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惹得祸?
今天有幸参加了市里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和我们乡里几个县骨干教师一路同行。一上车,老师们就开始讨论本次期末成绩来。
“今年卷纸出的可不简单呀!一年级的阅读短文出得有点难度,能做出来的没有几个。”一同事说。
“是呀,二年级的也不简单,我们班以往7、8个一百分的,这次只有两个。”我也感叹道。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昨天晚上大姐打来的电话。她说想送孩子去xx学校上学,她说我一朋友的孩子今年也上二年级,人家班里的学生期末考试考得成绩可好了,好些一百分,让我想办法介绍一下,这不,我还正为这发愁那!
正想着,就听有人(一路同行的还有两位家长)说:“家里有一孩子学习老跟不上,想送私立学校上。听说xx学校学生成绩如何如何好,孩子送过去家长就放心了……。”
还没等他说完,就有老师说:“这些学校的成绩可不能相信,我们学校上学期从xx学校转来几个学生,原来在那学校考八、九十分的,同样的期末卷纸参加入班考试,再考一次就有三、四十分,看来这些学校的成绩都有水分呀。”
“是呀,我也遇到过,转学来的孩子本来在那个学校已经混不下去了才回来,其实那里的老师就不想让她在那待了因为怕拉成绩,可家长们还不理解,还说什么,我们在那个学校成绩一直很好,一回来就不行了,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教孩子的。”
“就是,其实我也有听说,有些学校老师的期末考评与学生的成绩直接挂钩,所以老师想尽办法让孩子考个好成绩,有时竟把卷纸事先和孩子讲一遍,然后再考试,这样就考出来的成绩能少了一百分吗?”
“说的对,我一朋友家孩子,在那些学校上学,回来跟家长说那些情况,家长知道后,立马把孩子又转学了。”
……
你一言我一语,可我们终究没有讨论出,如何解决这种现象。
回到家里,我一直思索着这个问题,我很为孩子的未来担忧,如果这样欺骗的教育长期下去,不但误导了家长,也耽误了一届届的学生。
仔细想想,造成这种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从小的说,是老师的素质问题,老师太看重个人利益了。从大点来说,主要还是我们的考试制度有问题,现在我们虽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可最终仍逃不过考试的“魔掌”,如果不能考出好成绩,不管你多才华,多有能力,都不能上大学,去更高的学府深造。所以才会出现学生、家长、老师盲目的追求高分数,什么时候才能让人省心呀!