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长时间没有静下心来读书了,为此老婆没少唠叨。今天终于可以放松心情坐下读会儿书了。今天读的是《语文教学通讯》。我喜欢读这本杂志,从第一次听说这本书开始就一直在订阅。读完这期的杂志,印象最深的有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为自己的弟子刘发建写的文章。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教学是农业生产,要顺应自然之境和自生之律,而不是工业生产的流水线。课堂要有田野的性格,就是教师要呵护每一个学生在这里都能自由地扎根发芽、长叶拔节,而不是拔苗助长。”周老师说的话很浅显,每一个老师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能拿一把尺子来丈量每一个学生。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调皮;有的好学,有的贪玩;有的成绩优异,有的成绩后进……这些差异是暂时的,是可以转化的。有的现在看起来是缺点,但是往往还成为了优势所在。我想起了《不见不散》中葛优和徐帆的一段精彩的对白。徐帆教训葛优:“你总是不靠谱。你虽然这么大的人了,可是还没有成熟。”葛优却说:“你说的缺点在莫妮卡的眼里却是优点。她说我不循规蹈矩,有创意;你说我长不大,她却说我有童心。”看待葛优的人不同,价值取向就不一样,葛优在她们心中的形象就不同了。孩子也是一样,他们长大以后,不会总是面对老师,他们面对各种各样的人:老板、下属、客户、邻居、朋友……他们现在所具有的在老师面前称之为缺点的“特点”,在他们面前还是缺点吗?比如,老师大都比较烦调皮、淘气、捣乱的孩子。可是他们长大后面对的老板可能不这样认为,他们往往还很欣赏这个孩子:你看,他和客户很快就达成一片了,一下子谈妥了几个生意,得提拔为副总!所以说,老师不能拿学习成绩、纪律来评价学生,更不能因为这个不公平的评价来影响自己对孩子的态度!
说实在的,这些理论我懂,可是为什么我做不到呢?在日常教学中我太容易生气了:学生缺作业、乱扔纸、随地吐痰、交待的事情没有记住、考试差极了、听写错许多的生字、不会背书、不会默写……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每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会强压怒火,看着学生,流露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心里还为他们的父母杞人忧天:你们生出这样的孩子,以后怎么办哟!我为什么不能解放思想?为什么固守着陈规陋习放不下?真是踏踏实实读书,认认真真领会,可是一如既往地死死板板教学!
今天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觉得主要责任还是在于自己。要说怨我所在的小县城教育指挥理念落后吧,虽然每学期教育局都举行全县学科竞赛,可是我们学校也没有因为你没有考到好名次而批评你,甚至影响到晋级、评先或者处罚你啊!所以,把自己理念落后的责任归结于客观原因还是有失公允的。我觉得,主要责任在于自己的主观原因。上学期的全县竞赛成绩下来了,我班的语文考了全县第二,应该讲也不错啊。可是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为什么没有考到第一?为什么那道题没有讲到?那几天看着学生都有点不顺眼了。
我觉得问题在于,我对待教学有一种功利思想!没有无所求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没有拿父母养育孩子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父母养育孩子还总想着能得到孩子的回报吗?)。如果我真是坦荡荡地上每一节课,教每一个孩子,不去要求孩子们能为我挣一点儿脸面,增添一丝光彩,我还不能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出现的问题,犯下的错误吗?
所以说,我问什么放不下?是因为我没有放下心中的功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