5、狮子妈妈是怎样教育懒狮子的?读第七段,把妈妈说的话勾下来。

⑴ 妈妈一共讲了几句话?

⑵ 读第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没有谁可靠,只有靠自己)

⑶ 要靠自己该怎么做?读第二句。

  “也”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这样说?(让他向勤狮子学习克服怕苦的思想)

 ⑷ 妈妈还告诉懒狮子什么?真正的狮子是怎样的狮子(有独立生活能力,像父母一样做林中之王)?

 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只有刻苦……学会生活的本领,才……)

四、拓展思维:

1、 小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他以后会怎么做?

2、要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人,那你从小应该学会哪些生活的本领?

五、知识积累:

出示与勤学与珍惜时间的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课后反思:

   一节公开课上完,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现把我的收获记录下来,与大家共享。

 亮点一:“闯关”让孩子们消除恐惧

  由于近段时间在学永威,需要在授课时出示教学目标,但我不想在课始出示几个感觉无足轻重的目标,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有点“对牛弹琴”的感觉(虽然比喻不恰当,但这是实话。)。于是我在讲课的时候,采用“闯关”的方式,然后用“小狮子”的身份要求他们在每一个环节,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孩子们觉得挺有意思,于是就欣然接受,并参与其中。把目标分散到每一个环节之中,孩子们觉得压力也不大了,因此积极性挺高的。

亮点二:以读促教,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

读对于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至少我认为是这样的。在本节课中,我重点指导孩子抓住重点语句来理解文章内容,以及走进两只小狮子的心灵。

在第二段内容的教学中,孩子们说他们看到了一只勤狮子,一只懒狮子,这时我就追问一句:那你是从那些词语里看出来第一只小狮子很勤呢?聪明的孩子马上就找到了“整天”“滚扑撕咬”这些词语,此时马上又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整天”,让他们明白勤狮子为了使自己变得凶猛,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针对那四个动词,让孩子们做出相应的动作,孩子们是喜欢动的,在动的过程中他们既掌握了这些词语的意思,也明白了狮子的艰辛。既而在读的时候很投入;与之不同的另一只懒狮子,孩子们不需要任何提示就找到了重点语句“懒洋洋”“什么也不干”,并且读得很到位。甚至有的孩子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有些时候想想,在我们怪孩子读不好书的时候,是不是我们没有引领着孩子真正走进课文。)在“懒”与“勤”的对比中,孩子们初步学会了明辨是非。

在3—6自然段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树和懒狮子的心理,有的孩子说:“小树看见懒狮子这样,他感到很奇怪,那么在读的时候就应该用奇怪的语气来读!”有的孩子说:“我觉得应该用关心和着急的语气来读,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在讨论懒狮子的心理时,有的孩子说:“它很自豪!”“它觉得很得意!”“它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面对着相同的文本,一年级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感受,我很庆幸,因为我们语文教学就应该追求不同的感知,不同的声音。我不知道听课的老师是怎么认为的,我觉得我班孩子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他们是在用心朗读,他们是在用心体会,这对于我来说,足矣!

亮点三:联系实际,触动心灵

如果单纯地让孩子们为了学课文而学课文,那不是我们语文课的目的,要让孩子们学会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想法。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要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人,那你从小应该学会哪些生活的本领?”孩子们的回答精彩纷呈,或许他们只是说说,可能还无法付诸于行动,但我想既然他能说出来,以后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他必然会借鉴一些。因此要多联系生活,让孩子们由生活走进文本,再由文本走进生活。

遗憾之处:

虽然我有意识地带领孩子们用读来感知文章的内涵,但在读的时间上把握得不够好,导致后面的内容有点仓促。因此在以后朗读的指导上,我需要改变两点:一是读的时间掌握好,二是读的方式再多样化些,争取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读的快乐。同时由于自身的因素,在第一个环节时,我没有进入最好的状态,需要以后多多提升自身的素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