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杂志征订的时候,很多老师很头疼,自己班的孩子花起零花钱大手大脚,对于买书却是吝啬的很。这样的事又不能逼迫孩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整天花钱买零食却不愿意读书。
本人认为,其实引导孩子爱上读书并不是一件事。
以我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为例。
我的孩子从小就喜欢看书,一二年级我给他们买的书都是以绘本为主。也许是看绘本看得多了,孩子对文字类的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二年级末,我给他买的书里除了绘本,还有两本《五毛钱的愿望》和《人鸦》,在绘本被反反复复看了无数遍之后,孩子有一天终于拿起这本书看了几眼。这一看,孩子发现,原来这本书竟然很好看。于是就多次对我发感叹:“妈妈妈妈,我以为《五毛钱的愿望》和《人鸦》不好看,自己一看才知道,原来这本书这么好看啊!”我赶紧趁势渲染自己:“是吧,妈妈给你买的书都是非常好看的,关键是你得去看。”孩子心服口服地点点头说知道了。其实我哪里能知道得那么多,都是校讯通工作人员的功劳,推荐了那么多的优秀童书给孩子,使得我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给孩子买到最优秀的童书。
三年级,我给孩子定了一本杂志《中国少年文摘》。这本书我非常爱看,所摘抄的内容丰富多彩,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鸟虫鱼,以及风土人情的文章,让我们不出家门便能享受到最前沿的资讯。可孩子可能还没感受到这本书地好处,于是美其名曰为孩子订书,其实却是完全属读我阅读。我经常把上边的内容读给我们班的孩子听,孩子们纷纷向我借阅。前几天,我看了上边的一篇杨利伟叔叔写的《太空一日》,正好当时我们讲到《月球之谜》这篇课文,于是我就为我们班的孩子读了这篇文章。我们班的孩子们很是激动。
昨天晚上下晚自习,走在路上,说到这本杂志。我又一次为孩子推荐了这本杂志。还告诉他上边有杨利伟叔叔的《太空一日》,并且说了我为我们班孩子们读这篇文章,我们班的孩子们很喜欢。孩子的激情就被我调动起来了。极力请求我为他们也讲讲这个故事。于是我就把文章的内容讲给孩子听。讲到精彩处。正好到家了,于是故事戛然而止,他们再三请求,我告诉他们:“今天很晚了,再说,妈妈讲的比起书上写的差远了,你们不妨好好看书。”两个小家伙虽然有些不乐意,但话已至此,就只能第二天好好看书了。
今天一早放在办公桌上的书便被小家伙悄悄拿走了。我知道我的“攻心战术”成功了!
其实,可以说,像校讯通推荐的童书和中少报推荐征订的杂志,都属于优秀阅读类书籍,多少关爱孩子的叔叔阿姨都在为孩子能够阅读到优秀的书籍忙碌着。他们为了能够吸引孩子爱上阅读,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关键是我们的孩子还没能接触到这些优秀书籍,或者还没能发现这些书籍的魅力,就像铁钉还没能进入到磁铁的磁场所以没有被吸引一样。只要我们教师推一把孩子,让孩子靠近好书的磁场,之后的事情我们就不用费丝毫的力气,他们自会“黏”在一起的。当然必要的引导和推波助澜也是必不可少的。
记得上一届三年级杂志征订的时候,我们班的成绩不理想,我知道家长们因为素质普遍不是太高,总认为还不如花钱买点吃的,也比买书不看好得多。当时我没有多说什么。等到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就把我女儿订的书拿到学校去。那一期的《中国少年文摘》,摘引了几篇文章很吸引人。比如《张口就能说英语》,讲的是人类设想的如果能够发明一种仪器,放在嘴里,你只要一张嘴说话,仪器自动能将你说的话翻译成英语发出来。还有一篇《都是月亮惹的祸》,讲的是人体血液也是一个微型的海,月圆之夜,月球对人体血液这个微型海的吸引力增加,就容易引发情绪失控,使得犯罪率增加。还有几篇也很不错,我就把这几篇文章在家长会上读给家长听。会后,家长们纷纷上前要求为孩子订。许多家长动辄为孩子订几百元钱的杂志,这时候我反而要动员家长考虑孩子的阅读时间少订一些。看,家长们一旦了解到杂志的好处,还是很慷慨的。当然后期的在学校的时间也需要老师多引导孩子们认真阅读并给孩子们足够的阅读时间。这样才能让家长们认识到自己掏的钱是多么值得。也让孩子们真正有所收获,逐渐爱上读。
看,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真的不难吧?新时期,就让我们做一名学者型教师,把好的阅读习惯送给我们每一位孩子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